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幣與稅(二)

秦牧橫掃了在坐的大臣一眼問道:“各位大臣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戶部右侍郎楊超隨即站出來,侃侃而談道:“自弘治朝之後,明廷每年的銀課收入實際上已不足十萬兩,嘉靖以後,太倉庫銀一直都處在入不敷出的狀態;

另一方面,白銀作爲主要貨幣後,使人們更多的重視白銀價值,從而還出現大量白銀被官僚商賈作爲私人財富集中並窖藏,減少了流通白銀的數量;

同時百姓對白銀週轉的巨大需求加上明廷的日益腐敗和遼餉劇增,造成了白銀求大於供的局面,使得市面上出現了嚴重的銀荒。

這表明,光靠國內的銀礦開採已無法滿足國家和市面對白銀的巨大需求,迫於銀荒的壓力,明廷自隆慶開放海禁,西洋大量白銀流入,到隆慶五年銀荒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臣以爲,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徹底解決貨幣的問題。

從崇禎初年開始,天下戰亂頻生,天災不斷,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物資短缺,出現了白銀嚴重貶值的現象,以前一兩銀子可買一石米,現在很多地方四五兩銀子才能買到一石米。

另一方面,流民遍地,民生困苦,僱工價格低廉,無法用銀計值,只有以銅錢計值,銅錢需求量增加,這也進一步導致了銀賤錢貴的情形越發嚴重。

商人販賣百貨,都是以銀計值,收入的是銀,要換成錢來僱工,銀賤錢貴。則成本變高,這對本就蕭條的經濟極爲不利。

反之,若是銀貴錢賤,則官府有利,商賈有錢。而對普通百姓不利。按市場上的規律,大數用銀,小數用錢,普通百姓收入多爲小數,故多用錢,而商賈富紳多用銀。銀日貴,錢日賤,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朝廷徵取賦稅時,以銀計數,然後摺合成錢數向普通百姓收繳。銀貴則摺合的錢數增多,對百姓也極爲不利。

然而銀錢比價,很難調節,因此臣以爲,根本的解決之道是統一貨幣。只有統一了貨幣,才能真正解決這種混亂的現象,穩定貨幣。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

聽完楊超的論述,在坐的大臣禁不住交頭接耳,秦國現在施行的是張居正的一條鞭子法,徵稅以是計畝徵銀,往深層次看,要解決賦稅存在的問題,就要先解決貨幣問題;

而貨幣問題,最要是因爲供求不平衡造成的,錢少了會出現錢荒,錢多了會造成通貨膨脹。再者就是貨幣不統一造成內在的混亂。

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商品交易總量日趨龐大,靠金屬貨幣很難維持幣值的穩定,特別是這麼大的國家,社會一但穩定下來,生產力釋放出來後。需要大量的貨幣來交易,偏偏中國銀和銅諸量都不豐富,用單一貨幣根本沒法滿足需求,所以只能銀銅並用,這又導致了貨幣的混亂,進而延生出很多問題。

秦牧徐徐說道:“要想統一貨幣只有發行紙鈔。但宋元明三代都發行過紙鈔,尤其是在明代,從洪武七年開始,明廷發行大明寶鈔,並將其定爲唯一合法貨幣,禁止銀錢流通,但大明寶鈔很快就貶值,爲民衆所抵制。各位大臣,對此有何見解?”

許英傑準備充分,當即答道:“啓奏秦王,紙鈔源於北宋四川出現的交子,爲民間首先發行,這說足以明民衆對紙抄是有需求的。洪武朝發行的大明寶鈔遭到民衆抵制,這隻能說明是鈔法不當,發行不善,而不是紙鈔本身的問題。

臣總結了一下,以大明寶抄爲例,其主要問題是立法不善。其一,所發行的寶鈔無鈔本、無限額,寶鈔流通發放多、回收少;

朝廷用寶鈔支付官俸軍餉、收購民間產品,而徵稅僅搭少量寶鈔,又不肯及時回收昏鈔,加上印製簡陋,僞造方便,因而市場上寶鈔數目太多,大大超出市面的實際需求量。

其二,自壞法制。鈔法缺少必要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例如洪武實行鈔法之初,禁止民間買賣金銀,第二年便下令稅糧可以銀代輸;

洪武九年規定鈔一貫折米一石,十八年又改爲一石米合鈔二貫五百文;二十七年禁行錢,專用鈔,變更錢鈔兼行舊法,此後禁錢令未解除,便又一再鑄造銅錢。如此出爾反爾,失信於民,於是鈔法乃壞。

是以臣以爲,我朝只要針對大明寶鈔存在的問題,制定更完善的鈔法,就能避免重蹈前明覆轍,頒行我大秦紙鈔。”

對大明寶鈔,許英傑能分析出這麼多問題,這已經難能可貴了。

“許侍郎說得很好。”秦牧對此表示了讚許,然後接着說道:“正所謂知易行難,光是能看出問題還不行,還要有解釋問題的辦法才行。各位大臣,可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吶?”

