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哨音響起
胡秋妹因爲哥哥寧願犧牲自己,將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她和弟弟,她本來就比同齡人懂事,加上特殊的家庭環境,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負擔。
那段時間正好是初二上學期,是整個初中學習內容最多,理解和記憶最花時間和精力的時候,她自尊心極強,人又敏感,小小年紀如何能夠承受這些東西。
因思想包袱過重,她出現晚上睡不好,厭食和記憶力減弱的情況,上課經常走神。初二上學期最後一個月和下學期開學前一個月,她沒能調整過來,成績一路下滑,最低名次排到了班上倒數第五名。
她不想上學,甚至因絕望一度產生了輕生的極壞想法。好在老師和媽媽及時給她做思想工作,讓她放棄了錯誤念頭,慢慢從失去父親、哥哥輟學的陰影中走出來,可這時成績已經一落千丈,要想補已經太晚了。
後來,她只考上本鎮的職高。進入高中後,大家都鼓勵她,特別是哥哥有了一定的收入,她們家經濟狀況稍稍好轉,她重拾信心,成績也越來越好,名次穩在班級和年級前列。
可就在她滿以爲可以考上一個心儀的大學,沒想到卻折戟沉沙,連專科也沒考上。
若干年後,本市的招辦主任東窗事發,牽扯出一系列案件,才爆發出她當年落榜的原因。原來是那招辦主任受賄,將她的成績賣給了別人,她去學校看到的是一個假成績。當然,這是後話。
胡秋妹微微翻身,渾身的肌肉就像要垮掉一樣痠痛不已,聽大家發出了均勻的鼾聲,怕影響大家休息,她還是忍不住翹起頭看一眼像父親一樣的老汪。
時間長了,胡秋妹慢慢適應了磚廠的節奏和生活,人也輕鬆多了。只要有空,她就做飯,或替同寢室的人洗衣服,大家的衣服襪子破了啥的,縫縫補補就是她和方小玲的事。如果有人要寫信或填寫匯款單,都是胡秋妹替他們完成。
漸漸地,她和大家成了沒有血緣的一家人。年長的親切地叫她秋妹兒,年輕的叫她小妹兒。
大家照顧她,收工後總到她的工地看看,見她沒做完的事,都願意伸手幫她,凡是要花大力氣的事,都替她完成。
在寢室裡,有時候大家高興了,就讓胡秋妹唱幾句歌,給大家解悶。
過了一個周,胡秋妹給家裡寫了一封信,告訴家裡她現在在哪裡,做什麼,過得怎樣。
在磚廠裡,大家最怕的是張二狗的口哨。張二狗的口哨一響,大家就緊張。他的口哨一響,大家就知道要麼出了啥事,或要加班,或者天氣突變。
口哨最喜歡響在半夜,只要天氣突然變化,起了風或要下雨,他的口哨一定會響。如果未安睡還好,安睡以後口哨響,等於要了大家的命。
誰也不敢不起來。工地上的設備、工具、機器啥的都要覆蓋,防止雨淋。各人負責各人的工地。半夜聽到口哨響,像打仗一樣,各人奔向各自的戰場。
最要防範的是碼好的坯,淋雨或地腳被雨水泡,就要報廢。如果因延誤蓋或沒蓋油布,造成報廢,事兒就多了,問題也嚴重。碼的坯不算工資,爛的泥巴要運回去,還要扣工資。
胡秋妹就遇到過兩次,好在兩次她們的任務都不多,又有其他人來幫忙,一會兒就忙完了。
終於熬完了一個月,胡秋妹心想可以領工資了吧。向同事打聽工資的事,同寢室的人說,廠裡要壓半個月的工資,要到下個月的國慶節才發,還說是考慮到國慶之後馬上是中秋,才提前發,到時放假,讓大家有錢買東西過節。
好不容易捱到中秋的頭一天,廠裡終於發工資了。還放了兩天假,廠裡說是對大家這段時間辛苦的獎勵。
廠裡的工人幾乎是外地人,他們都不回家的。不管一天還是兩天假,不管男的女的,首要消遣方式是逛街,大部分錢寄回家,剩餘的錢拿來逛城市、商場。
男的一定要喝二兩,幾個湊起來;女人的錢手要把緊些,通常買兩件穿的,還有剩餘買點零食照顧嘴巴。嘴巴喜歡不停歇,好像是女孩子的通病,不分年齡,也不分工作的。
胡秋妹領到485元工資。她準備寄300元回去,剩下的開生活費和自由支配。領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勞動果實,胡秋妹開心之餘又有點失落。
她攥着四百八十五元錢,走回寢室,站在門後鏡子前,看着自己一天天曬黃的臉龐,剛纔還有說有笑的胡秋妹,突然沉默了,鏡子裡的她,哪有一個少女的青春模樣和活力。她才十九歲啊,可看上去已經成了二十好幾的老姑娘。
看看自己變黃的雙手,比抽菸人的手好不了多少,她有些頹唐的坐回牀沿上,失神地望着地面。當眼光掃到剛換下來還沒洗扔在盆裡的泥巴衣裳,她有點瘮得慌。
難道自己就這樣下去,就在這磚廠裡呆下去,一天天曬黃,一天天變老,自己還沒出嫁啊,這樣子誰要?即使出嫁,怕也找不到一個好婆家。想到嫁人,她有些害臊,忍不住抿嘴輕輕一笑。
“胡秋妹,胡秋妹,我們明天早點起牀逛街。”
領了工資的趙翠翠從她窗外經過,看她坐在裡面,叫了起來。
“行,我們明天去。”胡秋妹爽快答應了。
幾秒後,門外響起了一陣雜亂的腳步和嘰嘰喳喳的說話聲。是工友們領工資回來了,個個都挺興奮。
大家看見胡秋妹,問她領了多少,準備拿這錢幹什麼,約她明天逛街,也有的提前請她寫信或寄錢的。胡秋妹一一答應。
大家不忌諱說領了多少錢,錢的用途是什麼,都在規劃錢要用在什麼地方。老汪說要給孫子買一套厚實的衣服;方小玲夫妻說要給雙方老人各買一套棉的內衣褲,還要給兒子買夾克和一把玩具手槍。
小汪夫妻準備買一個手機。她們到現在都沒有手機,準備先給小汪買,二手的也行。
他們問胡秋妹的打算。胡秋妹老老實實說寄三百回去,除了生活費,其餘自由支配,大家問她支配什麼,胡秋妹說還沒想好。
其實她的心裡已經有了一項安排,要去買一本書,她在初中就想要的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但她不好和大夥說,怕大夥笑話:你一個打工妹,看啥書?看書能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