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

bookmark

胡適在這一時期,雖然沒有進入蔣政府做官,但對政治還是很關注的。除了直接參加一些政治活動外,也積極地談政治。特別是 1947年5月,胡適與崔書琴、張佛泉等人發起成立了“獨立時論社”。

獨立時論社,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主要是"對重要的時事問題,以獨立與公正的立場,發表一點意見"。即約集一些學者名流定期撰寫文章,分寄各地報館,並指定日期一齊刊出。胡適本人除了積極寫稿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和人際關係邀集一些學者加入,如陶孟和、燕樹棠、毛子水、姚從吾、汪敬煕、韓壽萱、朱光潛、鄧嗣禹、王鐵崖、陳振漢、樓邦彥、陳岱孫等。

1947年6月2日,一位名叫鄧世華的北大一年級學生給胡適寫信,訴說自己的苦悶。他在信中問了七個問題,包括國家是否有救,國家前途是否無望,青年人的苦悶如何發泄等。胡適當晚寫了一封一千多字的回信。後來又在給鄧世華回信的基礎上寫成《青年人的苦悶》一文。

文章寫道:“今年6月2日早晨,一個北京大學一年級學生,在悲觀與煩悶之中,寫了一封很沉痛的信給我。這封信使我很感動,所以我在那個6月2日的半夜後寫了一封一千多字的信回答他。

“我覺得這個青年學生訴說他的苦悶不僅是他一個人感受的苦悶,他要解答的問題也不僅是他一個人要問的問題。今日無數青年都感覺大同小異的苦痛與煩悶,我們必須充分了解這件絕不容諱飾的事實,我們必須幫助青年人解答他們渴望解答的問題。

“這個北大一年級學生來信裡有這一段話:‘生自小學畢業到中學,過了八年淪陷生活,苦悶萬分,夜中偷聽後方消息,日夜企盼祖國勝利,在深夜時暗自流淚,自恨不能爲祖國作事。對蔣主.席之崇拜,無法形容。但勝利後,我們接收大員及政府所表現的,實在太不像話。……生從淪陷起對政府所懷各種希望完全變成失望,且曾一度悲觀到萌自殺的念頭。……自四月下旬物價暴漲,同時內戰更打的起勁。生親眼見到同胞受飢餓而自殺,以及內戰的慘酷,聯想到祖國的今後前途,不禁悲從中來,原因是生受過敵人壓迫,實再怕作第二次亡國奴!……我傷心,我悲哀,同時我絕望——在絕望的最後幾分鐘,問您幾個問題。’

“他問了我七個問題,我現在挑出這三個:一、國家是否有救?救的方法爲何?二、國家前途是否絕望?若有,希望在那裡?請具體示知。三、青年人將苦悶死了,如何發泄?

“以上我摘抄這個青年朋友的話,以下是我答覆他的話的大致,加上後來我自己修改引伸的話。這都是我心裡要對一切苦悶青年說的老實話。

“我們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們這個民族努力不夠的當然結果。我們事事不如人:科學不如人,工業生產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知識水準不如人,社會政治組織不如人;所以我們經過了八年的苦戰,大破壞之後,恢復很不容易。人家送兵船給我們,我們沒有技術人才去駕駛。人家送工廠給我們,——如勝利之後敵人留下了多少大工廠,——而我們沒有技術人才去接收使用,繼續生產,所以許多煙囪不冒煙了,機器上了鏽,無數老百姓失業了!

“青年人的苦悶失望——其實豈但青年人苦悶失望嗎?——最大原因都是因爲我們前幾年太樂觀了,大家都夢想“天亮”,都夢想一旦天亮之後就會“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有好日子過了!

“這種過度的樂觀是今日一切苦悶悲觀的主要心理因素。大家在那“夜中偷聽後方消息,日夜企盼祖國勝利”的心境裡,當然不會想到戰爭是比較容易的事,而和平善後是最困難的事。在勝利的初期,國家的地位忽然擡高了,從一個垂亡的國家一跳就成了世界上第四強國了!大家在那狂喜的心境裡,更不肯去想想坐穩那世界第四把交椅是多大困難的事業。天下那有科學落後,工業生產落後,政治經濟社會組織事事落後的國家可以坐享世界第四強國的福分!