首先上表提及貨幣及稅賦問題的黃振林出來答道:“秦王,紙鈔首重信譽,解決了信譽問題,其他問題便都迎刃而解了。許侍郎剛纔提到的問題,無不是爲針對紙鈔信譽的,而其中除了發行限額外,其他問題都好解決,縱觀宋元明三代,紙鈔貶值的主要原因,也都是因爲無節制的發行紙鈔所至,因此,臣以爲控制發鈔量是關鍵。”

秦牧帶着一抹微笑問道:“相信各位大臣都知道,發行少了,會出現錢荒,發行多了,會導致紙鈔貶值。本王要問的是,如何確保紙鈔發行量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呢?”

秦牧這個問題,讓在坐的大臣一時都沉默了,象劉猛這些武將,更是兩眼半眯,作神遊太虛狀。

最後還是工部員外郎黃振林出來答道:“回秦王,貨幣需求量是由市場交易的商品總價值來決定的,因此,要確定貨幣的發行量,就要先計算市場交易的商品總價值。”

“那麼如何計算呢?國家這麼大,黃卿能一一去統計市場上有交易了多少東西嗎?”

在秦牧再三追問之下,大家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牧淡淡地說道:“大家先把這個問題想透徹了再說吧。”

黃振林想了一下說道:“啓奏秦王,具體可由各地的稅監分別統計商品總量,由縣到州,由州到府,層層疊加,彙總上來,應該就能得到一個大致的數據;

再以這個數據發行紙鈔,即便不十分準確,但也不至於造成嚴重的錢荒或是貶值,而且朝廷發行紙鈔,總有一個逐漸流通的過程,先發行少量,等信譽建立起來後,再慢慢以紙鈔取代銀錢;

這個過程少則需要幾年,多則十年,這期間各地稅監年年統計,到時市場上的商品總量以及每年增減率,都應該有一個客觀的數額了,再以這個數額計算紙鈔發行數額,當不至於有太大的出入。”

“如此倒也不失爲可行之道。”秦牧點了點頭,向司馬安等人詢問,“各位大臣以爲如何?”

按慣例,每一個皇帝登基,除了要有自己的年號外,有一點也不容忽視,那就是要有自己的錢幣,通常在確定自己年號後的元年,就發鑄造自己的“通寶”。

秦牧現在只是稱王,還沒有稱帝,所以年號用的是秦元年,和朱元璋稱吳王時用吳元年是一樣的。因此,鑄幣本來不用着急的。

但現在幣制的確定,關係到了規範市貿及民生恢復,很有必要提前議定。

從秦牧的態度看來,他偏向於發行紙鈔,司馬安想了想說道:“臣以爲發行紙鈔,應慎之又慎,朝廷可先成立紙鈔提舉司,會同三法司先制定鈔法,然後再少量發行,看看民衆的反應再說。等紙鈔信譽建立起來後,再作進一步打算不遲。”

PS:30號了,今天還沒開張,又被暴了幾回菊,名次一直在跌,一直在跌,嗚呼!求護菊!

.

第546章 范文程之謀第628章 玄機子第339章 直取金陵第137章 我要你.....第623章 牧羊姑娘第220章 權貴勢力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1051章 利益考量第559章 碭山烽火蹄聲亂第202章 綠雲綺霧醉我春風筆第533章 海洋戰略第815章 乘勢取青藏第621章 乾清宮夜話(下)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200章 新糧.新政第45章 撫軍第1063章 七寸第316章 我寂寞,我冷.....第274章 血戰中的小人物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950章 戰爭藝術第463章 昨日黃花東林晚第764章 戰前閱兵(下)第841章 測量地球第588章 勺湖鶯歌啼晚風第48章 社稷壇前天共語第838章 天子在民間第1024章 雷霆雨露第316章 不思報國反成仇第509章 寧波印象第640章 募兵的疑慮第850章 水土治理第462章 思想不能落後第873章 底線第590章 科爾沁部的選擇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242章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263章 被逼向地獄之門的尚可喜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170章 除奸計劃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979章 順流而下第103章 京觀第905章 猴急第18章 亂世匪蹤第237章 血戰荊門第1157章 真正的閃電戰第532章 葡萄牙使者第174章 可憐的宋應星第580章 落烏嶺遇鬼第864章 埋伏第21章 血濺桃花扇第605章 滿清最後一位親王第453章 不解風情第37章 拼命.追殺第287章 東下江南還是北上河洛第555章 第一個小弟第186章 金陵煙雲第512章 東海艦隊第426章 鵲橋難搭第59章 往死裡練第271章 人肉盾牌第129章 大混戰(二)第758章 處處狼煙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743章 風暴在醞釀(五)第910章 土崩瓦解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925章 哈薩克汗國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742章 風暴在醞釀(四)第947章 紐帶第441章 水龍吟第884章 佛道第37章 拼命.追殺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554章 漢城亂戰第767章 沒有退路第406章 捲土重來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601章 末日將臨第500章 窮途末路的螯拜第782章 蘇祿海上的狼第849章 抓真兇第1149章 貿易通道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849章 抓真兇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第1118章 內鬼第338章 洛陽大撤退第719章 呂宋大拓荒第155章 跳窗告別第690章 哀兵必勝第1121章 冰凌第335章 北伐伐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