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曾風花雪月,天馬行空。也曾戰火紛飛、硝煙瀰漫。
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裡,歲月風蝕過後的文明已經不復存在。上下五千年悠悠古老文化的積累,已經或多或少的躺在了教科書的文字記載上,和博物館的展覽櫥窗裡。
在這悠悠五千年裡,發生過多少不爲人知的故事,又有多少古老文明被人類遺忘。
做爲最古老的文明,人們已經漸漸淡忘了那種叫做修真的不世法門。
自古以來,便有佛儒道三家齊鳴之現象。而做爲中華文化的精髓。三者之間卻有本質的區別佛重萬法皆空!
道重無爲而治!
儒重仁禮安邦!
佛家認爲大千世界都是由衆生業力所造,所以我們所在的世界都是虛無的,變化的。故而佛家提倡:看破,放下。所謂“凡所有像,皆是虛妄。”
而道家用樸素的陰陽觀看待世界,講究以陰治陽,所以提倡“無爲而治”,如《道德經》裡所說:“爲無爲,則無不治。”
儒家在中國最興盛,提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爲什麼說儒重仁禮安邦呢?孔子說過,如果一生用一個字來修持的話是“恕”,這說明孔子很看重寬恕,這不就是仁嗎?“禮尚往來”,這個是的中國成爲禮儀之邦的思想當然也要概括進來。
但聞一多先生曾經說“儒,釋,道,就是小偷,強盜和土匪,他們的共同心願就是達到天人合一”所以說,在片面的理解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是沒有錯的,因爲他們的所追求的本質是一樣的。
西方學者評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國三教:以孔子爲代表的儒教,以老子爲代表的道教,以禪宗六祖慧能爲代表的中國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個字:“倫”,也就是倫常。封建社會由於人們所處社會地位和階級的不同,每個人都應各安其位。儒家認爲天下一盤棋,上天把你擺放在哪裡,賦予你什麼權力、職責、義務,那麼你就遵守履行屬於你的責權義,你就要樂天知命,這其實就是最早的“螺絲釘理論”。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煉的“命”―――是意義完整的作爲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機器,有這樣的“命”或人生,你這個人才算是活得有價值,你要修一個好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過得有價值。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哲學家。《道德經》的每一句話都是“蜂王漿”。老子可能三五個字就夠我們用一輩子。現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實還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觀點,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溪。爲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之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樸不雕”,這既是老子“無爲”的政治主張,也是老子對於個人修養的治學主張。
佛家講的是“見性”。“性”是什麼?是“心性”,也就是修養。佛家有七個字:“見性、救世、通萬有。”
見到你的心性,叫“內觀內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盞探照燈,來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它的一種很客觀的修煉方法。
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爲,不能說謊話、不能殺生、不能做壞事之類。定是不爲萬物所擾,哪怕泰山塌下來,我也不爲所動。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會產生智慧,就是所謂的“定慧雙修”,不定就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後又可以更好入定。
佛學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學,而佛教是一種非常嚴格的宗教形態,這樣,“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學、佛教三個東西,家、學、教三者都有了,形態是最完備的。
