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一個平民出身的農家孩子,十歲便在張獻忠的農民軍裡面摸爬滾打,其相貌不凡又聰明伶俐被張獻忠所鍾愛,收爲養子。
十七歲的張獻忠便表現出戰陣上的才能,率領兩萬起義軍,在當時的河南嶄露頭角,立下赫赫戰功,直至張獻忠死後,他才隱姓埋名在南方自立爲王。
此刻的李定國方纔二十四歲,卻已經把他過人的才智以及勇猛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本可在南方衆多勢力之中崛起,憑他的能力肯定不輸巔峰時刻的張獻忠。
但,李定國卻沒有盲目的去擴張,他從張獻忠的過往,得到一個很重要的道理。要想壯大自己的勢力,除了必須的才幹之外,他們還必須得擁有一個正義的目標以及口號。
只有站立在道德一邊,喊出響亮的口號,才能在這亂世之中慢慢崛起。而此時崇禎給他送來的好意,自然便是李定國所需,崇禎雖然已經落魄,再怎麼說他還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
只要傍上崇禎這顆大樹,然後高舉光復大明的旗幟,他便可以站在風口處,順勢而爲。高舉光明的旗幟,憑藉他的實力橫掃四方,而無需去顧慮自己會像張獻忠那樣,落得滅亡的下場。
李定國投奔崇禎,他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崇禎唯一剩下的女兒下嫁於他。有了駙馬的身份,李定國在日後便可不必顧慮崇禎或者朝廷會拋棄自己。更可在日後的征戰中高舉朝廷大旗,站在光明這邊。
沒想到崇禎卻很乾脆便答應了李定國的要求,把唯一的女兒下嫁於他。而李定國也沒有讓崇禎失望,做爲回報,他在籌備好五萬兵馬之後,當即對南京展開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三天時間便連奪幾城。
而且他的時間把握得很好,剛剛是毛文龍準備開國大典的前幾天。這樣突然而來的噩耗,立即驚動了毛文龍等人,陳奇瑜更是尤爲上火。
南京本就一直是他在看守,身爲南京的守將,如今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這樣的情況,他難辭其咎。更對這些突然冒出來的傢伙恨之入骨!
“總兵,請允許末將立刻回去平反這夥小賊,定叫他們有來無回。”陳奇瑜第一個站出來向毛文龍請命。
毛文龍並未急着迴應陳奇瑜,南京的事情發生的這麼突然,而且是在三天之內便連丟幾城。這在東江軍的身上極爲少見,間接也能夠看出來,這夥突然冒出來的亂賊絕非普通之輩。
深思過後,毛文龍把目光投在洪承疇的身上:“軍師覺得這裡面可有蹊蹺?”
洪承疇遲疑了片刻,拱手迴應:“這夥人偏偏挑在開國大典之前,突襲南京。時間上這般吻合,不難看出,他們必然是針對此事而來。而要論這世上有誰最不願看到總兵開國之人,除了已經消失無蹤的福王之外,便只剩下沉寂已久的皇上。”
毛文龍皺了皺眉:“軍師言下之意,便是這夥突然冒出來的傢伙,是受這兩人之中的一人所託?”
洪承疇苦笑道:“並非一人,就算是兩人合併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下官還有一些困惑,單憑福王或者皇上,應該沒有這個能力纔對?”
看着毛文龍與洪承疇在這裡猜來猜去,心急火燎的陳奇瑜終於還是坐不住了。當即打斷兩人向毛文龍進言:“總兵,與其我們在這裡亂猜,還不如讓末將前去一趟究竟。”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但也表示陳奇瑜對自己很自信。在他看來,無論是何人在搗亂,只需他過去一趟,必然能夠平息這場無端的戰亂。
毛文龍與洪承疇對視了一眼,後者衝着毛文龍點點頭,表示同意陳奇瑜的觀點。既然洪承疇都沒話說了,毛文龍也沒有什麼好猜測的,當即便答應了陳奇瑜的請求,命他立刻出發前去南京。
深信沒有人能夠撼動東江軍,所以毛文龍心裡雖有困惑,卻並沒有真的放在心上。於是,陳奇瑜出發之後,毛文龍便與洪承疇繼續安排開國大典的事情,並沒有過多的去擔心南京發生的意外。
陳奇瑜心中惱怒,因此直接乘坐熱氣球前去南京,爲的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那裡。而他的那些心腹部將,則率領兩千親衛軍日夜趕路。
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陳奇瑜便順利抵達南京,那些留守南京的部將紛紛前來面見。陳奇瑜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當即喝問南京與那夥賊人的情況。
陳奇瑜的副將,不敢怠慢,立刻向他稟明情況。原來着夥不知來歷的賊人一開始是在徽州出現,然後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攻佔了整個徽州。而後這夥人便利用徽州爲據點,迅速的蔓延到寧國府與杭州府,一路攻城驚地無人能擋。
陳奇瑜聞言後頓時大怒:“混蛋,你們就這樣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這樣打下去嗎?我們的兵馬呢,爲何不立刻調過去?”
副將一張黑臉滿是尷尬:“將軍有所不知,我們南京本來就沒有多少駐軍。而先前駐紮在應天府的五萬大軍卻不能調撥,他們的任務是駐守海岸,確保南京不受倭寇的襲擾。而且敵軍之中有一員猛將,無人可擋其鋒芒,我們軍中已經有四名千總先後被其斬殺。”
陳奇瑜愣了愣神,許久都沒有反應過來,副將剛纔那些話,讓他一時間無法接受。自己的部將都是千里挑一的猛將,其戰力有多強他還是清楚的知道的。可偏偏就是有這樣能力的部將卻被敵軍將領輕鬆斬殺,說明這夥敵軍與毛文龍先前猜測的一樣,絕非默默無聞之輩?
想到這裡,陳奇瑜也開始警惕起來,收起輕視的心思,認真對待這些敵軍:“可曾查過敵軍將領是何方神聖?”
副將點頭又搖頭:“末將已經派人前去查過,可惜卻有去無回,至今已有十六個弟兄生死不明!”
陳奇瑜眉頭大皺,他深思片刻後,猛然一拍桌子,喝道:“立刻集結三萬大軍,本將要親自前去會會。”
“是,將軍!”衆將轟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