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網店

對於苦山和忠國希望學校來說,今年又是一個熱鬧非凡的新年,這一年,隨着公路的修建,苦山與外界的聯繫更加密切,經濟發展也更加迅速。

不僅是忠國希望學校正在進行學校的擴建工程,山裡的很多戶人家在有了錢後也進行房屋的翻新改建,特別是距離忠國希望學校最近的石家村,甚至有幾戶人家在原來的基礎上新起一層,把自家原來的平房改建成二層小樓房。

而且石家村的村民還自發組織的在村裡修建了一條水泥路,這條水泥路連接着到忠國希望學校前的“林平路”,然後一直到苦山河旁,和“新和橋”相對接。

山腳下的村莊和挨着忠國希望學校的幾個村莊發展的最迅速,變化非常大,在追趕着苦山鎮上的發展速度,甚至比鎮上的一些村莊發展的還要好,而在苦山裡的村莊受限於大山的阻隔,發展變化並不是很大,不過村民手頭還是積攢下了不少的錢,只是這路修不進大山深處,他們自身的發展便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苦山經濟發展最大的體現點就是忠國希望學校小賣鋪的擴建和繁榮,隨着苦山經濟的不斷髮展,父老鄉親們手頭比以前寬裕了許多,大家對於忠國希望學校小賣鋪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在忠國希望學校擴建的第一步,就是把忠國希望學校小賣鋪進行了一次大擴建,擴建了過去整整兩倍的面積。

擴建後的忠國希望學校正式改名掛牌爲:苦山忠國希望學校附屬超市。

名字比以前高端了許多,裡面的貨物也更加齊全,除了副食品、日常用品外,忠國希望學校附屬超市還開始賣衣服、鞋子。

而最重要的是,忠國希望學校的網店也在臨近新年的這幾天正式開張。

寒假從西貝四中回到苦山後的林平沒有休息,而是針對苦山當前的發展和經濟狀況做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決定,那就是——開網店。

此時,時值淘寶網對農村淘寶店的大力支持,處於農村淘寶蓬勃發展的紅利期,林平親自指導,在擴建後的苦山忠國希望學校附屬超市專門開了農村淘寶店,代替苦山的父老鄉親們進行網購,苦山的百姓若是有什麼需要的東西,可以來附屬超市這裡跟超市負責人石紅林說一聲,然後讓石紅林幫忙在淘寶網上尋找合適的物品下單購買。

而開這個農村淘寶網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爲了買東西,而是賣東西。

林平此時覺得“忠國希望學校”這個山貨品牌已經有了足夠的基礎,既有穩定的現實銷售渠道,也有着日益增長的產量,爲了擴大銷售渠道,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促進苦山經濟發展順便帶動丁香坡的經濟發展,林平決定正式開闢“線上”銷售渠道,把“忠國希望學校”這個山貨品牌從線下的區域性品牌,轉化爲線上的全國性品牌。

做爲第一次線上銷售的嘗試,林平沒敢把山雞蛋這種易碎、不易運輸的產品放在網上開售,而是隻是出售木耳、蘑菇、紅薯製品等一系列比較保險的山貨,有着現實的經銷經驗和底蘊,再加上忠國希望學校這幾年在漢華省的小小名氣,這次線上開售還是很順利的,比林平料想到的情況要好的很多。

線上銷售的模式正式爲苦山的山貨打通了一條新的銷路,爲苦山提供了一條嶄新的經濟發展道路,只要順利的發展下去,毫無疑問又是苦山父老鄉親們發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助力。

而單純的賣山貨也不是這個網店存在的意義,林平又號召苦山的父老鄉親們開創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山裡有點手藝的人都把名字報給了學校,比如說衛魏的爺爺奶奶。

要把大山裡的手工製品賣出去,這是林平開這個網店另一個重要目的。

經過忠國希望學校的動員和各個村村幹部的協助,很多一大批具有手工藝的山民被挖掘了出來,有擅長刺繡的老奶奶,也有擅長用竹子編框的老大爺,等等,他們有着最原始、最淳樸的手工藝本領,而本來他們的手工製品也只是爲了簡單的滿足自己的需求和需要,或者偶爾賣到鎮上。但是,這並不賣不了幾個錢,在西貝縣這種窮地方,手工製品並不受到重視和喜歡,大家還是更喜歡具有城市化代表性的工業製品。

