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野先、陳飛虎二人按兵不動,就等着起義軍與元軍的伏兵拼個你死我活呢。
郭天敘、張天佑二人見雨花臺雖然還沒拿下,但應該問題不大。於是,九月十八日早飯過後,約辰時時分,就下令大軍渡秦淮河。
與此同時,常遇春、徐達、湯和的三路大軍正在朝着溧水方向前進,汪誠的兩萬餘人正從七橋翁方向向東山方向急奔而來。
約巳時三刻,郭天敘、張天佑部的第一撥約兩千人馬已渡過秦淮河,正在秦淮河西岸的東山地域整備。船隻已返回秦淮河東岸,載着第二撥約兩千多人向秦淮河西岸駛去。
隨着福壽一聲號令,約五千蒙古鐵騎突然出現在起義軍的東邊。
郭天敘、張天佑還沒反應過來,元軍的騎兵就已殺到了眼前。
本來是在渡河,突然敵軍殺出,郭天敘、張天佑二人只得迅速調整隊形,準備應戰。
一邊是隊形散亂、倉促應戰,一邊是精心準備、銳不可當。
其結果是可想而知,郭天敘、張天佑二人所率隊伍是被蒙古鐵騎給衝得七零八落,這二人也被殺散了。
郭天敘一看,中了元軍埋伏了,趕緊撤退吧!下令已渡河的部隊趕緊回撤,他自己則帶着人馬沿着秦淮河東岸撤退。
而張天佑是當初跟着郭子興混的人,精得跟個猴子似的,福壽的人馬一出現,他就看出了事情不對勁兒。
張天佑跟郭天敘招呼都沒打一個,就帶着人向南撤退。等郭天敘下令撤退的時候,張天佑早已撤出了三裡開外。
秦淮河西岸的陳野先、陳飛虎二人還在觀望,汪誠帶着他的兩萬多人馬就已殺到了東山。
陳野先一看來人這陣勢,就知道是元軍的人馬,雖然不是正規軍,但應該是和他一樣的地方武裝。
但他並不知道這支人馬的領頭人就是汪誠,正是因爲信息的不對稱,導致陳野先的人生就此終結。
汪誠率兵殺到東山時,郭天敘的人馬剛渡過來兩千人。
接到郭天敘撤退的命令之後,那正在渡河的兩千餘人,趕緊掉轉船頭,向秦淮河東岸返回。準備撤回去之後,再派船隻來接這支已經渡河的兩千人馬。
可那回撤的船隊還沒來得及靠岸,隨着郭天敘的後撤,這岸際灘頭就被福壽的騎兵部隊給佔領了。
現在他們就是想靠岸都靠不成,只能在河面上逆秦淮河南下。
陳野先見郭天敘後撤了,秦淮河河面上的部隊沒地方落腳,還在秦淮河上晃盪,已渡河的部隊成了孤軍,這正是立功的大好時機啊。
陳野先立即命令部下,回過頭向那已渡河的兩千餘郭天敘部下殺了過去。
陳野先有一萬五千人,而郭天敘的渡河部隊只有兩千餘人,而且他們還不知道陳野先臨陣倒戈了,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兒,就被陳野先部殺得是七零八落的。
陳野先、陳飛虎殺向郭天敘部的時候,汪誠正帶着他的兩萬多人向陳野先的背後殺了過來。
他可不管是陳野先的人,還是起義軍,反正都是他的敵人,他帶着人是見人就殺。
陳野先、陳飛虎幾乎將這兩千餘孤軍殺光的時候,只聽得背後大亂,見有一支地方武裝正向他的人馬殺了過來。
二人心想,肯定是對方誤會了,還不知道他已投降元軍的事實。
於是,陳野先立即命令部隊散開,他與陳飛虎一道準備找來將說個清楚。
陳野先萬沒想到,這從後掩殺之人,就是與他結過樑子的汪誠。
如果陳野先事先知道,他肯定是不會讓自己的大軍給對方讓開一條通路的。
但問題的關鍵就是他不知道對方是汪誠,而汪誠可是知道前面就是自己的對頭陳野先。
按照蠻子海牙的交待,汪誠的任務是扼守住秦淮河西岸,讓起義軍無法渡過秦淮河。可眼前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的對頭陳野先就在眼前。
因此,汪誠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帶着人不問青紅皁白,殺了陳野先。
很多事情的發生,就是這麼陰差陽錯。
陳野先不知對方是汪誠,讓大軍給對方讓開一條通路。而汪誠知道對方是陳野先,就帶着精銳順着這條通路直殺陳野先。
陳野先與陳飛虎在一起,正準備給來將解釋這一切,來將帶着人馬就已經殺到了。
等得陳野先看清來將的時候,他明白一切都晚了。
汪誠帶着人直取陳野先、陳飛虎二人。陳野先、陳飛虎一點準備也沒有,手中的傢伙都還沒操起來,兩顆人頭就已落了地。
隨着陳野先、陳飛虎二人喪命,陳野先的部下就亂了。
但汪誠還是很聰明,他立即命人高聲大喊,讓陳野先的部下放下兵器,陳野先、陳飛虎投降叛軍死有餘辜,但其餘人等只要放下兵器投降,全部赦免一死。
