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珍惜眼前人

1926年5月21日,廣州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戰爭決議案,標誌着北伐戰爭進入起始階段。

上海的報刊上紛紛報道此事,絕大多數持贊成態度。

這要歸功於張座霖在北平的所作所爲,他的高壓統治讓其失去了新聞界的支持。

4月26日,張座霖下令殺害了北平著名報人邵飄平,引起了新聞界的同仇敵愾,也可以說是兔死狐悲。

張座霖今天能殺害邵飄平,明天就能殺害其他報人,除非是大家都不說真話。

新聞界一向講究言論自由。

雖然大家知道這是相對的自由,但這是新聞界的堅持和驕傲所在,是新聞界的臉面。

張座霖殺害邵飄平的舉動是在打新聞界的臉,得罪了整個新聞界。

北平的新聞界懾於張座霖的恐怖統治不敢出聲,連公開的追悼和紀念都沒有,一片沉寂。

上海的新聞界則嚴厲聲討了奉軍在北平的暴行。

別小看新聞媒體,媒體能夠通過報紙影響讀者,讀者是什麼,是民心。

正因爲如此,上海的報紙對於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贊成者居多。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主要還是因爲廣州國民政府和蘇聯合作的事情。

張座霖有日本人撐腰,北伐軍的背後是蘇聯人,說起來兩者是半斤八兩。

林子軒反對和蘇聯聯合,不過卻支持北伐。

他希望北洋政府快點倒臺,國家早日統一,這樣中國纔能有一段相對安穩的時間,不至於到處都是戰亂,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老百姓。

這段時間,他安下心來撰寫關於美國經濟危機的論文。

宋子聞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想要說服這位經濟學的高材生可不容易。

要拿出真東西來,爲此,林子軒把丟掉很久的經濟學又撿了起來。

他甚至想是不是進修一個經濟學碩士學位,自己的文憑太低了啊。

這時候,徐至摩來到了上海,他並非是專程來上海,而是路過,他要回老家海寧。

原因是他和陸小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他的父親堅決不同意。

徐父認爲兒子離婚已經是大逆不道,現在又要娶一個結過婚的女人,更是敗壞門風。

徐至摩想讓林子軒和他一起回海寧,勸說父親答應這樁婚事。

這讓林子軒哭笑不得,不過沒有拒絕。

陸小蔓和王庚在1925年年底離婚,和徐至摩算是你情我願,林子軒只有祝他們幸福了。

在回海寧的路上,徐至摩說了他今後的打算。

北平太亂了,張座霖的高壓統治讓嚮往自由的徐至摩很不適應,他準備結婚後搬到上海來,買一套房子,在大學裡教書。

新月社的不少人都有這個打算,因爲林子軒的關係,上海是他們的首選。

也有人到南京、廈門、廣州等地謀生,要麼到學校教書,要麼在報館任職。

比如語絲派的林羽堂在5月份就帶着家眷逃離北平,到廈門大學任文科主任,他向廈門大學推薦了一批在北平教書的學者,其中就有魯訊。

由此,北平的學者陸續南遷,最終匯聚到上海。

這是林子軒第二次來到海寧硤石鎮,第一次是來海寧觀潮的時候。

有了林子軒的介入,徐父倒是不好斥責兒子,讓徐至摩陪着林子軒四處遊逛,熱情招待。

這或許就是徐至摩的目的。

幾天之後,徐父終於鬆口,徐至摩想要結婚必須經過他的前妻張幼怡同意。

如蒙大赦的徐至摩返回上海。

此時,張幼怡已從德國回來,住在二哥張軍勱的別墅內。

林子軒和馮程程以朋友的身份邀請了這兩位舊日眷侶,給他們創造一個洽談的機會。

在法租界的餐廳裡,張幼怡穿着一身洋裝,文文靜靜,透着一股自信的神采,相比較而言,徐至摩則有些唯唯諾諾,失去了詩人的自由灑脫。

林子軒和馮程程先行離開。

在路上,馮程程不由得嘆了口氣,感情的事情真的說不明白。

看着張幼怡和徐至摩也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還有了孩子,想不到說離婚就離婚了。

新式的人追求婚姻解放,追求自由戀愛,爲此不惜離家出走,以前的馮程程同樣如此,反對包辦婚姻,但現在過的也很幸福。

那些追求自由戀愛的人就一定幸福麼?還是會被傷害的遍體鱗傷?

