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周先生的明史初探

說起來很稀奇,《非攻》被停刊居然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無數同行和讀者對此早有預料,因爲《人市》實在寫得太黑暗了,而且毫不掩飾地譴責中央的軍糧徵購政策。於是沒人站出來爲周赫煊討公道,求仁得仁而已,大家只是感慨以後不能再訂購《非攻》了。

《非攻》是戰前創辦的,周赫煊在這份雜誌上撰寫了近200篇評論文章。特別是對國際形勢的分析,以及對日本政策的解讀,屬於近年來國人瞭解世界的首選資料,甚至老蔣侍從室還專門建立了相關研究小組。

現在《非攻》不能再辦下去,讓無數讀者失望之極。

但周赫煊的那篇小說《人市》,由於寫得極度尖銳,讓人們對河南災情的關注更上一層樓。各報紛紛派記者前往河南不說,民間團體也積極響應,西南各省的老百姓餓着肚子向河南捐款捐物。

河南救災委員會也頂不住輿論壓力,開始全速遠轉起來——至少表面上他們在全力賑災。而陝西和河南邊界的駐軍,也不再攔截逃荒災民,這讓陝西省府官員天天臭罵周赫煊多事兒。

多事的周赫煊,被禁足了。

周公館的兩道大門,全天候都有衛兵看守。這些士兵來頭不小,屬於老蔣的外衛,就是平時負責幫老蔣看門開道的那些。

只要周赫煊跨出自家大門,就會被衛兵攔住,然後非常恭敬的把他請回去。在周赫煊打了好幾通騷擾電話後,老蔣終於鬆口,開恩允許周赫煊到江邊去釣魚。

對於老蔣佈置的讀史任務,周赫煊也在認真執行,並且在1943年春節發表了第一篇相關論文:《沈萬三之死——明史探疑》。

這天,常凱申剛剛看完前線戰報,侍從秘書突然拿着論文進來說:“總座,這是周先生派人送來的讀史心得。”

常凱申一看標題就發火了,罵道:“混賬,我讓他了解東林黨之禍,他卻給我研究沈萬三之死!”

侍從秘書靜立一旁,不敢言語。

常凱申問:“這篇文章你看了嗎?”

侍從秘書說:“看過了。”

常凱申又問:“周明誠認爲沈萬三是怎麼死的?”

“沒說。”侍從秘書道。

“那他還寫什麼沈萬三之死?”常凱申頗爲無語。

侍從秘書道:“周先生認爲《明史》關於沈萬三的內容是胡亂編造的,朱元璋根本沒有流放過沈萬三。”

自晚清以來,《明史》屬於中國史學界的重點研究對象,而且往往還跟革命聯繫到一起。既然要推翻滿清暴政,那麼就必須證明滿清的非正義性,從而就要爲朱家皇室正名。

一直到抗戰期間,《明史》依舊是熱門學問。

國統區的史學家研究《明史》,是總結明亡的教訓。中華民國就如大明王朝,而日本侵略則如滿清入關,以史爲鑑,告誡國民政府如何修政愛民、如何抵禦外寇。比如抗戰之初,史學家們就以南明內訌爲例子,呼籲應該同仇敵愾、一致抗日才能保衛國家。

而淪陷區的史學家,則各種謳歌明末的民族英雄,靠打擦邊球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

當然,由於常凱申屬於王陽明的信徒,此時也有一大堆專門研究弘治、正德兩朝的明史學家。

整個民國年間,明史研究著作浩如煙海。後世網友痛批東林黨、質疑袁崇煥的論調,早在那個時候就有了,只不過袁崇煥依舊被認爲是民族英雄,而東林黨則變得臭名昭著。

常凱申也是喜歡讀史書的,特別是《明史》,畢竟他崇拜王陽明嘛。

怒氣消散之後,常凱申立即翻閱周赫煊的論文,居然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據《明史·后妃傳》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後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不詳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南。”

這就是關於沈萬三那個流傳已久的故事來源,因爲沈萬三出錢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牆,還想要出錢犒勞軍隊,立即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憚。朱元璋本來想殺沈萬三,遭馬皇后一通勸諫,終於改爲把沈萬三流放雲南。

