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忽悠效果遠超預期

《舊金山紀事報》雖是美國西海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但它的主要讀者集中在加州北部和中部。只要討好了加州本地讀者,報道引起本地讀者的注意,那麼就完全不愁銷量。

就在周赫煊發表演講的第二天,《舊金山紀事報》就在次版頭條刊登相關內容,新聞標題爲《白銀法案正在把美國推進深淵》。

不僅如此,美國左翼作家拉夫(philip rahv)也藉機開火,在《黨派評論》雜誌發表文章道:

“美國白銀法案的頒佈,首先是喪失國格的體現。1933年7月,也就是去年,美國、中國、印度等八個產銀或用銀大國,在倫敦世界經濟會議上籤署《國際白銀協定》,爲了穩定國際銀價,規定美國政府每年購銀不得超過3500萬盎司。然而,距離《國際白銀協定》簽署纔不到一年,美國就頒佈白銀法案,等於單方面撕毀了這一國際協定。”

“美國違背了它所承擔的穩定銀價的國際義務,必然帶來一系列國際問題。這種單方面毀約的行爲,不是一個大國應該做出來的,美國將逐漸失去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

“或許有人會說,只要能幫助美國擺脫大蕭條,那麼一切背信的行爲都是值得的。但白銀法案對美國害大於利,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銀本位,白銀的價值實際上是走跌的。而美國靠法律和國家購買拉昇銀價,等於把有限的國家財政,用於購買價值不斷降低的白銀。從銀價走勢來看,美國政府的投資是賺到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美國只能不斷購買白銀才能保持銀價,一旦出售,必然造成銀價狂跌。這是一個無底洞,賺錢的只有白銀集團。”

“白銀價格的上漲,一定程度提高了物價。這是資本家所樂意看到的,因爲能夠刺激工業生產,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但我們應該看到,物價雖然漲了,人民的收入卻沒有相應增長,反而導致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在遠東,美國正在引起中國的敵視,因爲白銀法案導致中國金融混亂。中國人抵制美國貨的行爲,必然導致美國商品的出口縮減,真正得益的只有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

“萬惡的資本家,正在給美國人民脖子上繫繩索,羅斯福總統已經被白銀集團綁架了。美國的大蕭條並未終結,這只是一個開始,資本家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掠奪美國人民的最後一分錢,搶走美國人民最後一塊麪包……”

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美國,屬於一個羣魔亂舞的時代。

不僅自由主義和民權運動興起,左翼思想也如洪水般氾濫,無數美國人開始研究共產主義,甚至有人喊出:“只有共產主義能救美國!”

而《黨派評論》,就是這麼一份左翼雜誌,雖然創刊只有半年時間,但已經成了美國公共知識分子的大本營。

公知是啥模樣,大家都很清楚,美國大蕭條期間最不缺的就是公知。他們動輒抨擊政府和政策,甚至公開質疑美國政體的合理性,罵得越狠,讀者就越喜歡,誰讓美國人民生活得如此艱難呢。

此時此刻的美國,整個國家都有一種左傾的徵兆。

當然,美國右翼勢力也很強大,但白銀法案毫無疑問是與右翼思想背道而馳的。右翼主張在經濟上自由放任,希望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越來越少,這正好和羅斯福新政嚴重衝突。

一旦有報紙開始質疑“白銀法案”,美國的左翼和右翼就同時跳出來,開始對現任政府進行脫口大罵。左翼分子帶着“爲民請命”的責任,而右翼分子則純粹是爲了反對羅斯福新政——羅斯福得罪的人太多了。

周赫煊僅僅只做了一次演講,就直接把加州的輿論烽火點燃了,並且往鄰近的幾個州不斷擴散,效果好得連周赫煊自己都不敢相信。

大蕭條的美國,本就是一隻民意火藥桶。

除此之外,周赫煊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國際知名學者,他曾成功預言經濟危機,他寫出過風靡全美國的《泰坦尼克號》,一言一行都受到美國媒體的關注。

如果換成宋子文,就肯定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爲他在美國根本無人關注。

在周赫煊抵達美國的第六天,舊金山街頭就出現示威遊行,緊接着是洛杉磯那邊,無數民衆呼籲政府取消白銀法案。

“局面怎會發展得這麼快?”宋子文吃驚的翻閱着報紙。

“是啊,”範鶴言也說,“報紙上都是反對白銀法案的,輿論幾乎一邊倒,說沒人在背後推動誰信啊?”

周赫煊笑道:“當然有人推動。”

範鶴言好奇地問:“周先生在美國有很多朋友?是他們在幫忙宣傳?”

