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主將誰當

第724章 主將誰當

毫無疑問,在這大敵當前,朝廷上下都是一片忙碌。

驕兵悍將們要安撫,軍隊的糧草要調集,軍械打造和下發……

方方面面,都是刻不容緩的事,幹安殿內每天都得處理上千件事。

但今日,當着兩位內閣大臣,以及吏部和兵部的尚書,趙維隆只在議一件事。

“濟水大軍,各部齟齬不斷,上下意見相左,朱成明到任至如今,還沒整合好部下……”

對於官軍內部的矛盾,朝廷上一直知道而且在關注。

只不過,趙維隆認爲這是新成軍的正常現象,朱成明可以安撫下來。

然而朱成明讓趙維隆失望了,軍隊內部的矛盾越發激烈,已經到了監軍請求換將的程度。

走下御階,趙維隆表情嚴肅道:“諸位,如今叛賊,可都打到濟水邊上了!”

說這話時,趙維隆也深感懊悔,當初他就該調集所有強兵,將雍軍擋在漢水以西。

漢水的幾萬禁軍兵敗,朝廷最能打的軍隊斷送,這對朝廷和趙維隆都是巨大打擊。

“這件事,必須儘快解決,你們都有什麼辦法?”

關於應對辦法,趙維隆已和吏部尚書黃志成商討過,後者建議啓用老將盧立清。

之前的西線軍團,能夠由盧立清來帶領,足可見他資歷和能力。

只不過,盧立清是被趙維隆一手擼掉,再度啓用他面子上抹不開,所以才召集廷議。

讓羣臣公議的方式,把盧立清重新啓用,這無疑要好看得多。

這時黃志成開口道:“皇上,臣以爲,朱成明既無法約束部將,朝廷應派老成持重之人,接替其整理軍務!”

趙維隆接着問道:“愛卿可有人選?”

黃志成答道:“臣以爲,可派出成國公盧立清!”

說道這裡,前半截戲就演完了。

趙維隆的目光掃向了殿內其他大臣。

“諸位愛卿,黃卿所言,你們怎麼看?”

對此,次輔謝孝方完全無所謂,所以眼睛直盯着地板。

首輔王庭鶴想了想後,說道:“皇上,臨戰換將可是大忌!”

他不是不同意換,只是覺得換將也有風險。

於是,趙維隆目光掃向兵部尚書王存璋,眼下他的意見很重要。

“兩害相較取其輕,皇上……臣認同黃大人的意見!”

聽到這話,趙維隆心裡鬆了口氣,這件事算是定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此議!”

緊接着,趙維隆目光掃向王庭鶴,說道:“王閣老,你說呢?”

“皇上聖明!”王庭鶴點了點頭。

眼下確實沒啥好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那好,這件事就定下了,內閣儘快擬詔,交由掌印監用印後,再由兵部派人傳旨!”

“是!”

把最重要的事議好了,不等於說廷議的結束。

衆人又在大殿內,商議了將近一個時辰,才陸續退出離開。

等所有人都離開後,趙維隆屏退了殿內其他人。

看着站在不遠處的黃志成,趙維隆嘆息道:“先生,賊軍勢大,朕寢食難安!”

面對這句話,黃志成也很是無奈,眼下他也是在苦苦支撐。

緊接着,趙維隆又說道:“都說……君子不立危牆,先生……朕想着,可否……暫避賊軍鋒芒!”

這句話,趙維隆說得很是艱難,甚至顯得難以啓齒。

當然了,接下來他想要說的話,作爲君王來說確實難以啓齒。

沒等趙維隆說出,黃志成先開口道:“皇上是要遷都?”

遷都這件事,早在兩年前就有人提過,不管是太安帝還是趙維隆,對此都表示了堅決反對。

一旦遷都,朝廷威望大減,根本無法控制南方諸郡。

相比於兩年前,現在的局面更爲惡劣,遷都導致朝廷崩潰,基本是板上釘釘的事。

“皇上……一但遷都,必將導致軍心大亂,雍軍將不費吹灰之力渡江,那時朝廷就大勢已去了!”黃志成極爲懇切勸說。

作爲老師,他很理解趙維隆的擔憂與害怕,但作爲臣子他必須輔佐君主,做出理智且正確的決定。

當然了,光是直諫也不行,他還得讓皇帝看見希望。

“皇上,如今官軍有近二十萬,其中十萬精兵以逸待勞,又有濟水爲天險拒敵,此番優勢在我!”

說到這裡,黃志成更進一步道:“且皇上啓用成國公這等宿將,定能使我軍精誠協作,莫說是守住濟水……便是和叛軍正面相抗,也未見得不能戰而勝之!”

