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離別
九月初八,太陽升起,天光大亮。
元陽府河城縣境內,距離縣城約摸二十里小鎮內,此刻響起了鑼聲。
本來安靜的鎮子,被這鑼鼓聲驚擾之後,各處房屋內都響起了喝罵聲。
“大清早的,那個王八蛋在敲鑼!”
有人推開房門,看到的卻是敲鑼之人的背影,不由大罵道:“別讓我知道你是誰,揪住了打你滿地找牙!”
從八月初到現在,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些在城外參與秋收的百姓,很少有機會能睡懶覺。
每天早晨天矇矇亮,他們就得乘着涼快下地幹活兒,中午吃了飯休息一會兒,又得頂着大太陽繼續幹。
這樣的苦日子,他們一共堅持了四十多天,終於河城這邊秋收結束。
昨天收工時,鎮子上這隊人管隊小吏,親口答應衆人明天補覺,可以睡到中午再起來。
可現在呢,距離中午還有一兩個時辰,青壯們的美夢就被這鑼聲給驚碎了。
但即便青壯們生氣,但美夢已經被攪醒,他們也只能抱怨着起身。
“可能是有什麼事吧!”
“糧食都收完了,還能有什麼事?”
衆人議論紛紛,開始打包各自的東西,因爲今天他們即將離開這裡。
說是打包東西,其實也沒多少,就是一卷涼蓆外加幾件衣服,另外還有吃飯用的碗筷。
“諸位,都動作快些,收拾好了就出來,早飯咱們在路上吃!”
“都快些收拾,馬上咱就要出發了……”
聽着街道上管隊小吏的聲音,所有人都泛起了疑惑,啥事兒突然變得這麼急?
於是有人探出腦袋問道:“王管隊,這是怎麼了?昨下午不是才說了,今天可以好好歇息嗎?”
此刻沿街房屋中伸出了不少腦袋,所有人都等着管隊王志的答案。
“本來之前約定好了,說中午纔有人來接咱們,可衛所的人提前到了……”
他們要先返回河城縣城,雖然如今喪屍密度很低,但返程途中還是可能遇到危險,所以要有軍隊來護送他們。
眼見衆人心有不快,王志笑着說道:“諸位,我可剛剛聽到消息,從萬安縣來的人,昨天下午就已分好了糧食,今天一早就往家鄉押送了!”
按王府的安排,這次收穫的糧食,只有一部分留在本地,大部分都要運送到各地府庫。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隴右各府縣,糧食能夠支撐到明年秋收。
可以說,在雍王府的統領下,元陽府充分發揚了八方有難,一方支援的大無畏犧牲精神。
一聽分糧食,所有青壯們不滿的心思,全部都被壓了回去。
來這裡四十多天,沒日沒夜的幹活兒,不就是爲了給家鄉人,帶上維持生活的糧食嘛。
“都聽到了,大家趕緊回收拾東西,分了糧食咱就回家去了!”
鎮子上頓時熱鬧起來,衆人那點兒不滿煙消雲散。
整個收拾非常迅速,十幾分鍾後衆人便在街上列隊完畢,剛好衛所軍的人也已開赴此處。
將這些青壯帶回縣城,這種短距離是由衛所軍護送。
但從元陽將百姓們送回各府,則是由兵馬司的精銳來負責。
如今兵馬司下轄的軍隊,全都被趙延洵升級成了一級士兵,而且全部更新了裝備,戰鬥力不是一般的高。
“出發了!”
隨着某位青壯一聲高呼,整個隊伍便開動起來得,如果他們腿腳夠快且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就能到達河城。
此刻三十里外,河城官倉處熱鬧非凡,不少青壯從官倉內進進出出,肩膀上都扛着大麻袋。
有些糧食會採用陸路運輸,但多數會採用水路運輸,畢竟水路能運送更多。
官倉內進進出出的青壯,便是來河城幫忙幹活兒的百姓,他們這是再爲自己家鄉搬糧食,所以一個個格外的賣力。
此刻,新任河城知縣楊安,正帶着人在官倉處巡視。
來到官倉門口,這裡擺了兩張桌子,三名書吏正在記錄糧食進出。
其中一人是河城縣衙的人,另外兩人分別是庫管所和典簿所的人。
三人一起記錄相互監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數據不出錯。
走到書案之前,楊安開口說道:“諸位,一定要仔細些,萬萬不能出錯!”
就爲了糧食出差錯,已經有許多人丟掉官帽子,甚至還有不少人掉了腦袋。
“大人您放心吧!”
“楊知縣請放心!”
書吏們只是回了一聲,然後便各忙各的事,而他們已經忙了一上午。
“今天還有幾隊人來領糧食?”
“大人,還有一個縣的人?”
只楊安半開玩笑道:“分給我們六個縣任務,今天領完才完成一半,這官倉不會被搬空吧?”
楊安繼續巡視,可遠處卻有人跑向了他,是來提醒他吃午飯來的。
“大人,您先回去吧,這裡卑職盯着!”
想了想後,楊安點頭道:“那好,我先去吃飯……一會兒來換你!”
言罷,楊安便不在此處逗留,而是往自己家裡趕去。
他們楊家,是河城最早歸順雍王府的家族,所以在河城之內根基較深,一大家族的人都住在一起。
原本楊安是在縣衙吃的,可今天家裡長輩過壽,所以他不得不回去一趟。
事實上,他現在回去的話,已經錯過了許多壽宴。
楊安耍了個小聰明,可當他回到家中,老爹楊奇的一句話,直接道破了他的心思。
“即使不想應酬,也不該在今天這時候躲着……”
坐在正堂,楊奇語氣冷淡,今天便是他的生日。
“父親,你要明白兒子的難處!”楊安解釋。
眼見楊奇不答,楊安便接着說道:“父親,他們找上咱們,那次不是求幫忙的?這些事兒子能不躲着?”
坐到老父親下首位置,楊安語氣平和道:“父親,您可是個謹慎的人……”
此刻楊奇的氣已消減許多,便見他擡起頭說道:“之前他們直接求好處,被你給推辭,現在讓你幫忙謀求個差事,也不行?”
聽到這話,楊安嘆了口氣,說道:“父親……我要是給他們謀差事,不但是是給他們招禍,更是給自己招禍!”
“兒子好不容易坐上這知縣,還想着光宗耀祖呢,何必爲了他們這些草包犯險?”
“父親您別忘了,這些人……當初對咱們是何嘴臉!”
不以權謀私,是王府官吏的底線和紅線,楊安是真沒那個膽量逾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