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

官署,溫體仁拿起一封奏摺,看了看又放下,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情。

身爲內閣首輔,溫體仁並非那麼自在,外人僅僅看見了他表面的風光,卻不知道他內心的焦慮和恐懼,朝廷的爭鬥,內閣的爭鬥,他了然於胸,哪些爭鬥對他是有利的,哪些爭鬥對他是不利的,必須要做出準確的判斷,以維護自身的地位。

桌案上的這份奏摺,是戶部尚書侯旬呈奏的。

早朝結束之後,皇上將這份奏摺轉給了內閣,未做任何的批示,也沒有任何的態度。

也就是說,這份奏摺需要內閣處理,拿出來處理意見,呈奏給皇上御批。

朝中的東林黨人,與中官有了一些接觸,而且相互之間的關係還不錯,這是溫體仁萬萬沒有想到的,而東林黨人選擇的人選,居然是曹化淳。

曹化淳是老資格的中官了,高起潛和王承恩等人,在曹化淳的面前,都屬於小弟。

東林黨人選擇與曹化淳處理好關係,明顯是深思熟慮的。

想想天啓年間的時候,東林黨人與魏忠賢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那個時候,東林黨人恨不得殺光天下的宦官,現如今,居然與曹化淳處理好了關係。

權力能夠讓人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東林黨人也不例外。

溫體仁對東林黨人沒有興趣,甚至是厭惡,應該說皇上也改變了對東林黨人的態度。

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對於東林黨人是絕對信任的,凡是魏忠賢推行的政策,一律廢止,凡是東林黨人提出的建議,一縷採納,可惜的是,接近九年的時間過去了,大明天下沒有任何的起色,外有後金韃子、蒙古韃子虎視眈眈,內有流寇的攪局,還有連連出現的天災。

可以說,大明的江山,已經是千瘡百孔。

皇上也許是感覺到了問題,對於東林黨人沒有那麼信任了。

溫體仁得到了皇上絕對的信任,可惜的是,他無法力挽狂瀾。

儘管自己沒有這樣的本事,可溫體仁還是能夠看認識人的。

連續兩年左右的時間,溫體仁密切的關注吳宗睿。

吳宗睿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做出的事情,卻讓人不敢相信。

赤地千里的登萊之地,短短三年時間,得到了完全的恢復,成爲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雖然免去了三年的賦稅,但每年都給戶部上繳白銀,連續三年的時間,合計達到了五十萬兩白銀,且戶部沒有給登州和萊州撥付任何的銀兩,也就是說,登州在上繳銀兩的同時,保證了地方上所有開銷,沒有向朝廷伸手。

吳宗睿麾下的登萊新軍,在最短的時間內崛起,打敗了後金韃子、蒙古韃子,生擒了流寇首領高迎祥,以及馬守應等人,剿滅流寇三萬餘人。

這些,都是衆人皆知的戰績,溫體仁關注的更多。

吳宗睿還是青州知府的時候,出奇謀,領兵一舉攻陷了登州府城,佔據了登萊叛軍的老巢,讓登萊叛軍徹底崩潰,孔友德與耿仲明等造反的主將被迫自殺,叛亂被徹底平息。

再往前看,吳宗睿擔任淮安府知府的時候,整頓漕運,讓漕運得以暢通。

這一切,出現在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上,怎麼都不敢讓人相信。

可事實就擺在面前,讓人無法質疑。

溫體仁不得不承認,吳宗睿是大明王朝前年難遇的人才,可以力挽狂瀾的人才。

可惜吳宗睿過於的年輕,金榜題名之後,一直都是外放爲官,缺乏資歷,不可能馬上進入內閣做事情,朝廷的水太深了,吳宗睿這樣的年輕人,根本無法立足。

就算是吳宗睿在外爲官,不沾惹朝中的爭鬥,可還是有人將矛頭對準了他。

侯旬的這份奏摺,就是最好的說明。

溫體仁很猶豫,皇上將奏摺轉給了內閣,明顯是想着處理此事的,但溫體仁不想讓東林黨人的計謀得逞。

站起身來,慢慢的踱步,溫體仁的腦子在高速的運轉。

皇上沒有直接在侯旬的奏摺上面做出御批,明顯是有擔憂,可能也覺得奏摺有不合適的地方,內閣替皇上承擔責任,也是分內之事,按照道理來說,溫體仁應該是摸準皇上的心思,提出兩全其美的處理建議,讓皇上高興,也讓朝中的東林黨人高興。

可不高興的是吳宗睿,還有吳宗睿身後的登萊之地的官吏和登萊新軍。

侯旬將矛頭對準了登萊巡撫衙門的市舶司。

現任登萊巡撫是盧發軒,已經不是吳宗睿,侯旬在奏摺中提出,由戶部接管位於登州的登萊巡撫衙門的市舶司,市舶司收取的所有商貿賦稅都歸於朝廷,爾後戶部根據登州、萊州各級衙門所需要的開銷,包括登萊新軍所需要的開銷,撥付銀兩。

