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柏林街頭前進,跟周赫煊想象中完全不同。這裡看不到政治混亂,看不到示威遊行,看不到警察逮捕,甚至看不到乞丐和流浪漢。
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一切都是那麼光鮮亮麗。
街頭被打掃得異常清潔,行人被規定了行走方向,市民臉上看不到恐懼,而是瀰漫着積極奮進的喜悅。
只看柏林街頭的情況,就已經把倫敦甩出了一個銀河系。
“是不是很美?”
程天放看着車窗外的街景,由衷讚歎道:“德國是最有凝聚力的國家,德意志是個整齊劃一的民族。把柏林跟南京、上海比一比,就知道兩國的差距有多大。不僅是經濟與軍事上的差距,而是文化與精神上的差距。如果有一天,中國能達到德國十分之一的成就,我就感到極度滿足了。一定有那麼一天的!”
周赫煊別有深意地笑道:“光明背後,往往隱藏着黑暗,古今中外皆如此。”
“黑暗?你說的是那些猶太人吧。”程天放道。
周赫煊搖頭說:“不止猶太人,是一切所謂‘無用’之人。我非常好奇,柏林的流浪漢都到哪裡去了?估計是集中營吧。”
程天放笑道:“我聽說,流浪漢都被抓去勞動改造了。我非常贊同這種做法,國家不應該養廢物,只要每一位國民都努力起來,國家才能快速向前發展。”
周赫煊沒有再說話,因爲很明顯,程天放是個崇拜納粹的瘋子。
汽車又往前行駛一陣,周赫煊突然看到路邊豎起兩根立柱,他好奇地問:“那是在修什麼?”
程天放解惑道:“是電視,你聽說過電視嗎?這兩根水泥柱豎起來,用作專門放置大型電視屏幕的平臺。據說整個柏林市區,要設置25臺大型電視屏幕,到時市民可以站在路邊觀看比賽。”
電視機?
好遙遠的詞彙,周赫煊都快忘記那玩意兒了。
元首玩得夠新潮啊,電視機發明出來也就10年時間,柏林居然要設置幾十臺大型室外電視屏幕。
汽車很快來到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程天放帶着驕傲的語氣說:“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體育場,可容納11萬名觀衆。體育場西側的五月廣場,會用作馬術項目和大型體操活動的場地,可同時容納觀衆25萬人。我們的國術表演團隊也收到了邀請,就在五月廣場表演中國武術,到時候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國國術。”
“你倒是打聽得夠清楚。”周赫煊笑道。
“這幾天,我都在尋找訓練場地,”程天放指着遠處說,“那邊是奧運村,差不多已經竣工了。等我們的運動員來到柏林,可以直接提前住進奧運村,我已經跟對方聯繫好了,到時只需付錢即可。不過訓練場地有些麻煩,奧林匹克體育館還沒對外開放。”
周赫煊想了想說:“我去跟希特勒談談,或許可以解決。如果不行的話,那就找其他的體育場。”
程天放眺望着奧林匹克體育場,感慨道:“德意志真是個偉大的民族,如此大規模的建設,他們居然只用了四年時間就竣工。恐怕不僅中國做不到,美國、英國和法國也做不到。今年的奧運會,將是空前絕後的盛會,只看這些奧運建築就知道了。”
希特勒確實是個瘋子,此時根本沒有“奧運經濟”的說法。其他國家舉辦奧運會,根本不可能大興土木,那純屬白白的浪費資金。
但今年的柏林奧運會卻是個例外,光是比賽主體場館就佔地1.32平方公里,用於馬術表演和體操活動的五月廣場佔地10萬平方米,這兩處的觀衆席加起來有30多萬座位。
另外,德國政府還專門修建了佔地52萬平米的奧運村,以及150多座奧運輔助建築。
事實上,希特勒最開始不想舉辦奧運會,因爲奧運會標榜“跨越文化和民族的理解”。這是什麼鬼?偉大的雅利安民族,完全不需要跟劣等民族互相理解!
許多納粹黨徒認爲,舉辦奧運會屬於精神錯亂,有失雅利安人的身份。
最後還是戈培爾說服了希特勒,他列舉出舉辦奧運會的諸多好處,比如提高第三帝國的聲譽,宣揚雅利安民族的優越性,凝聚德國民心,爲擴張進行精神上的備戰等等。
周赫煊突然笑起來:“希特勒手下有能人啊。”
“什麼能人?”程天放不解道。
“德國失業人口衆多,”周赫煊指着奧運場館說,“只是修建這些奧運建築,至少就能解決幾萬工人的就業問題,還能拉動建築相關產業的內需。德國有了面子,工人有了活路,企業有了訂單,社會經濟就是這麼盤活的。”
程天放聽得目瞪口呆:“發展經濟還能這樣搞?”
周赫煊點頭說:“羅斯福在美國也是這樣搞的,前提是,政府要有錢才行。”
“是啊,政府有錢才行。”程天放苦笑不已,南京國民政府的錢都拿去打內戰了。
“回去吧,”周赫煊走向轎車,笑道,“明天就去見希特勒,聽說他還要給我發勳章呢。”
程天放追上來說:“周兄,今晚納粹黨有個派對聚會,參加的都是中高層黨員,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
“你自己去吧,我沒興趣。”周赫煊搖頭道。
……
翌日。
周赫煊和湯因比驅車前往總統府。
他們剛剛下車,就看到兩排持槍核彈的納粹士兵,莊嚴肅穆地守在道旁。總統府外飄揚着幾面納粹黨旗,大門正上方懸掛着納粹黨徽,這一切都宣告着此地的統治力量。
總統府的武官穿着軍裝出來,士兵立即敬軍禮,那位武官也回了個軍禮,然後走到周赫煊和湯因比面前。
周赫煊稍微有些驚訝,居然是軍禮,而不是納粹擡手禮,看來德國軍隊中的禮節還沒更改。
武官帶領周赫煊、湯因比來到一間大廳,裡面已經聚集了許多德國記者。那些記者非常有紀律性,並沒有一窩蜂拍照,而是手持相機隨時等候命令。
“嗨,希特勒!”
突然,大廳門口的兩個士兵立正擡手,身穿軍裝的元首跨步而入。
記者們整齊劃一的舉起相機,還沒按動快門,希特勒突然擡手整理領口,說道:“等一下,我還沒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