但是,越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卻越是喜歡這些純樸的手工製品,而是能夠賣出的價錢也遠遠是西貝縣這種窮地方的好幾倍,就拿那個編框的老大爺來說,他編的框在苦山鎮上能賣五六塊錢一個已經是很不錯的價格,但是拿到網上賣到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卻能賣上十幾塊甚至幾十塊一個。

相對於工業製品,這種最原始、最質樸的手工製品多了一份匠人精神,也就多了“靈魂”,它們與工業製品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們不是冰冷的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製品,手工藝人手下的每一個手工製品都有自己的樣子和溫度,它們相似但不相同。

“助力扶貧,匠心獨制”。

這八個字成了苦山手工製品在網上出售的宣傳口號,而林平卻確實是如此做的、如此要求的。

對於苦山的手工製品,林平的要求就是“堅持匠人精神,少而精,不做大多數,不求產量只求質量”,細工出慢活,每一個手工製品都是苦山的手工藝人一手一手做出來的,絕不會像某些產品廣告上那樣“掛羊頭賣狗肉”,明明是流水線的機器產品,卻大肆的宣傳是“匠心傳承”、“手工製作”。

林平還專門爲苦山的手工製品統一命名了一個新品牌,叫做“憶苦”。

憶苦,即使記憶苦山,也是追憶苦澀,因爲這些被苦山山民精心製作的手工製品,在曾經並不是什麼美好的象徵,而恰恰是貧窮和生活苦澀的象徵。

第五百零二章 安心學習第四百二十六章 幾通電話第四百四十章 狀元班第四百二十七章 狀元爭奪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學生會成立儀式第一百七十六章 籌建與籌備第二十五章 生命的價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談話第一百零二章 紅包第六百零九章 給我抽一百八十一章 發燒第六百零三章 舊四中的臨別改革第八十七章 孤兒阿所第一百九十四章 組內循環(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雞蛋”脫貧計劃第一百一十章 前因第六百零二章 挖礦第八十九章 人性總有醜陋面第二百四十五章 與孟老師的通話第五百三十六章 清華北大OR其他?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夏秋冬又一春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考成績第十三章 紅旗在飄揚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萬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寒假第二百六十七章 進入八強第一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婚姻第五百五十一章 藝術班第六百零三章 舊四中的臨別改革第三百三十章 令人惋惜不已的S級學生第四百零三章 專項行動第八十一章 離別準備第三百七十章 審美第一百八十九章 買手機第六百零三章 舊四中的臨別改革第一百九十三章 籃球賽(第一更)第七十九章 九A少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費盡心思第四百六十五章 旋曉第六百一十七章 胡新瑞第八十五章 生活中的物理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碗紅燒肉第四百九十四章 學到了嗎第五百五十三章 王弘文升官第四十六章 劉大柱光明未來的開始第二百五十六章 年夜飯第二百九十四章 脫貧致富新發展第一百六十章 我曾從烈火中走過,而不是躲在安逸的角落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次下次第二百三十九章 節目安排第二百八十三章 教育劉向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送禮”第九十六章 令人頭疼的石老師第四百二十六章 幾通電話第五百三十章 成績第九十三章 馮春秀入校工作第六百零三章 舊四中的臨別改革第二十四章 傷痛第三章 高難度任務第四百三十二章 安逸的生活第二百六十六章 林平,一個真正的直男第五百四十六章 欠條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韻(第六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堆朋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碗紅燒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織毛衣的小男孩第三百九十一章 禮物第一百三十章 圖書教室與收購雞蛋第四百零四章 第一次模考第十章 突然霸道的林平第三百八十二章 學生會成立儀式第五百七十三章 氾濫的山雞蛋(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畢業典禮第六十三章 期末考試的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釣魚”第一百九十九章 王一格的煩惱第四百八十八章 退學第三百五十章 整治周邊店鋪第六章 勸說失敗第五百九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幾通電話第四章 分菜第三百零七章 關鍵會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高考誓師大會第五百三十章 成績第八十八章 會黑化的少年第七十四章 問蒼生不問鬼神第四百九十三章 我教你兩招第五百二十七章 遺願第一百三十六章 柳明東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的學年第五百四十三章 窘迫的劉向前第六百零一章 修復工作第六百三十九章 送考第六百零一章 修復工作第二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八章 S+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