“我哪有那種本事,”周赫煊玩味地笑道,“我們好像捲入美國的政治鬥爭了。”

“什麼情況?”宋子文一頭霧水道。

周赫煊說:“有人想攻擊白銀集團,我們正好提供了藉口。”

“誰?”範鶴言問。

周赫煊不確定地說:“有可能是非白銀集團的國會參議員,也有可能是羅斯福本人。”

範鶴言道:“我還是不明白。”

周赫煊解釋道:“美國現有49個州,每個州有2名參議院代表,共計98位參議員,白銀七省擁有七分之一的席位。白銀法案肯定侵害到某些州的利益,只不過他們通過政治交易達成了妥協。現在我們站出來挑事,自然有人願意趁機給白銀州上眼藥。當然,也可能跟各州無關,說不定是羅斯福授意的呢。羅斯福早就對白銀七州不滿了,順手而爲也不在話下。”

宋子文搖頭說:“應該不會。美國政客都是講規矩的,一套他們自己定下的規矩。有什麼矛盾,可以私底下協商解決,根本不可能鬧到社會上公之於衆。一旦破壞了這個規矩,就等於是在掀桌子。”

“呵呵。”周赫煊笑笑不說話。

政客比資本家還不能信任,他們的節操根本沒有底線。

美國的政治很有意思,如果要頒佈一項政策,簡單來說就是總統提出法案,參議院通過或修改法案。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參議院否決總統某項議案,總統否決參議院的否決議案,參議院再否決總統否決參議院的否決案。綿綿無絕期……

參議院代表着各種集團的利益,這種集團並非某個公司和財團,而是由衆多公司和財團組成的利益集團,被稱爲“院外集團”。比如白銀集團就是典型的院外集團,它是美國七個產銀州的利益集合體,佔有美國參議院七分之一的投票權。

羅斯福爲了順利實施自己的新政,不得不做出妥協,但他本人已經恨透了白銀集團。而美國的其他院外集團,也有很多看白銀集團不順眼的,比如“美國農場主聯盟”。

白銀法案嚴重損害了“美國農場主聯盟”的利益,導致美國本土的農產品愈發滯銷。本來,“美國農場主聯盟”寄希望於開拓海外市場,比如把糧食賣給銀本位國家,因爲白銀法案會導致這些國家幣值上升,從而提高美國農產品的海外競爭力。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白銀法案一出,衆多的銀本位國家紛紛宣佈放棄銀本位。就算沒有放棄銀本位的國家,也並非一定要買美國糧食,蘇聯那邊趁機搶了許多訂單——蘇聯靠賣糧食籌集資金髮展工業。

於是“美國農場主聯盟”就懵逼了,國內市場萎縮,國外市場沒有擴大,他們也是白銀法案的受害者。

像“美國農場主聯盟”這樣的院外集團不止一個,例如“美國商會”。他們的損失就更大,他們發現白銀法案出臺後,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的數額沒有如想象中那樣提高,反而還降低了!——英國後來主動出手也是基於此種原因,白銀法案導致英國商品在中國市場上銷量大跌,這是中國市場被破壞所帶來的後果。

不管是“美國農場主聯盟”,還是“美國商會”,都希望該死的白銀法案趕快取消。

周赫煊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契機。

歷史上,美國白銀聯盟在白銀法案頒佈後期就分裂了,因爲外部政治壓力實在太大,各種利益交換導致白銀聯盟產生內訌。羅斯福通過各大院外集團的矛盾,徹底壓服了白銀集團這頭餓狼。

即便周赫煊不出手,事情也會朝着那個方向發展,只不過拖得很久,足足兩年時間。對於中國來說,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不知損失了多少利益。

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934 老蔣的憤怒374 名人字畫收割者455 好消息350 回家848 貿易和戰爭521 小胖墩兒757 追趕1005 聖雄甘地962 音樂無國界432 國事848 貿易和戰爭996 抗戰期間的西北派系之爭317 心驚膽戰404 一次預言,一場演講461 大地頭蛇415 範哈兒797 劉湘來訪314 洪門171 人類學著作373 批發字畫203 私語869 攻佔美國794 袍哥救國會435 危局905 波蘭覆亡和長沙勝利粉絲新年活動通知391 又一個四小姐483 轟動141 夜襲656 我的祖國602 開山祖師787 自投羅網732 請慢用047 刀妃革命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576 音樂大才850 可愛的美國人民332 另類領獎639 順勢而爲991 吹牛皮414 海軍與胖子232 仙俠小說946 起來663 上海首富880 空軍大捷105483 轟動485 口口口口……吃174 菊花般的愛情836 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日貨092 又被坑了547 全運會963 效果驚人1007 學校262 科幻小說283 斷章673 準備搬家844 空戰569 抗戰綱領800 黑龍會393 第一個現代漢語拼音學習者450 文章288 諾貝爾候選人283 斷章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995 朱紹良499 發現444 川島芳子的任務484 絕代佳人609 救人712 中國的國球是足球?1022 屁股決定腦袋683 刺殺1043 駐華美軍304 豆汁兒533 背鍋小王子673 準備搬家610 低調俱樂部886 閒扯164 千里示警936 局勢變幻908 雲岫樓談話176 一條好狗582 難以解脫893 瞎子192 新書237 交鋒322 儀式168 編教材329 巴黎粉絲新年活動通知751 國術驚豔全場303 偶遇738 性別錯亂者336 蔣作賓550 砸了好多錢197 電臺開播128 文妖周赫煊397 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