只能說各有各的緣分,各有各的幸福。

林子軒在後世看慣了男女之間的聚散離合,離婚成了普遍現象,但幸福就很難找到了。

看着餐廳裡的那兩位,他握着妻子的手,覺得更要珍惜眼前人。

張幼怡同意了徐至摩和陸小蔓的婚事,大方的送上了祝福,這讓徐至摩頗爲羞愧,也放下了心事,返回了北平。

在北平,胡拾正準備離開,他要前往英國,順便到莫斯科參觀訪問。

胡拾到英國是爲了出席中英庚款委員會全體會議。

1925年5月,英國國會通過關於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的議案。

1926年3月,胡拾在上海出席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7月,胡拾離開北平,經哈爾濱,乘西伯利亞鐵路的火車,前往英國。

這是胡拾自1917年留學歸國後,九年間第一次走出國門。

也是繼徐至摩和林子軒後,又一位來到莫斯科的中國文壇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他在莫斯科呆了三天。

胡拾先去參觀革命博物館,細細看了俄國1890年至1917年的革命運動史料,很受感動。

隨後,他遇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兩位教授,同他們一道去參觀莫斯科的監獄。

三人看了都覺得很滿意,認爲莫斯科的監獄很有人道主義。

胡拾又同他們討論蘇俄的教育,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統計材料,印象也不錯。

他甚至覺得蘇俄“真是用力辦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個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他在給朋友的信中這樣寫道。

“我的感想與至摩不同。此間的人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說有理想與理想主義的政治家;他們的理想也許有我們愛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贊同的,但他們的意志的專篤,卻是我們不能不十分頂禮佩服的。他們在此做一個空前的偉大政治新試驗;他們有理想,有計劃,有絕對的信心,只此三項已足使我們愧死。”

經過短短三天的參觀,胡拾對蘇聯大加稱讚。

他的信件傳回國內,在報紙上披露,引起了又一輪對於蘇聯的爭論。

第一百九十五章 掌聲響起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學雜誌第四十二章 符合時代的節拍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二百二十一章 此間的北大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寫作的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位小說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一隻猴子的逆天之路第二十章 給中國電影一個機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神之作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變世界的感覺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八十章 蜚聲世界第六十九章 有聲電影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四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學雜誌第二百六十六章 他要去改變世界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隱藏起來的劇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的文學創作之路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本小說引發的風暴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飛出籠子的鳥兒第七十二章 法庭之外的手段第七十章 一場來自南方的旋風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邊新聞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麼?第二百二十三章 地域文化的隔閡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三十四章 被差評的《笑傲江湖》第四十一章 雞犬之爭,漁翁得利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僅僅是文學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文學從來都是小衆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時代離開家庭的女青年第二十五章 開啓流行音樂的新時代第三十七章 詩壇風波第三百六十四章與半個世界爲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十三章 劣幣驅除良幣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真愛粉!第六十一章 讓黑人兄弟們行動起來第三百五十四章輿論戰爭第一百六十一章 文化傾銷戰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二百三十章 兒童文學的發展方向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話劇的熱潮第三十一章 電影圈的那些事兒第二百九十一章 那一段法蘭西歲月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重要的一場演講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寧觀潮三江感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筆名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團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覺派小說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三百二十章 涇渭分明的陣營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們該度過一個怎樣的青春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戲夢巴黎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筆名第二百七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第二十五章 開啓流行音樂的新時代第三十七章 詩壇風波第二百三十章 兒童文學的發展方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們只有一個立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一百七十二章 就是那種哀傷第一百七十章 沒有人是世界的中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這一刻的上海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國文壇的怪現狀第三百章 未來已經改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斷轉移的話題第二百七十六章 隨便挑第二十七章 穿越時光的歌聲第一百一十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爾在上海第一百九十五章 掌聲響起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話劇的熱潮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歌的藝術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國容不下的泰戈爾第三百五十七章最爲波瀾壯闊的一頁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影第一百五十二章 看過才知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話劇的熱潮第十八章 《雷雨》第七十八章 貼近生活和粉飾生活第二百八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