民間還附會出各種野史,比如什麼聚寶盆啊,又比如沈萬三在雲南得道成仙啊,甚至在康熙年間還有人自稱見到了沈萬三。

然而,周赫煊在文章裡說,他收藏了一本乾隆年刻的《吳江縣誌》。據這本縣誌記載,沈萬三在張士誠治下就已經死了,根本就不挨朱元璋的邊兒,更不可能出錢幫朱元璋修城牆。

《吳江縣誌》的史料來源是《吳江志》,而《吳江志》的編撰者又是沈萬三的兒女親家,幾乎沒有說謊的可能性。

也即是說,沈萬三是元朝人,生於元朝,死於元朝,跟大明朝沒關係。他活着的時候,朱元璋也還沒佔領吳江。他所生活的地方由張士誠佔據,而張士誠又跟朱元璋是死對頭。若沈萬三出錢幫朱元璋修城牆,那都不用朱元璋把他流放雲南,他全家早就被張士誠給砍了。

《吳江縣誌》在引用《吳江志》史料的時候,清朝的《明史》已經編完了。縣誌編撰者不敢推翻《明史》,更怕擔麻煩,特地在後面註明詳細情況,並說史料有誤差,我也搞不清誰對誰錯,只是引用前人資料而已。

由此,周赫煊對《明史》的可信度提出質疑。《明史》的“馬皇后傳”都弄虛作假,誰知其他地方沒假呢?接着周赫煊又引用《明實錄》的資料,和《明史》進行前後對比,找出了多處惡意醜化明朝皇帝的內容。

最扯淡的是關於朱厚照的記載,在《明實錄》中,朱厚照英明神武、能征善戰,對真正能幹實事的大臣敬重有加,對大部分屍位素餐的官僚不屑一顧。而到了清朝編撰的《明史》中,朱厚照寵信奸宦,荒誕不羈,簡直就是一等一的昏君。

周赫煊交給常凱申的論文是特別加料版,他把老蔣比作明朝皇帝,雖然勵精圖治,卻被一羣貪官污吏所矇蔽。還引用晚明賑災的例子,來對比今日河南賑災之貪污,希望老蔣能夠嚴懲犯事官員。

當然,對外刊載的論文沒有這一段,而是多了些對沈萬三生平的考據。

004 射鵰英雄傳391 又一個四小姐418 玩命的演習450 文章417 劉神仙084 神女430 太太家的客廳682 追逐英雄243 私心883 入土爲安195 文明885 聞一多VS劉文典——真人PK029 三成版稅783 殺人還要誅心007 變天687 七輪決選038 少帥593 死要面子142 虛僞046 愛國教育388 戰事尾聲475 國際反法斯西同盟1044 衝突926 摳腳老李448 義勇軍出征369 詩與情094 小錢錢198 不識擡舉560 回憶錄704 柏林708 四大金剛563 通風報信543 成功與麻煩007 變天987 挖坑399 水落石出550 砸了好多錢後記 終169 古怪的老頭兒452 拖死日本纔是正途429 名人拜訪484 絕代佳人176 一條好狗484 絕代佳人772 打啵Kill265 巴金1035 老蔣的驚世大作5121015 陳公館189 告別024 段公子568 評論文章696 領獎553 丟人現眼963 效果驚人343 再會490 本能356 維烈928 孔父頭頂露雞兒243 私心368 寫詩797 劉湘來訪966 初步接觸115 婦女解放264 一猜就中657 老蔣的參謀長153 學生們最痛恨的作家120 毛妹971 過渡366 戰爭與貧困356 維烈748 基建狂魔075 侯七VS馬六887 養雞秘笈1057 新藥480 薇薇安595 名人匯聚568 評論文章1002 不可接觸者571 凝聚854 整理資料762 載譽而歸622 中美民間文化友好交流團321 新服033 惡人自有惡人磨243 私心802292 一鍋端476 討論988 家國244 厚黑教主881 陽明洞412 建廠計劃375 電影公司290 一個時代結束154 還珠樓主的處女作775 爲富不仁的重慶首富249 上門115 婦女解放036 周赫煊吾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