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魅影(一)

魯北,吸引了渝城、東京,甚至遠隔大洋的華盛頓,萬里之外的莫斯科,裕仁心情緊張的盯着德縣,羅斯福饒有趣味的望着硝煙瀰漫黃河北岸,剛剛從庫爾斯克緩過氣來的斯大林叼着菸斗,把目光暫時從西部轉向東方。

克林姆林宮高大巍峨的宮牆,中世紀式的宏大宮殿,莫斯科的大街人很少,顯得比較空曠,靠近城邊的地區,還有被炮火摧毀的房屋,市政當局還沒有時間和人力來整理這些。

從戰爭開始,克林姆林宮的主人的辦公室便很少熄燈,這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心臟,他的主人管理着這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從東方傳來的消息讓斯大林非常興奮,同時也有一絲擔憂,現在他已經完全不用擔心曰軍會繼續進攻,中國人和美國人已經將他們牢牢牽制住,但隨着中國的勝利,另一個隱憂又浮現出來,蒙古問題。

蒙古,在1911年讀力後,中國中央政斧從來沒有承認過它的讀力,1919年,蘇俄內戰,當時的徐世昌政斧趁機派兵進入蒙古收復蒙古,1920年,蒙古上層貴族勾結蘇俄再次讀力,當時的北洋政斧宣佈不予承認,1928年,蒙古百姓掀起迴歸中國運動,這個運動遭到蘇俄駐軍的殘酷鎮壓,喬巴山投靠蘇俄,從此蒙古成了沒有加入蘇俄的蘇俄屬國;在國際社會中,也只有曰本承認蒙古政斧。

從駐華大使館的報告中,斯大林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事瞭解得很清楚,他認爲中[***]隊已經扭轉了戰爭,黃河北岸的戰役將以中[***]隊的勝利告終。

“華西列夫同志,你對目前中國的局勢瞭解嗎?”斯大林將手中的報告放在桌上,擡頭望着華西列夫。

華西列夫身材高大,足足比斯大林高出一個頭,他目前擔任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的副手,但由於沙波什尼科夫長期患病,他實際負責總參謀部的工作。

“蒙古方面軍和遠東方面軍都有報告,根據偵查和中國方面傳來的情報,曰本從蒙古和遠東抽調了大量部隊到中國內地,鑑於這種情況,阿帕納先科同志提出在蒙古地區發動一場進攻戰役,目的是收復蒙古地區。”

阿帕納先科大將是蒙古方面軍司令員,蘇俄在這個方向有軍隊二十二萬,此外還有大約八萬蒙古士兵,這些部隊嚴重缺少技術武器,坦克只有一個旅,重炮很少,主要是迫擊炮和70mm山炮,飛機也很少,蘇俄的絕大部分武器都消耗在蘇德戰場。

“遠東方面軍司令員普爾卡耶夫大將也要求對烏斯季紐克。總參謀部正在評議發動一場這樣的進攻需要調集多少物資,現在遠東和蒙古都嚴重缺少物資。”

與蒙古方面軍相比遠東方面軍的兵力稍微多些,也不過三十萬,但戰線卻要廣得多,而且同樣嚴重缺少技術武器,蒙古方面軍好歹還有一個坦克旅,遠東方面軍連一個坦克旅都沒有。

斯大林沉默下,將菸斗放在嘴裡,來房間內來回踱步,心中在激烈快速盤算,蘇軍在庫爾斯克轉入反攻,西方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正在攻取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而西南方面軍的情況則更加複雜一些,德軍的頑強抵抗,讓蘇軍進展緩慢。

“別爾哥羅德地區的戰鬥表明,德軍還有很強的力量,我們的主要注意力還是要放在西部戰線,不過既然東部戰線出現了戰機,我們也不應該放棄,我認爲可以在蒙古發動一次有限的進攻,看看曰本人到底有多虛弱,你佈置下,向東部提供一些物資,確保進攻戰役的勝利,這將是我們在東方的第一次勝利。”

斯大林的語氣堅定而有力,左手同時小幅揮動下,表示他對這次作戰的勝利充滿信心。華西列夫斯基連忙點頭答應,在蘇俄的體制中,斯大林既然決定了,總參謀部就只能執行,當然敢與斯大林爭論的人不是沒有,朱可夫便是一個,但他華西列夫斯基不是朱可夫。

華西列夫斯基走後,斯大林回到辦公桌前,拿起另一份文件看了下,這是外交人民委員會送來的文件,這是份備忘錄,羅斯福和丘吉爾向斯大林提出,希望儘快舉行會晤,協調雙方的軍事政治行動。

開羅會議後,羅斯福派特使到莫斯科向他通報了開羅會議的精神,斯大林對開羅會議的決定原則上表示接受,但也有不滿,首先,開羅會議沒有提出將曰本佔領蘇俄的薩哈林島、千葉羣島交還蘇俄;其次,戰後對曰本的佔領也沒有提到蘇俄;最後,最關鍵的是,蒙古問題,開羅會議沒有討論蒙古問題。斯大林認爲,蒙古應該象朝鮮那樣讀力,得到世界的承認。

他的不滿很快傳到華盛頓,這個備忘錄便是羅斯福的答覆,羅斯福建議巴格達或德黑蘭召開一次四國首腦會議,全面協調盟國之間的政略和戰略。

“…,鑑於目前中國發生的情況,我建議這個會議應該邀請蔣介石將軍參加,中國是對抗曰本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也是維護戰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斯大林明白這是羅斯福再次對他一再暗示中國還沒有與美英蘇三國平起平坐的資格的迴應,當然斯大林不希望蔣介石參加,還有重要問題,這便是蒙古問題。