“試看世界的幾個先進國家,戰勝之後,至今都還不能享受和平的清福,都還免不了飢餓的恐慌。美國是唯一的例外。前年11月我到英國,住在倫敦第一等旅館裡,整整三個星期,沒有看見一個雞蛋!我到英國公教人員家去,很少人家有一盒火柴,卻只用小木片向爐上點火供客。大多數人的衣服都是舊的補釘的。試想英國在三十年前多麼威風!在第二次大戰之中,英國人一面咬牙苦戰,一面都明白戰勝之後英國的殖民地必須丟去一大半,英國必須降爲二等大國,英國人民必須吃大苦痛。但英國人的知識水準高,大家絕不悲觀,都能明白戰後恢復工作的巨大與艱難,必須靠大家束緊褲帶,挺起脊樑,埋頭苦幹。

“我們中國今日無數人的苦悶悲觀,都由於當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夠。我們在今日必須深刻的瞭解:和平善後要比八年抗戰困難的多多。大戰時須要吃苦努力,勝利之後更要吃苦努力,纔可以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之中做到一點復興的成績。

“國家當然有救,國家的前途當然不絕望。這一次日本的全面侵略,中國確有亡國的危險。我們居然得救了。現存的幾個強國,除了一個國家還不能使我們完全放心之外,都絕對沒有侵略我們的企圖。我們的將來全靠我們自己今後如何努力。

“正因爲我們今日的種種苦痛都是從前努力不夠的結果,所以我們將來的恢復與興盛決沒有捷徑,只有努力工作一條窄路,一點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

“悲觀是不能救國的,吶喊是不能救國的,口號標語是不能救國的,責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國的。

“我在二十多年前最愛引易卜生對他的青年朋友說的一句話:“ 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我現在還要把這句話贈送給一切悲觀苦悶的青年朋友。社會國家需要你們作最大的努力,所以你們必須先把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有用的東西,方纔有資格爲社會國家努力。

“今年4月16,美國南加羅林那州的州議會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典禮,懸掛本州最有名的公民巴魯克 (Bernard M.Baruch)的畫像在州議會的壁上,請巴魯克先生自己來演說。巴魯克先生今年七十七歲了,是個猶太種的美國大名人。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威爾遜總統的國防顧問,是原料委員會的主任,後來專管戰時工業原料。巴黎和會時,他是威爾遜的經濟顧問。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是戰時動員總署的專家顧問,是羅斯福總統特派的人造橡皮研究委員會的主任。戰爭結束後,他是總統特任的原子能管理委員會的主.席。他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曾出大力有大功的一個公民。

“這一天,這位七十七歲的巴魯克先生起來答謝他的故鄉同胞對他的好意,他的演說辭是廣播全國對全國人民說的。他的演說,從頭至尾,只有一句話:美國人民必須努力工作,必須爲和平努力工作,必須比戰時更努力工作。

“巴魯克先生說:‘現在許多人說借款給人可以拯救世界,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覺。只有人們大家努力做工可以使世界復興,如果我們美國願意擔負起保存文化的使命,我們必須作更大的努力,比我們四年苦戰還更大的努力。我們必須準備出大汗,努力撙節,努力製造世界人類需要的東西,使人們有面包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教育,有精神上的享受,有娛樂。

“他說:‘工作是把苦悶變成快樂的煉丹仙人。’他又說:美國工人現在的工作時間太短了,不夠應付世界的需要。他主張:如果不能回到每週六天,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至少要大家同心做到每週四十四小時的工作;不罷工,不停頓,纔可以做出震驚全世界的工作成績來。

“巴魯克先生最後說:‘我們必須認清:今天我們正在四面包圍攏來的通貨膨脹的危崖上,只有一條生路,那就是工作。我們生產越多,生活費用就越減低;我們能購買的貨物也就越加多,我們的剩餘力量 (物質的,經濟的,精神的,)也就越容易積聚。’

“我引巴魯克先生的演說,要我們知道,美國在這極強盛 極光榮的時候,他們遠見的領袖還這樣力勸全國人民努力工作。‘工作是把苦悶變成快樂的煉丹仙人。’我們中國青年不應該想想這句話嗎?”

第410章 會考第18章 好景難長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55章 反擊第62章 垂釣洹上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68章 武昌起義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614章 轉折點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223章 熱心社會事務第294章 曹錕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230章 捨命陪君子第87章 吳祿貞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568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406章 讀書啓蒙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69章 楊度的《君憲救國論》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582章 胡適與“一二九”運動第568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7章 奇遇第121章 黎元洪和張振武第199章 浙江繼廣東之後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396章 江防事變第187章 唐繼堯第534章 〈水滸傳〉考證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107章 只能親自上陣第336章 張瑞璣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530章 白話詩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74章 民主與獨裁的論戰第511章 完婚第218章 風水寶地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98章 校友簽名致敬第390章 內幕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內閣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71章 緊鑼密鼓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164章 芥蒂第534章 〈水滸傳〉考證第384章 治國策電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22章 大事不妙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491章 求博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396章 江防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