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理想與現實

7月28日。

中華民國大學院召開特別會議,教育行政委員會的九大委員,今天只有四位(蔡元培、李石曾、韋愨、張乃燕)到場出席會議。

另外五大委員當中,汪兆銘如今在上海秘密搞事,沒工夫討論教育問題;許崇清和金曾澄兩人,都在廣東主持教育和黨務工作;褚民誼剛剛出國去了歐洲,研究考察公共衛生問題;鍾榮光則在嶺南地區搞教育。

再來說說出席會議的蔡雲培、李石曾、韋愨和張乃燕四人。

蔡雲培、李石曾與張靜江、吳稚暉並稱“國黨四大元老”,又稱‘黨國四老’。所以說前陣子蔡雲培和李石曾發生矛盾,輪不到胡適這個小輩出來說話,他一開腔,立即就被吳稚暉倚老賣老地嘲諷呵斥。

張乃燕是張靜江親侄子,如今負責中央大學院(首都地區教育廳)的教育事務,跟蔡元培之間有些私人恩怨。

至於韋愨,恐怕如今還沒人猜到,這位先生乃我黨秘密黨員,只是未辦理正式入黨手續而已。

去年蔡雲培積極策動“清黨”,殺了不少的赤黨和疑似赤黨分子,卻把真正的赤黨韋愨從英國請回來做上海教育局長,後來更是推薦韋愨擔任教育行政委員會的九大委員。

防不勝防啊!

參加會議的四位委員當中,蔡元培和韋愨是一派,李石曾和張乃燕是一派。至於“國黨四老”中的張靜江和吳稚暉,此時都跟隨常凱申去了北平,但他們是支持李石曾的。

說得直接點,蔡雲培在教育系統已經孤掌難鳴了,誰讓他去年得罪張靜江呢。

周赫煊來到會場時,裡頭只有稀稀疏疏的兩三個人,其中就包括北大物理系主任李書華。

李書華立即起身問候:“周先生好!”

周赫煊笑問:“北大的人力收割機研究得如何了?”

李書華正是研發收割機的直接負責人,他高興地說:“經過了前後五次改進,如今收割機已經可以完美地給小麥和稻穀脫粒了,不過收割高粱等雜糧時還有些問題。”

“可是肯定的,高粱米的穗子,畢竟跟小麥和稻穀差別太大。”周赫煊說道。

李書華說:“這次我來南京,就把機器也帶來了。南方地區快要收割稻穀,正好能派上用場。”

周赫煊問:“你準備如何推廣收割機?”

李書華躍躍欲試地說:“我打算找工商部和實業部聯繫,由政府進行全面推廣。”

“所得利益如何分配?”周赫煊問。

李書華一滯:“這個嘛,還沒考慮過。我認爲收割機利國利民,商業利益反倒爲其次。”

唉,周赫煊只能感慨,知識分子就是太天真。

周赫煊搖頭說:“潤章兄啊,你可知‘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的道理?”

子路和子貢都是孔子的學生,子路救落水之人,接受了一頭牛的謝禮,孔子對他進行表揚;子貢贖回很多魯國人,卻拒絕了國家的賠償,從而遭受孔子的批評。

因爲接受謝禮,讓人看到救人的利益回報,就會有更多的百姓去救人。而拒絕國家賠償,則讓人看到行善的損失,從而導致越來越少的人去救贖魯國人。

“你是說……”李書華有些不明白。

周赫煊道:“爲什麼列強有那麼多科學發明?因爲發明有利可圖。我提供給北大收割機的設計圖,由你們研究發明出來,主要作用確實是利國利民。但如果發明者得不到任何好處,北大的學生以後還會那麼積極搞發明嗎?中國的其他科學家、發明家,還會那麼熱衷於發明嗎?”

“呃……”李書華無言以對,突然作揖道,“周校長,書華受教了!”