不過,現在需要作出改變,斯大林在空白處批上幾個字:“同意,建議在德黑蘭,約.維.斯大林。”

將文件放下後,斯大林摁響電鈴,副官推門進來,斯大林對他說:“請貝利亞同志過來。”

貝利亞,蘇俄最恐怖的人,他手下的克格勃控制着整個蘇俄,整個蘇俄也就是隻有斯大林能平靜的面對他,並且象使喚狗一樣使喚他。克格勃從內務部大樓到趕過來只花了五分鐘,整個蘇俄沒有人敢讓斯大林久等。

“貝利亞同志,盛世纔到渝城後,阿合買提江和艾力汗同志的情況怎樣?”

阿合買提江、艾力汗是疆省伊犁地區的民族領導人,蘇俄在中國不但有蒙古問題還有疆省問題。疆省問題的由來可以上涉到二十年代,蘇俄即開始插手疆省,三十年代策動阿山地區的叛亂,在與盛世才蜜月期間,蘇俄趁機在塔城阿山伊犁等地區擴大了影響力,通過在疆省的聯共黨員和維吾爾民族分子,取得了這幾個地區的統治權,甚至還建立了一支準軍事力量。

“他們的情況發展很好,國民黨軍隊進入疆省後,原盛世才的軍隊正陸續調離疆省,中國政斧將川軍和中央軍一部調入疆省,情況對我們比較有利,國民黨軍隊很分散,戰爭爆發後,我們向阿合買提江同志提供的物資停止了。”

貝利亞邊說邊打量斯大林,見斯大林的眉頭微皺,這個情況表明,他心中有個決定難以下達,貝利亞明白這個決定肯定是針對中國的。

“德國牽制了我們的力量,我們在遠東難以作爲,”斯大林斟酌着說:“曰軍佔領了蒙古,中[***]隊有向蒙古進攻的可能,我們必須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貝利亞頓時明白斯大林想要做什麼,他平靜的說:“是的,斯大林同志,國民黨在疆省橫徵暴斂,引起疆省各民族的憤怒,我擔心疆省地區會發生暴力事件,我建議恢復向阿合買提江同志提供物資,儘快武裝他們,讓他們有自保之力。”

斯大林點點頭又補充道:“從目前來看,中[***]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僅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很難取得效果,我建議從內務部抽調一個團的步兵,另外抽調一個坦克團,一個飛行團,進駐中俄邊界。”

“我明白。”貝利亞知道斯大林的打算了:“我想明年春天疆省會發生一些事情。”

斯大林盤算了下,他剛剛決定在秋天與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在德黑蘭會晤,在這之前疆省應該保持平靜,如果德黑蘭會議的結果不能讓人滿意,那麼疆省就應該發生一些事情。

東京,秋天的蕭瑟已經初露,上野的公園裡,小路上鋪滿落葉,往年總有很多人來這裡觀菊,可今年遊人稀少,只有極少數打着陽傘的女人在公園裡散漫的遊走。東京現在絕大多數居民都要參加軍事訓練,無論男女,只要年滿十六,沒有超過五十,都要拿起木槍,參加社區組織的軍事訓練。

東京的氣氛最近明顯不正常,以往皇軍橫掃天下,報上到處是勝利的捷報,可最近一段時間,報上的消息充斥着轉進、玉碎,皇軍從武漢轉進到鄭州,再轉進到新鄉,現在已經轉進到石家莊,有心的讀者比較了下,現在皇軍的步伐已經與1939年差不多了,那時候皇軍也是停留在黃河以北。

魯北戰局陷入危機中,裕仁心中焦急,讓內侍在房間裡放了一幅巨大的地圖,每天將最新進展標註在地圖上,看着圖上的藍色箭頭不斷北移,紅色箭頭在藍色的包圍圈中掙扎。

在大本營,魯北戰局已經讓石原莞爾的所有反對者閉嘴,但石原莞爾依舊感到難以施展,令難順達,原因很簡單,這些軍官們雖然不再明裡反對,暗中卻依然在阻撓他的決定。

“陛下,總理,現在我們必須作出選擇了,要華北,還是要江南?”在御前聯席會議上,石原莞爾雖然是向裕仁和小磯國昭提問,目光卻死死瞪照杉山元。

要華北,就必須放棄江南,將江南軍隊全部海運華北,甚至滿洲;要江南,就必須放棄華北,石原莞爾已經斷定,山東作戰已經失敗,魯北參戰部隊能回來一半就算不錯了。下一步,華北兵力嚴重不足,補充兵力從那來?

(未完待續)

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七節 曙光(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八節 天火(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三節 整編(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五節 積聚(八)第八節 日薄(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四節 陰雲(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報名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十節 衝突第五節 反攻(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法幣(六)第九節 豪賭(一)第一節 法幣(三)第九節 豪賭(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三節 魅影(六)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節 陰雲(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三節 狙擊(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五節 號角(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三節 巧取(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二節 交易(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戰鼓(三)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十三節 煩惱第八節 南線(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三節 會戰(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一節 霧(二)第五節 曙光(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諜影(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會戰(三)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一節 蟄伏(五)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七節 風波(七)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一節 出兵(一)第一節 蟄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