除了少數陳野先的死黨負隅頑抗,被汪誠擊斃,其餘一萬多人都放下兵器投降。
這一仗對於汪誠來說,那叫一個痛快。任務順利完成,起義軍沒有渡過秦淮河,死對頭陳野先也命喪自己刀下。
再來說說郭天敘、張天佑的情況,他們帶着人一路南下。
可他們哪跑得過福壽率領的元軍精銳,蒙古鐵騎一陣衝殺,郭天敘的隊形完全散了。
福壽也懂得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加上郭天敘、張天佑二人又好講排場,士兵們都穿的是皮鎧、鐵鎧之類,他們二人則一人一副金鎧,太陽光一照閃閃發光,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那麼耀眼。
福壽的人馬雖少,但行動迅速,他指揮着人專門向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突襲。
這日午後,郭天敘、張天佑二人帶着人都已逃到方山附近了。
陳兆先還不知道陳野先已死。
陳野先向郭天敘的兩千渡河部隊發起攻擊時,已派人給陳兆先報信了,但兵荒馬亂的,報信之人找了半天才找到了船隻。
等到郭天敘、張天佑逃到陳兆先面前時,他還沒收到信。
因爲事先與父親有約定的,沒有父親的信他不可輕舉妄動,只能觀望。
想到方山上還有左荅納識扼守,他們便讓郭天敘、張天佑過去了。
郭天敘、張天佑則讓陳兆先替他們抵擋後面的元軍追兵。郭天敘、張天佑剛過去,福壽的蒙古鐵騎就到了。
此時,陳兆先也明白了,起義軍敗了。
他也顧不得與父親的約定,跟着福壽一道,追着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的屁股就殺了過來。
郭天敘、張天佑剛逃到方山,又遇到左荅納識的堵截。可憐的郭天敘、張天佑二人就這麼被元軍給斬殺了。
郭天敘、張天佑二人一死,起義軍算是徹底亂了套,哪還有心思戀戰,都是不要命地向南逃竄。
再來說說先前那秦淮河江面上的兩千餘起義軍的情況。他們一見東岸的陣地也被元軍佔領了,只好逆着秦淮河南下,但逆流而上的速度肯定沒有蒙古騎兵的速度快。
因此,他們行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可以靠岸的地方。最後,決定在秦淮河西岸靠岸。
那知,牛首山、將軍山一帶的元軍早就在江邊設下了埋伏。
他們剛登岸,元軍就殺了出來。
這下,這兩千多人,是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及。除了一千餘人繼續上船南下,約一半的人都被消滅在了秦淮河西岸。
眼看着,郭天敘、張天佑帶來的這四萬多人馬就要折光了。救星終於出現了。
徐達的部隊此時正好從句容趕到了方山南邊。
徐達立即命人在秦淮河的北源句容河上架起了浮橋,一邊收容郭天敘、張天佑的殘部,讓他們渡過句容河到達西北村,一邊突襲福壽的蒙古鐵騎與陳兆先的部隊。
福壽本只帶了五千人馬,因爲還要堵死郭天敘、張天佑那江面上兩千餘人的退路,因此沿途留下了不少兵力。
待到達方山時,他只帶了兩千餘人,好在有陳兆先的一萬多人與他合兵一處,他則繼續放心大膽地向方山以南殺了過來。
可他哪裡知道,前面有一員猛將擺開了陣勢在等他。
此人就是徐達。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福壽與徐達的人馬一接觸,就知道今天遇見了個硬角色,這人可比郭天敘、張天佑難對付多了。
加上徐達是早就準備好了,以逸待勞;而福壽部今天都殺了快一天了都沒怎麼休息。
而陳兆先部的戰鬥力又不咋地。好多兵士也沒搞清楚狀況,怎麼一會兒是跟着起義軍打元軍,一會兒又跟着元軍打起義軍。
這徐達的人馬一殺出,福壽、陳兆先的人馬就崩潰了,立即向北逃竄。
徐達直追到方山南腳。因爲有左荅納識扼守險要,他也攻不過去。
按照朱元璋的指示,他的任務就是在此處接應郭天敘、張天佑部。
因此,徐達也不繼續進攻了,只是在此處繼續收容郭天敘、張天佑的殘部。
就在徐達與福壽、陳兆先的部隊幹上不久,常遇春的部隊也到達了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