“申請專利發明沒有?”周赫煊問。

李書華說:“正在申請。”

周赫煊道:“等開會結束後,我帶你去上海見虞洽卿先生,找他商量收割機商業化的事情。”

“如此正好。”李書華哪裡敢反對。

周赫煊又問:“聽說北大被改名爲中華大學,我這個校長被撤職了?”

李書華有些尷尬,因爲他就是留法派,李石曾相當於他的恩師。而在歷史上,李石曾就任中華大學(北大)校長後,是沒有精力去主持校務的,代理校長正是李書華。

沉默片刻,李書華低聲說:“昨晚我拜會了石曾先生,也勸過他,他向我解釋了其中原因。現在好多人非議石曾先生,說他任人唯親,其實他也是沒辦法。國民政府想要掌控教育界,石曾先生想要搞教育獨立。他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任用親信,否則教育大權就要被政府奪走!老校長(蔡元培)已經向政府妥協了,他們兩個這才爆發激烈衝突。”

周赫煊默然。

壞人做壞事,只是讓人感到憤怒;好人爲了美好的理想做壞事,卻能讓人感到痛心。

李石曾確實是個好人,他不願當官,也不願摻和政治紛爭。但爲了實現教育獨立的理想,李石曾當官了,還主動掀起自己極度厭惡的派系鬥爭,甚至因此背上罵名也在所不惜。

但爲什麼說李石曾在好心辦壞事呢?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主要模仿的是法國教育體系。可法國跟中國的實際情況相差太大,李石曾雖然也做了相應改動,但這些改動根本無濟於事。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不但遭受國民政府的忌憚,而且導致全國教育系統一片罵聲。特別是基層教育人員,本來日子就過得辛苦,被李石曾一改革,那真是徹底沒有活路了。

面對政府與民間的共同討伐,李石曾並沒有氣餒。他是理想主義者,他把教育獨立做爲畢生追求,被人謾罵攻擊他認了,而且撞破南牆不回頭。

只能說出發點是好的,但卻眼高手低。李石曾的教育改革,在歷史上甚至釀成流血事件,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蔡元培就要清醒明白得多,他跟李石曾志同道合十多年,一直在爲教育獨立而努力。但看到改革後引發的種種矛盾,他立即就慫了,從而走上了妥協之路。

如今的蔡李之爭,並非只是派系鬥爭,更是現實與理想的鬥爭。

853 拉貝日記1006 一場鬧劇而已931 腐爛031 冬皇198 不識擡舉349 留學基金272 考古334 副館長和設計師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042 養望962 音樂無國界532 二十九軍248 情敵347 瑰寶857 八女投江560 回憶錄972 吃人事件702 元首的讚賞108979 抗戰時期的教育265 輿論攻勢808 墨索里尼與生大蒜785 走爲上804 咳咳咳499 發現322 儀式912 青年907 超級抗日英雄的誕生1049 1944大總結350 回家884 品煙如品人627 唱雙簧984 雞同鴨講178 開業酒會410 共濟會196 人類歷史學578 和尚也愛國203 私語058 傳說中的周先生191 美國商人417 劉神仙151 借錢020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502 丘胖子的知己211 軍師1036 石牌保衛戰084 神女640 貪婪的英國人519 女管家832 釣魚城950 教皇周赫煊751 國術驚豔全場448 義勇軍出征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213 熟人265 巴金029 三成版稅637 巫師遇到巫師007 變天564 怕死和不怕死的192 新書311 步步錯671 合作964 搖滾鼻祖019 開講208 哈雷特·阿班932 派出記者994 蘭州745 周大頭372 留學生457 窩囊廢市長555 出名的費小姐291 查貪288 諾貝爾候選人189 告別937 隨行109 砸玻璃794 袍哥救國會048 新的計劃207 赴魯賑災980 家訪335 考察213 熟人746 訪客盈門004 射鵰英雄傳487 論噴子的歷史素養875 回渝160 田中奏摺341 強勢214 押解331 紀念153 學生們最痛恨的作家707 先知周赫煊492 周先生是語言學家140 義演472 修身、治國和心理學166 討薪783 殺人還要誅心560 回憶錄683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