佛教佛學的主要東西是什麼?可以用乾隆的話來概括,乾隆給北京的五塔寺寫的一篇記裡頭是這樣說的:“塔,標義;經,標口;佛,標身。”意思是說,佛廟裡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義;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訴你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佛經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訴你他講過一些什麼的話―――前兩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於“經標義”,佛經(包括一個偉大的中國宗教家惠能的《壇經》)就和儒家的《四書五經》或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一樣,是偉大的思想寶庫。
經過長期的演變之後,儒、釋、道三家已經互相滲透、互相同化,某種程度上已經“三教一體”了。少林寺有一個供奉釋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對聯是:“百家爭理,萬法一統;三教一體,九流同源”,少室山還有一幅對聯:“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但最終我們能達到共同的目標。
從對個人的修養角度來說,三教說法不同,但勸人爲善和勸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養生、遁世、窮萬物。”釋家(佛家)是“見性、救世、通萬有。”
也可換一種說法,儒家是盡“人道”,釋家求“佛道”,道家窮(窮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較明白,而“天道”是什麼呢?天道應該包括很多東西,例如“天機、天意、天命”,其本義不是講迷信,而是講“天”的規律或自然規律,包括我們已經知道的規律和我們尚不知道的規律。
還可換一種比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釋家講究“明心”,道家追求“煉心”。在這背後,儒家講“治世”,道家講“治身”,佛家講“治心”。
而三家的練功方法卻有儒家執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之說。
儒家功就是儒家的學者以及信徒修練的一種**。關於儒家功的內容與方法,主要見於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和荀況的《荀子》等儒家經典著作中。
儒家功將正常的生活、道德修養和練功融合爲一體,練功的目的是更積極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國,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樣爲了出世,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點。《大學》中有明確記載:"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顯積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則格物,格物而後知至。"
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還沒有脫離"我執"的束縛,但儒家練功的目的就是爲了更好地入世,所以這種**本身就是對於絕對自由的一種約束。
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簡單,主要是以守靜的心齋、坐忘爲代表。孔子的弟子顏回曾經問他什麼是心齋,孔子答道:"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神),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張的心齋是通過意念專一、呼吸細長、耳之不聞、唯心能覺,進而達到神氣合一,進入清靜純一的境界。
孔子認爲心齋這種**是修身的關鍵,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戶而知天下,還能使人延年益壽。有了這種認識,孔子在任何環境中都能自己保持一種寧靜豁達的心態。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63歲的時候,有兩次被魯國驅逐。在宋國時,司馬桓砍倒大樹對他進行恐嚇威脅。後來到了衛國,又被錯抓入獄。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又被楚軍包圍,圍困達七曰之多,結果餓得弟子們有氣無力,但孔子卻毫不計較,"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孔子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強好多。
孟子在繼承孔子守靜的理論後,又進一步提出了內觀養心養氣的**。孟子的**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求放心或存夜氣。求放心就是把爲外物迷惑的心收斂起來,養夜氣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未與外界事物接交時的清明之氣存養起來。孟子認爲這是保養真氣的好方法。第二階段是思誠和養浩然之氣。思誠就是悟道,至於養浩然之氣,就是一種"至大至剛"的宇宙元氣。