這樣做,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吳宗睿絕對不會同意。

如果皇上和朝廷批准了這個奏摺,真的插手登萊巡撫市舶司的事宜,溫體仁不敢想象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當年的孔友德等人,也是被逼造反的。

侯旬清楚一切的事宜,也清楚登萊之地發生的變化,更加清楚登萊新軍正在全力剿滅流寇,如此關鍵的情況之下,卻提出如此的奏摺,究竟是何居心。

吳宗睿與朝中的東林黨人沒有任何的接觸,與復社也有些過節。

侯旬此等的做法,一箭雙鵰,捏住了吳宗睿的咽喉,而出面做出決定的是皇上與內閣。

如果登萊之地再次的發生震動,與侯旬等人沒有絲毫的關係,他們高枕無憂,反而可以站出來大聲的斥責和疾呼。

溫體仁不敢繼續想下去了,他的眼神變得堅毅,拿起了桌上的奏摺,朝着偏殿而去。

有些事情,需要做出決斷,因爲溫體仁是內閣首輔,職責所在。

。。。

“溫愛卿,你爲何認爲侯愛卿的奏摺不妥啊。”

“皇上,臣以爲,三年之前,登萊之地尚是千里赤地,如今已經彰顯出來繁華,朝廷應當予以呵護,三年前,登萊之地人口不足五十萬,現如今人口接近三百萬,且地方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情況之下,朝廷還是不要過於的關注登萊之地。”

朱由檢的臉上,出現一絲的陰霾。

溫體仁當然注意到了,但是他不會退縮,他很清楚,一旦戶部掌控登萊巡撫衙門所屬的市舶司,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需要堅持的地方,必須堅持。

“皇上,臣深思熟慮才如此說的,皇上問及原因,臣斗膽了,天啓年間,南方的商貿賦稅收取頗多,現如今南方的商貿賦稅,寥寥無幾,內閣每每商議收取商貿賦稅,總有人提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予以反駁,皇上體恤南方商賈百姓,不願意收取商貿賦稅。”

“登萊之地收取商貿賦稅,與大明各地都不一樣,登萊巡撫衙門的奏報之中言明,市舶司收取的商貿賦稅爲十抽一,這等的賦稅已經很高,若不是登萊巡撫衙門強力推行,怕是難以維持,臣以爲,登萊巡撫能夠推行十抽一的商貿賦稅,有其特定的辦法,集中在登州的商賈,絕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商賈,他們在南方基本沒有上繳商貿賦稅,可是到登州從事商貿事宜,規規矩矩的繳納賦稅。”

“三年時間以來,戶部沒有給登萊之地撥付一錢銀子,反而從登州市舶司獲取到五十萬兩白銀的賦稅,登州、萊州各級官吏,包括登萊新軍的開銷,都是登萊巡撫衙門一力解決的,我大明各地,還沒有誰能夠做到這一步。”

“這等的情況,侯旬大人是很清楚的,可其奏摺之中偏偏沒有說及,卻獨獨說到了登州市舶司,臣實在是不明白。”

“臣還可以斷言,戶部派遣的官吏,根本就管不好登州的市舶司,若是讓戶部接管了登州市舶司,臣擔心登萊之地再次出現變故。。。”

朱由檢的臉色有些發白,概因溫體仁這些話過於大膽了。

天啓年間在南方大規模的徵收商貿賦稅,乃是魏忠賢提出來的建議,魏忠賢被剿滅之後,朝廷幾乎停止了從南方徵收商貿賦稅,就連原來較爲豐裕的鹽課,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這就導致朝廷入不敷出,不得已增加田賦。

偏偏廢止徵收南方商貿賦稅的決定,是朱由檢自己做出來的。

不過這些建議,是朝中官員提出的,而且以東林黨人爲主。

溫體仁的這些話,有爲魏忠賢叫屈的意思了。

身爲內閣首輔,在皇上的面前敢於說出這等的話語,膽子也太大了。

不過現如今的朱由檢,早就不是剛剛登基時候的雛鳥了。

溫體仁說完之後,朱由檢思索了足足半刻鐘的時間。

朱由檢開口的時候,溫體仁的身體已經微微顫抖了。

“溫愛卿,你所言有理,登萊之地如今繁華富庶,已經很不簡單,吳愛卿的確有本事,朕看,侯愛卿這份奏摺,壓下來吧,放到朕這裡,留中不發。。。”

溫體仁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臉色恢復了正常。

也就是這一刻,溫體仁記住了侯旬,接下來,他會將矛頭對準侯旬,動用一切手段,讓侯旬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梟雄末路(7)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予理睬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六百二十章 同時發難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掌控山東(3)第二百五十六章 堅決不退讓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三百四十四章 關鍵的關鍵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四百八十三章 轉嫁矛盾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大一場雪第一百四十九章 模糊的跡象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九百零七章 大明悲歌(10)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拼死一戰(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場空第一千零七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險惡用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八十四章 春節囑託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算是反思第七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決定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聖旨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一百八十三章 穩準狠(2)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第五百章 下狠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12)第九百六十七章 有意爲之第一百五十章 強硬爭取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適得其反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定心丸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章 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