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 論戰再起

由於周赫煊的及時提醒,史量纔在七月底就離開上海,躲進天津的法租界找朋友喝茶看戲去了。

在離開上海之前,史量才希望魯迅能寫一篇文章,幫周赫煊說說話、正正名。

魯迅當時沒有拒絕,但也沒有答應,他不想摻和這種破事。直到《中央日報》刊登讚揚周赫煊的社論,輿論風向瞬間翻轉,魯迅才突然用本體大馬甲開了一篇,而且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文如下——

《花邊漫談》

“周明誠在近日遇到了麻煩,中國報紙涇渭分明的分做兩派,一派極盡詆譭,一派高高捧起……史君離滬前,曾邀我做文章,爲周氏搖旗吶喊,盡一份朋友的心意。”

“我與周氏曾在北平見過一面,他不喜歡喝豆汁兒,可見並非同我一路人。他有他的想法,他對中國是抱有樂觀主義的,而我恰好相反……我對周氏的私人生活並不關心,但他的文章我必看不落,不可不說他是中國頂有自我思想的學問家……”

“這次報紙論爭的結果讓人驚奇,短短几日時間,西風東風合做一團,罵得激烈,收得也突然。像是全中國的報紙,一夜之間忘了有場罵戰,竟齊齊唱起了讚歌……”

魯迅開始在文章裡講故事,講一些讓人摸頭不知腦的故事,句句都在暗諷無良媒體溜鬚拍馬,只知道逢迎上意。他根本就不是在幫周赫煊說好話,而是藉機罵國黨的輿論控制政策。

這篇文章在《申報》副刊《自由談》發表之後,魯迅又加班加點的寫出第二篇文章——

《周氏與泰氏之比較》

“有個叫‘竺震旦’的印度詩人,曾在中國掀起大風浪,他即泰戈爾。他到中國來了,開壇講演,人給他擺出一張琴,燒上一爐香,左有林長民,右有徐志摩,各個頭戴印度帽。徐詩人開始介紹了:‘嘰裡咕嚕,白雲清風,銀磐……當!’說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樣,於是我們地上的青年們失望,離開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離開呢?”

“但我今年看見他論蘇聯的文章,自己聲明道:‘我是一個英國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約他到中國來的時候,決不至於還糊塗,如果我們的詩人諸公不將他製成一個活神仙,青年們對於他是不至於如此隔膜的,現在可是老大的晦氣……”

魯迅雖然一向對泰戈爾不感冒,但還不至於公開批評,只是經常嘲諷那些無限吹噓泰戈爾的國人而已。

但這回,魯迅借題發揮,直接逮着泰戈爾開噴,還把泰戈爾的中文名“竺震旦”拿來開玩笑,就因爲泰戈爾公開說自己是“英國治下的印度人”。不言而喻,魯迅是在嘲諷那些對日投降派及主和派,順便把徐志摩給涮得不輕。

咱們繼續看——

“有人奉詔爲周明誠正名,謂曰:‘明誠先生可說是晚清以來中國第一大文豪,是足與泰戈爾比肩的亞洲賢哲’。他顯然未曾聽說泰戈爾的投效之言,不料泰氏已做英國忠犬,錯把巴掌拍到馬腿上。”

這段話兜着圈子把陳布雷也罵進去,極盡諷刺之能事,就差沒說陳布雷是溜鬚拍馬還拍錯的小人了。

魯迅繼續寫道——

“爲什麼定要拿中國人與外國人比肩?是不是在腦子裡,就提前定下一個規矩,外國人肯定要比中國人高尚——即便這個外國是印度?似乎有個中國人,能與外國人相提並論了,我等即可皆大歡喜、與有榮焉。”

“泰氏有‘諾貝爾’的黃袍加身,於是就在中國飛昇成仙。周氏只有‘諾貝爾’提名,於是就天然比泰氏低上了一等?”

“要我說,周氏的成就早已超過泰氏。文學層面,周氏的小說蔚爲大觀,在國際上開創了一個全新派別。周氏雖然只做了幾首詩,但在中國詩壇也有着普羅米修斯的意義。在學術層面,周氏史學開宗立派,歐美日本都有他的徒子徒孫。”

“或者,只因周氏的中國人身份,我們就自覺把他看低,連誇讚他的時候,都要用一句‘可與泰戈爾比肩’。莫要自慚形穢到喪失理智……”

魯迅把周赫煊全方位的誇了一遍,簡單的說就是周赫煊吊打泰戈爾。然後藉此大肆抨擊國人的自慚心理,陳布雷首當其衝被罵個狗血淋頭,通篇文章看不到一個髒字,卻句句如刀,把中國人的不自信剖析得淋漓盡致。