孔子和孟子之後,儒家的學者們基本上都繼承了孔孟先聖的靜坐**。到了宋朝,以朱熹爲代表的理學家,將靜坐看做同讀書、做學問同等重要的事。但是,儒家的靜坐一直沒有詳細的理論和具體的**,到了明朝時期,儒士高攀龍參考了程朱的理學思想,又吸取佛、道兩家的**精華,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了一整套的靜坐理論。
關於靜坐方法,高攀龍說:"靜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靜坐。"所以,高攀龍的這種儒家靜坐法,雖然很平淡樸實,但也是一種大衆化的靜坐法。
在孔子之後,儒家學者和弟子們在儒家**方面都沒有超過先聖孔子,其實,儒家的**是一種爲入世做準備,或者對強身健體起促進作用的**。儒家功的目的並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和境界,而是靜心養性,培養意志力和忍耐力。所以,就**的優劣來說,儒家功或許在其他功之下,但在對世俗社會的影響方面,則是任何其他**所無法比擬的。
道家功以道教典籍《道藏》所記述的**爲主,是道家學者和道教門徒習練的主要**。在我國氣功各個流派當中,道家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種,是我國氣功的優秀代表,也是唯一能和佛家**相媲美的流派。
道家功把長生不老作爲追求的主要目的,一般分爲正一和全真兩大派別。兩大派別又分成許多小的宗派。兩大派之外還有很多的小派別,各派在功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管怎樣,各派在修練**時都是以煉養陰陽、性命雙修作爲第一要義,以返樸歸真,天人合一作爲最高境界,以延年益壽和長生不老作爲追求的最終目的。
道家功以老子、莊子爲祖師,《道德經》中明確提出:"虛其心,實其腹","專氣致柔,能歸嬰兒乎"。於是後來道教創立後,便遵照這些理論創造了胎息法。到了唐朝,司馬承幀提出了"存想",就是上存我之神、想我之身,以達到入靜的境界。同時還要用意念導氣運行進行修煉,這是以後"金液還丹"、"大小週天"等**的創始階段。
道家功的理論體系,沒有佛教那麼嚴謹,也不像佛教那樣對氣功名詞、概念進行全面解釋。還有,道家功理方面用隱語較多,致使許多名詞的概念、含義混淆不清。從晉代之後,一些道教學家在進行理論改革時大量借鑑了佛教的**理論,從而使道家功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
道家功初期的**比較簡單,除可始祖老子創立並提倡的守一法之外,就是莊子創立的心齋、坐忘、踵息、吹噓呼吸和熊經鳥伸之類的仿生導引功。
東漢末年道教成立後,出於宗教目的吸收了許多古老的養生術和"仙術",在總結各派氣功的基礎上創立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後,道家功成熟起來,成爲我國古代氣功史上的一條主要流派。
在**方面,道家功有守一、吐納、導引、行氣、存神、坐忘、心齋、還精、辟穀、踵息、胎息、內丹、太極拳、八卦掌等等,其中的守一、導引、胎息、存神、內丹最有代表性。
守一法:所謂守一,即指意守一處,是一種通過反觀內省,達到調和形神的內修功夫。守一法始於先秦,〈〈道德經〉中有的"抱元守一"、〈〈莊子〉的"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爲一",這都是道家守一法的開始。
老子提出,守一可以有效地入靜,入靜又可以保養人體的真氣,不但能使人長生,還能"體內達外",獲取道的真諦,所以應該"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道教將老、莊奉爲本教的始祖爺,同時也繼承了道家守一法。在《太平經》中有明確的思想:"守一之法,爲萬神根本"。"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太平經》還指出,守一之法百曰爲小靜,二百曰爲中靜,三百曰爲大靜,大靜成功後"此神可睹"。
守一法雖然簡單,卻是道家意守功最基本的方法,後世一切以意守爲主的**,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守一"的基本內容。
內丹:在唐代以前,道教主要是以外丹來實現的不死和飛昇。唐代之後,外丹衰落而內丹逐漸興起,煉氣結丹成了道教教士主要修練**以及追求的最高目標。
道教的內丹功把煉氣結丹分爲四個修煉階段:A、築基。即練好身體,達到精足、氣滿、神旺的"三全"境界,爲煉丹創造基本的條件。B、煉精化氣。即將精與氣合煉而成氣,達到"三歸二"。C、煉氣化神,即將氣與神合煉,使氣歸神,達到"二歸一"。D、煉神還虛,即"練一還無"達到與道合真的最高境界。道教傳說內丹術練到這種境界,就能在體內產生形狀大如雞蛋、光輝燦爛的金丹。內丹功是道家功中最高級、最嚴謹的**。
