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不過出乎李文忠意料的是,朱元璋召他入宮之後,並未當面斥責他,而是旁敲側擊地提醒他,做人不要太高調,不要授人以柄。

另外,朱元璋也反覆告誡李文忠,要注意搞好團結。早先在浙江,他與謝再興鬧得不可開交,後來又與楊憲鬧得不可開交,如果老是這樣,對他的名聲可不好。

李文忠出宮之後,去探望過臥病在牀的李善長,也拜會過胡惟庸。李善長和胡惟庸均向李文忠表達了相當的善意,說大家都是出自淮西,應該團結起來,不能讓浙東集團的人爲所欲爲。

李文忠與李善長、胡惟庸達成臨時同盟之後,便心生一條毒計,準備一舉除掉楊憲。不過,這件事兒他可不能隨便向別人說破,否則極易引火燒身。

李文忠只是告訴李善長、胡惟庸二人,既然大家現在是同踩一條船,那麼,大家就要齊心協力,想辦法收集楊憲的罪證,向皇上上密摺。只要上的摺子多了,皇上必然會惱火楊憲。

還有最重要的是,將來一旦楊憲失勢,大家千萬不可手軟。要一舉置楊憲於死地,切不可斬草不除根。

李善長和胡惟庸知道李文忠是準備跟楊憲大幹一場了,爲了表示誠意,李善長授意胡惟庸立即去找劉炳面授機宜。

這劉炳也是淮西人,早年間曾受過李善長恩惠,現在在御史臺出任一名御史。因爲御史中丞是劉伯溫,他知道劉炳與李善長的淵源,自然是不會重用劉炳,幾乎是除了一些簡單重複性的抄寫類工作、簡單的辦案工作,不讓劉炳參與御史臺的任何重大事宜。

不過這樣也好,劉炳這些幾年工作也相對清閒,有了大量的閒暇時間。按照李善長對其的點撥,劉炳這幾年幾乎只幹了一件正事兒,那就是不斷收集浙東集團骨幹分子的材料,尤其是劉伯溫、汪廣洋、楊憲這三人的材料。

要說浙東集團的這些人,在爲官清廉方面,的確比淮西集團做得好。畢竟浙東集團的人都是文人出身,骨子裡自帶着一種清高。不過這種清高,有時候就會被別人理解成孤傲、目中無人……

經過胡惟庸的面授機宜,三天之後,就有大量的揭發楊憲的材料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這些材料幾乎都是由中書省的胡惟庸遞交,而這些材料中有大部分都是御史劉炳所奏。

在這裡,或許大家有一個疑問。楊憲貴爲中書省左丞相,這些舉報他的材料怎麼能夠通過中書省向皇上遞交呢?

那是因爲胡惟庸有這個權力。因爲被舉報之人是中書省左丞相楊憲,而當時的中書省沒有右丞相。因此,按照規定,胡惟庸作爲中書省參政,可以把這些材料直接呈遞給皇上。

試想一下,假如胡惟庸必須得把這些材料先向楊憲彙報,那楊憲怎麼可能讓這些材料落到朱元璋的御案之上呢?正是因爲楊憲是當事人,因此他必須迴避。而作爲中書省當時的實際二把手,胡惟庸把材料直接呈遞給朱元璋完全是合理合法的。

當然,先前那些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橚等人的近親屬告發楊憲的材料,胡惟庸卻並未直接呈報給朱元璋,反而是交給了楊憲。胡惟庸的目的,就是要讓楊憲知道有這些舉報他的材料,讓楊憲認爲背後是李文忠在搞鬼。

也就是說,胡惟庸對於這些材料要不要直接呈報給朱元璋,還是有一個自由裁量權的。這個自由裁量權如何使用,就是一種政治能力的體現。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這些材料,包括之前彈劾汪廣洋的材料,雖然有很多都是出自御史之手,但並未經過御史臺。因爲一旦經過御史臺,以劉伯溫之精明,很可能將這些事情給解決掉了,哪容得了楊憲、胡惟庸等人在這裡興風作浪。

對於楊憲的爲人,朱元璋還是清楚的。他知道這事兒是有人在背後指使,而劉炳等人只不過是馬前卒。

爲了讓背後指使之人露出水面,同時也是爲了考驗一下楊憲的政治智慧,朱元璋將這些舉報材料一骨腦兒交給了楊憲,且沒有多說任何一句話。

楊憲一下子看到了這些材料,嚇了一大跳。當着朱元璋的面,他沒敢發火。可回到中書省之後,楊憲立即大發雷霆。

他先是質問胡惟庸,這事兒爲什麼不向他報告?