陳布雷若是看到這篇文章,估計要吐血三升,心中大喊媽賣批。

好吧,開玩笑而已。陳布雷先生還是很大度的,多半隻是付之一笑,順便讚歎魯迅的文章寫得好。

不管如何,魯迅的文章再次掀起論戰,引起國內周赫煊的粉絲和泰戈爾的粉絲互懟。

泰戈爾在中國有無數粉絲,首當其衝就是徐志摩,他們早已把泰戈爾吹捧上天做了神仙——泰戈爾在民國思想界的地位,是同達摩、真諦、不空等古印度先哲齊平的。

現在居然有人敢說,周赫煊可以把泰戈爾碾成渣渣,立即引起那些粉絲的不滿。

陳寅恪的同班同學、南京政府監察院秘書錢智修首先跳出來,直接開噴魯迅胡說八道,然後又說周赫煊雖然學術成就豐碩,但依舊不能跟泰戈爾相提並論。他說泰戈爾是把自己“獻身於永久之完全者”,也就是“獻身於國家,獻身於人類之福利者”,泰戈爾的思想,激烈着無數落後國家的青年不斷奮鬥前進,這是泰戈爾對於全世界的巨大貢獻。

緊接着冰心先生也站出來,純從詩歌文學的角度,分析泰戈爾的偉大成就。認爲周赫煊雖然歷史學術成就驚人,但在文學領域無法與泰戈爾並駕齊驅。

徐志摩的處境很尷尬,他兩邊都不好批評,連忙寫文章呼籲大家冷靜。

但根本冷靜不了啊,泰戈爾雖然在中國粉絲衆多,但黑粉也多,當年他訪華的時候就展開了一場大罵戰的。那場罵戰聲勢浩大,嚇得泰戈爾第二次來中國時不敢宣揚,只在徐志摩家裡住了三天。

錢智修和冰心的捧泰文章一出,等於吹響戰鬥號角,一時間無數泰氏黑粉冒頭。隨着越來越多的粉絲和黑粉加入,雙方在報刊雜誌上戰得如火如荼,那場面就像後世tfb粉和exo粉的“小學生世紀罵戰”。

黑粉們爲了攻擊泰戈爾,瘋狂的吹捧周赫煊,咱們的周先生直接白日飛昇上天了。

挑起罵戰的魯迅,再一次作壁上觀,似乎這事兒跟他完全沒關係。

倒是周赫煊的各種成就,在這次罵戰中被反覆提起。以前許多人只知道周赫煊寫文章厲害,看了這次的罵戰文章,才終於反應過來——原來周先生在歷史學界如此牛逼啊,已經成爲國際新派史學的泰斗了。

這一次莫名其妙的論戰,被後世稱爲“周泰之爭”。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293 捐贈255 迎回周校長459 迴應1012 周維烈的高考513 神女上映665 荒誕世界187 萬民傘164 千里示警667 拜訪797 劉湘來訪後記 三738 性別錯亂者1044 衝突257 又要抄書了599 創作759 刷獎牌239 可悲769 比想象中嚴重644 入股203 私語432 國事058 傳說中的周先生967 金飯碗368 寫詩217 各種罵娘266 天真890 宿舍夜談928 孔父頭頂露雞兒1030 中英科學合作館191 美國商人264 一猜就中1039 兩點小建議704 柏林895 周明誠的缺點403 中央大學也缺錢486 貴族的遮羞布928 孔父頭頂露雞兒453 剖腹明志第一人482 王子的邀請182 推薦你一本好書941 損招346 政壇攪屎棍577 萬里長城永不倒332 另類領獎113 畫畫119 舞廳208 哈雷特·阿班672 採玉章312 科幻小說被教育了152 狗官329 巴黎180 留在身邊042 養望569 抗戰綱領929 抓壯丁014 一個媽生的632 陰險的瘸子887 養雞秘笈029 三成版稅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181 美國推銷員375 電影公司1004 會談615 賭徒831 藥廠851 國際友人839 信心1006 一場鬧劇而已825 安排824 八月762 載譽而歸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247 推廣171 人類學著作635 饕餮050 忽悠捐款208 哈雷特·阿班506 駁斥731 下棋與支招1011 小丑641 大蕭條下的好萊塢1028 閉門讀書838 史觀005 千字一元375 電影公司532 二十九軍581 妖僧654 負心漢628 忽悠效果遠超預期047 刀妃革命528 陸軍監獄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520 各有所思427 工科467 青年黨393 第一個現代漢語拼音學習者952 周赫煊的寫作風格998 歷史事件970 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