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啤酒琉璃盞,杯觥交錯鬧整晚。
清晨時分扶牆站,昨夜故事繼續演。
“就因爲他是我的師弟,我太瞭解他了。”白絨阿哥繼續道:“我這三師弟人送綽號一字千金。倒不是形容他不愛說話。恰恰相反,此人擅長異術—傳音千里。無論何人只要與他聊上幾句,結局必然被他說服。我們兄弟的報仇大計自然也就無法實施了,所以必須要先把他制服。”
“這~聊天也可以不戰屈人?”小寶疑惑的問。“千里傳音乃上古異術。三千年前,天地之間有場大劫。而在這劫難中有一人興風作浪,挑起無數事端。小寶可知是誰?”“申公豹?”“不錯,你說~這申公豹爲何三言五語,就能說動各路神仙去討伐姜太公?”“難道…”“千里傳音,申公豹當年最擅長的法術就是千里傳音。”
白絨阿哥轉身對着琅琊仙子道:“仙子,剛纔我倆的賭約還算不算數?”仙子道:“當然算數。琅琊說過的話絕無更改。”“好!仙子,白絨得罪了。”說着,身形向上一躥。白絨阿哥的身體剛剛躍到半空,“孽障!還不住手?”身後,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爲師在此,怎可與仙子造次。”
白絨阿哥聽到這個聲音彷彿也被施加了定身法一樣,躍在空中的身體還真就住手了,不過雖然白絨住手了,這下降之勢不減,“噗通”就摔到了地上。白絨連忙爬起來,也顧不上拍掉身上沾着的灰塵。“白絨給師父見禮。”說着跪了下來。
院外,悠然走進來一個鶴髮童顏的道長。這道長手中拂塵一甩,被白絨定身的曾梓繁立刻恢復了過來。連忙跪在地上給師父見禮。這老道繞過二人直奔琅琊仙子而來。
老道來到琅琊仙子面前:“閭山柳無塵見過仙子。” 說罷深深一揖。“道長不必多禮。”琅琊仙子問道:“方纔道長自稱來自閭山,不知道長跟慈航大士有何關係?”
無塵道長說道:“慈航大士乃是恩師。”琅琊仙子說道:“哦~難怪令徒如此厲害……”無塵道長尷尬道:“仙子切莫取笑貧道了,此等事端全怪無塵教徒不嚴,還望仙子見諒。不知仙子可否放過小徒白絨。”琅琊仙子道:“道長謙虛了,只要白絨不再找此地百姓的麻煩,琅琊豈敢多事。”
“多謝仙子,貧道告辭了。”說罷,無塵道長轉身就走。
“道長且慢。”無塵道:“不知仙子還有何吩咐?”“今日我等與白絨相悖,實爲柳匠屯的蒼生百姓。如若此事沒有發生。我等皆與白絨相交甚歡。”琅琊仙子繼續到:“白絨俠肝義膽,多次相助我等。琅琊這裡代表大家感謝道長了。”說罷,對着無塵老道一揖到地。聽到琅琊仙子這麼說,無塵老道沉默了半晌。“多謝仙子體恤,無塵銘記在心。日後若需無塵出力,仙子儘管吩咐。”
無塵道長來到白絨和曾梓繁面前道:“你們兩個,還不與我速速回山?” “弟子遵命。”二人連忙站起來,跟在無塵的身後。無塵側身對着小寶說道:“還有你。”“多謝道長!”小寶心中竊喜。 “哼~等回山後再與你們兄弟倆算賬。”說罷,四人消失在夜色中。
望着漆黑的遠方,二狗道:“四叔,今天我可是大開眼界了。想不到四叔這麼威風,兩下就把牛頭給打跑了,還有啊~這個白絨也太厲害了吧。他的前生竟然是荊軻!”二狗繼續道:“荊軻啊!那是我的偶像啊!只是~不知道如果白絨真的跟仙子打起來了,結果會怎樣?”麻秀才面色微慍:“臭小子,想知道麼?”“嗯…不想了。”因爲二狗已經看到麻秀才舉起了桃木法杖。
二狗看到秀才有些生氣連忙轉移話題。“四叔啊!您說這閭山來的無塵老道真有意思,三言兩語就把徒弟給帶跑了。”“哼~你可知這閭山的來歷?”二狗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麻秀才說着望了望琅琊仙子。
琅琊仙子道:“醫巫閭山—慈航大士的道場之一……”
要說這醫巫閭山可是大有來歷,這座神山及其周圍是黃帝之孫、大禹之祖顓頊大帝的封疆。他死後葬在閭山南,衆妃葬於閭山北,有無數珍寶玉石爲他陪葬。據《史記》記載,他有黃帝同樣的威靈,使西至流沙、南到交趾整個華夏無不賓服。
這顓頊大帝在位期間同炎帝的後裔共工爆發了一場慘烈的決鬥,共工不勝,怒而觸不周山,撞折了這根擎天柱,於是造成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向西落,地不滿東南,長江、黃河流向東的結果。
後來舜帝在位把中華分爲十二州,每州又各封一座山作爲一州之鎮,閭山當時就被封爲北方幽州的鎮山。而在周時更是把閭山封爲五嶽四鎮之一的北鎮。
正如五嶽一開始只有四嶽一樣,五鎮起先也只有四鎮,少一箇中鎮。到了宋朝,加了一箇中鎮,才正式有了五鎮的說法。
所謂"五鎮"即指:山東東鎮沂山、浙江紹興南鎮會稽山、陝西寶雞西鎮吳山、遼寧北鎮醫巫閭山、山西中鎮霍山。
只是,時至今日,五嶽名氣日盛,五鎮卻極少有人知曉罷了。也許,是歷朝歷代無數文人墨客,對五嶽的推崇以至於此吧。但,卻也正應驗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古語。
琅琊仙子的一番話說得麻秀才和二狗瞪目結舌。二狗道:“想不到,這閭山竟有如此來歷。”“來歷,什麼來歷?最主要的是這閭山是慈航大士的道場。仙子,我可聽說慈航大士不問世事上千年了,難道…”下面的話麻秀才沒敢說出來。
琅琊仙子沉聲道:“三千年前有一劫,三千年後又一劫。恐怕師父所說的話就要應驗了吧。”麻秀才有些沒聽懂問道:“仙子,此話何意?”“哎~到時你們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