胡惟庸心道:這事兒能向你報告嗎?這事兒要向你報告了,這些材料怎麼能到皇上哪裡?

不過胡惟庸倒是賠着笑給楊憲解釋道:他也對這事兒挺爲難!畢竟這些材料是來自御史,而且按照規矩,這些材料他必須交給皇上。他把材料呈上去之後,正準備就此事向楊憲彙報,沒想到皇上竟然將材料轉交給了楊憲。

不待楊憲琢磨胡惟庸這話的真假,胡惟庸故意岔開話題道:“皇上看完這些材料之後,立即將材料原封不動交給丞相。看來,皇上對丞相還是信任的呀!這古話兒說得好‘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事兒丞相還是看開一些的好……”

對於胡惟庸的這番“好言相勸”,楊憲沒什麼反應。他衝胡惟庸揮了揮手,讓胡惟庸退下了。

經過一番琢磨之後,楊憲去找了劉伯溫。

劉伯溫聽說御史劉炳告發楊憲,並沒有表現得十分驚訝。他告訴楊憲,劉炳與李善長的關係可不一般,先前你三番五次舉報李善長,這傢伙自然也想着還擊你幾下子。好在是皇上竟然把這些告狀信交給你了,那說明皇上是信任你的。你也不必要對此事耿耿於懷,有些事該翻篇兒就得翻篇兒啦……

對於劉伯溫的勸和之言,楊憲哪裡聽得進去。這劉炳既然是李善長的人,那必須得狠狠地打擊呀!

回到中書省後,楊憲立即指使與自己相交甚厚的幾名御史以及一些中書省官員,對劉炳羣起而攻之。

面對送到中書省的多封告狀信,楊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對當事人劉炳展開突擊審查,很快便敲定了一些劉炳的“犯罪”事實。

話說從古至今的官員又有幾個能經得起認真查?尤其是帶着放大鏡去查呢?歷史上又出過幾個海瑞呢?即使是清廉如海瑞,在驚濤駭浪的政治角鬥場裡,也曾是九死一生……

楊憲深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理,對政敵下手,就得快、準、狠,否則,遲則生變。

從對劉炳立案調查,到斬首劉炳,前後也就兩天時間。李善長、胡惟庸還沒有反應過來,劉炳便已人頭落地。

李善長、胡惟庸驚聞劉炳授首,是急得真跳腳。他們兩個可沒料到,這楊憲哪像個堂堂的左相,簡直就是個“二愣子”嘛!別人是一言不和就拔刀,他楊憲是一言不和就要你命……

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正在楊憲慶幸自己先下手爲強,斬殺劉炳,狠狠地打擊了以李善長、胡惟庸爲首的淮西集團的囂張氣焰之時,一隻“黃雀”已經躲在他背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準備給他致命一擊了。

幾乎就在楊憲辦理劉炳一案的同時,應天城內悄悄流傳着一個小道消息:左都督李文忠曾經在福建招募畲族養蠱人,按《律令》李文忠犯了大禁。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大家提起明朝的律法,首先就想到了《大明律》。不過,這《律令》可算得上是後來《大明律》的雛形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稱吳王之後,便命令李善長、劉伯溫、朱升等人議定了《律令》,作爲明初的律法。

直到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才命令刑部尚書劉惟謙等人在《律令》的基礎上繼續修訂完善,於次年頒佈了《大明律》。

李文忠曾經在福建招募畲族養蠱人的這個小道消息,對於其他人來說,無非就是覺得這是有對李文忠不滿之人,故意放出的消息。至於這個消息的真假,都是幾年前的事兒了,難於查實。

當時,身處應天的我聽到這個小道消息之後,還認爲是沐英這小子因爲看不慣李文忠,故意讓人散佈的消息。根本就沒有多想。

雖然衆人都對這條消息不是十分關注,但有兩個人對這條小道消息卻是高度關注。一個人是當事人李文忠,另一個人便是朱元璋。

當年,楊憲告發李文忠之際,曾經有一條,便是奏報李文忠私自招募養蠱人。朱元璋對此大爲火光,親自將李文忠召來覈實。

當李文忠承認了招募養蠱人的事實,並說明了理由之後,朱元璋對此事不僅不再追究,反而是燒掉了楊憲的那份密奏。因爲李文忠招募養蠱人,取得蠱毒是爲了朱元璋的江山着想,朱元璋自然要替李文忠掩蓋此事。

而當時,知道這件事的,除了朱元璋自己,就只剩下兩個當事人李文忠和楊憲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憤的張思淑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唐家入夥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斃託音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四十七章 蒼天有眼!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取採石磯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劉聚得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一百九十章 金鑲珠寶蝴蝶簪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