不得不說,黃志成這番話效果很好,至少讓趙維隆心安了許多。

事實上,趙維隆也不是想遷都,而是打算出京“南巡”,當然二者實質上沒區別。

就在黃志成想要趁熱打鐵時,只聽外面傳來稟告聲:“啓稟皇上……太傅方弘基求見!”

這位南方來的方老先生,半個月前被趙維隆授予太傅之銜,以表示對其超出平常的尊重,以此拉攏南方的人心。

“請!”

“遵旨!”

眼見趙維隆要見其他人,黃志成當即道:“皇上,臣先回避?”

“先生與方老先生,都是至正至公之人,不必迴避!”

對此,黃志成也沒爭論,他也好奇方弘基過來幹啥。

沒一會兒,已近八十的方弘基,顫顫巍巍走進了大殿。

“老臣叩見皇上!”

“老先生免禮!”趙維隆親自起身,在方弘基跪下前將其扶起。

全天下,能享受皇帝攙扶待遇的,僅方弘基獨一份兒。

“多謝皇上!”方弘基聲音沙啞。

“老先生此來,可有要事?”趙維隆問道。

只聽方弘基說道:“皇上,臣雖老朽之軀,亦有報國之志……”

聽到這話,趙維隆便說道:“老先生願到京城向朕授課,便已經是爲國分憂了!”

一旁的黃志成也跟着說道:“皇上所言極是,老先生已在爲國分憂,與朝廷社稷皆有大功!”

方弘基搖了搖頭,直言道:“皇上,如今反賊猖獗,臣願出使賊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反賊兵將棄暗投明!”

聽到這話,趙維隆二人都以爲老頭兒瘋了,一把年紀往叛軍裡跑,這不是找死嗎?

趙維隆連忙說道:“老先生有此心,朕甚爲感動,可先生畢竟年事已高……”

沒等趙維隆把話說完,只見方弘基說道:“皇上,臣雖老,可還走的動道!”

“叛賊猖獗,天下遭難,朝廷生危,老臣豈能坐視!”

聽方弘基還要說下去,趙維隆目光掃向了黃志成,想讓他也幫着勸說。

後者欣然會意,當即道:“老先生,叛賊陰險狡詐,有蛇蠍豺狼之心,老先生深入賊窩,無異於羊入虎口!”

“老朽七十九了,半截身子都入了土,難道黃大人以爲老朽會怕死?”

方弘基連死都不怕,別的貌似也確實嚇不到他,以至於黃志成都不知該說什麼。

方弘基接着說道:“皇上,老臣有一批徒子徒孫,若是老臣死在賊營裡,他們會勠力同心爲臣報仇,想必也會成爲朝廷一大助力!”

這番話,着實讓趙維隆心動了。

他拉攏方弘基,是想借在南方的廣泛影響力,增強南方几郡對朝廷的向心力。

如果方弘基死在雍軍手中,必定使得南方數郡,對趙延洵深惡痛絕,這對朝廷有很大好處。

那麼,是否答應方弘基所請呢?趙維隆有些糾結。

(本章完)

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721章 西北事第447章 兵臨城下第183章 實戰常態化第196章 搬運第357章 喜極第613章 教導隊第325章 慰問第157章 去侯家第67章 王之威壓1第259章 震怒第230章 月圓第214章 不一樣的喪屍第480章 設衛之想第240章 西向第326章 發出號召第5章 願爲父皇分憂第830章 談話第118章 返回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453章 末路第475章 我彈劾過你第854章 談判桌上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732章 潰兵第923章 大決戰1第585章 謹身殿的燈火第702章 夜色第830章 談話第480章 設衛之想第132章 神通第454章 京城變故第815章 怕,也不怕!第606章 紙箋第711章 我們信第332章 喪屍異動第274章 東宮議第155章 緊急出動第227章 父子議第856章 八匹第452章 城內亂2第759章 可怖雍字旗第607章 逃跑者第461章 慰問第606章 紙箋第73章 首殺第593章 勸降第733章 帝后第302章 改觀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728章 落寞而去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29章 驚險第302章 改觀第550章 後宮事1第930章 選妃事3第613章 教導隊第757章 寧王府第810章 借宿第363章 查起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第802章 袞冕第243章 回水溝村第459章 滋事第697章 朝中有奸第128章 天人感應第884章 錯位第265章 山寨第901章 圍殺第865章 平叛第256章 慶功會第117章 官道林子第390章 整軍第336章 理政堂開班第832章 擺一道第148章 經驗池第539章 訓示第183章 實戰常態化第732章 潰兵第667章 泣血上奏2第98章 亂相第21章 刺客第938章 劉家堡2第13章 馴獸監第353章 三箭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921章 大慶第909章 朕有個打算第370章 殺狼第623章 昌金縣第510章 爲君分憂第619章 譁變第770章 最後機會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886章 趙延洵第28章 起霧了第753章 平叛事第616章 碼頭上第283章 流血衝突第459章 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