胎息:道家功中有很多注意呼吸鍛鍊的動靜相兼的**,其中胎息法就是道教教士們最喜歡習練的**之一,從史料記載來看,許多著名道士都練過這種功。
胎息即閉息。相傳道家的胎息功源於仿生龜息氣功,到漢代才演變爲胎息。《後漢書·王真傳》中說:"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李賢的注說:"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胎息屬於道家的密宗,是一種極緩慢而深沉的呼吸,所以也稱爲潛呼吸。因爲這種**的技術性非常強,所以沒有師父傳授是不能獨自修煉的。據說胎息功練成之後"謂之大定",可以達到食氣和辟穀的神奇境界。
佛家功特別強調對心性的修煉,**則以禪修爲代表。在對氣功流派進行對比時常有這樣的特點總結:"儒家執中,道家守中,佛家守空",所以,"空"字集中體現了佛家功的特點。
佛家功在進行禪修時要求結跏趺坐,結跏趺坐又叫做"雙盤",就是我們現在旅遊時看到的佛像、菩薩像的打坐形式,即將左腳放在右腿上,右腳放在左腿上,或者相反也可以,但是兩腳的腳心必須向上,我們一般人現在要做到有點難度。
打坐的方式主要有吉樣式和降魔式兩種。《慧琳音義》卷八中解釋說:先用右趾押左股,再以左趾押右股。手也是左手在上,這叫做降魔坐。各禪宗流派都是用這種打坐方式。至於吉祥坐,就是先用左趾押右股,後用右趾押左股,讓雙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也是右押左,然後安仰在跏趺之上,叫做吉祥坐。在結跏趺坐時要求"閉目,以舌柱齶,定心令住,不使分散",此時一般用自然呼吸法,主要在於以此來調息調心、誘導入靜,所以,佛家禪修重在求精神超脫,但不重視修命。
佛家功以修禪爲本,不過,由於佛教的流派教多,所以**也有很多區別。修禪一般分成小乘法和大乘法兩種。小乘追求的是個人的自我解脫,把"灰身滅智",證得"阿羅漢"作爲最高目標,修習時注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養。阿羅漢即羅漢,這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其**可以分爲準備階段、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神通六個階段:
在準備階段,主要是解決練功者身心方面的一些缺陷,以便爲曰後提高功力打好基礎。用的方法叫做不淨觀法,主要包括四種:不淨觀、慈悲法、思維法、數息法,針對不同的對象區別對待使用。
其中數息法又分爲數息、隨息、止息、觀息四個階段。此法後來被天台宗發展成爲六妙法門和止觀法門,不淨觀具有較強的止念除欲功能,是一種很重要的入手**。
初禪的目標是排除一切慾念而生"喜"。"喜"的出現是完成第二個階段的標誌。二禪的目的是除喜。除喜即能生"樂"。在佛教概念中,"樂"和"喜"不同,喜是從心裡高興,樂是渾身上下都高興。樂的出現,標誌着二禪的修習已經完成。
三禪修習的過程主要是除"樂",無所謂苦、無所謂樂的出現是完成三禪的標誌。
四禪的修習目的是讓不苦不樂即極樂境界的情緒完全穩定下來,實現完全的如如不動的靜定。
四禪完成後便具備了神通、神變的基礎。但要運用和發揮自如,還必須有一個較長的掌握、學習、提高的過程,即"十遍行"、"十遍行"即地遍、風遍、水遍、火遍、青遍、赤遍、靈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等十種**。這種**具有提高定力的特點,而定力至極時,參以某些意念就可以實現更高層次的神通。
據說這種**的功效很大,能顯現各種功能,對開發智力作用很大。其實這就是一種排除雜念,提高記憶力的方式,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我們常說的專心致志就是這種意思,不過佛教的**更系統化一些。
大乘宣傳大慈大悲、普渡衆生,把成佛度世、建立佛國淨土作爲最高目標。在修習方面,大乘提倡以"六度"爲主要內容的菩薩行。
Wшw● тTk án● Сo
六度,就是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磐彼岸的方法或途徑。包括1、佈施;2、持戒;3、忍、4、精進;5、定;6、智慧。
"佈施"是指施與他人財物、體力和智慧等,爲他人造福成智而積累功德,直至解脫的一種修行辦法。"持戒"指遵守一切佛教教義所允許的思想、言行,屏棄相反的行爲。"忍"則指安於苦難和恥辱。"精進"指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用功修煉。"定"指爲獲得佛教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習的心專一境的**。"智慧"指以"假有性空"理論去觀察一切現象的特殊觀點和方法。
大乘佛教的教義比小乘的要求寬鬆,適合一般百姓接受、修煉,所以在我國古代的傳播過程中被廣大百姓以及封建統治者所接受,並形成了衆多中國化的流派,如著名的天台宗、禪宗和密宗。在這些流派當中,修禪的方法也有了各自的突出特點。
然而究其根本,三派修煉之法所追求的卻俱是修得正果,於是便有了早期人類所熟知的修真。
也正是因爲所追求的目標一致,也便有了三法融合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