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做一隻有壞習慣的公雞

很多年後,在蔣京國的回憶錄中從一個側面記載了林子軒的這次思想轉變。

從扎米亞京的家裡出來,先生一路上都很沉默,我想他是在同情這位蘇俄作家的遭遇,但這種事情在蘇俄相當普遍,我更爲擔心的是回到學校後該怎麼辦。

我一直勸阻先生不要和蘇俄的顛覆分子接觸,那樣會惹來麻煩。

只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在考慮要不要把今天的情況告訴學校的校長。

在學校裡,教員告訴我們,要隨時彙報自己的思想狀況。

我想回去後一定會有人找我問話,我該怎麼回答呢?

正當我憂心忡忡的時候,先生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你願意做一隻有壞習慣的公雞麼?

我當然回答不願意,做那只有壞習慣的公雞會被砍頭,誰會願意被砍頭呢。

先生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我當時還年輕,不曾多想,後來想了想,才發覺先生想必在那時已經做出了決定。

他想要做一隻有壞習慣的公雞,每天比其他公雞早叫上一個小時,來提醒這個世界。

第二年,先生便發表了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爭議的小說《1984》。

這部小說讓先生成爲了半個世界的敵人,遭到了猛烈的抨擊。

我想這就是做一隻有壞習慣公雞的代價。

但正因爲如此,先生纔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才值得我們的尊敬。

*****************

林子軒的確問了蔣京國這個問題,他也在考慮要不要把《1984》這部小說寫出來。

《1984》和《蠅王》不同,《蠅王》只是寓言小說,《1984》卻是政治小說。

《蠅王》討論的是善惡的問題,更深層次則是對戰爭的反思和對人類未來的擔憂。

《1984》展現的卻是極權主義統治下的世界,這是對政治制度的探討和諷刺。

這本小說不僅會被蘇聯這樣的國家禁止,由於小說內容具有煽動性和危險性,在西方社會也會被一些國家禁止。

在帶來巨大榮譽的同時也會帶來極大的抨擊,甚至可能產生難以想象的後果。

奧威爾1949年出版了《1984》,1950年1月他就過世了,這是他的幸運,沒有碰到之後《1984》遭受禁止和攻訐的遭遇。

林子軒還有很長的日子要活,所以必須做好面對一切的準備。

關鍵是他要不要做那只有壞習慣的公雞。

他可以選擇抄襲一些不帶有政治傾向的小說,同樣能獲得榮譽。

在後世,有位名叫王曉波的作家寫了一篇雜文叫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文章講了他在插隊的時候遇到了一隻與衆不同的豬。

這隻豬像山羊一樣敏捷,一米高的豬欄一跳就過;它還能跳上豬圈的房頂,這一點又像是貓——所以它總是到處遊逛,根本就不在圈裡呆着。

這隻豬很聰明,會模仿各種聲音,學汽車響、拖拉機響,學得都很像。

它後來學會了汽笛響,和工廠下班的聲音一樣,從而惹來了麻煩,遭到了圍捕。

但這隻豬還是逃跑了,後來成了野豬,長出了獠牙,冷冷的看着人。

林子軒明白無論是有壞習慣的公雞還是特立獨行的豬,都不太見容於這個社會。

和其他生物不同,就是它們最大的罪過。

它們如果想要生存下來,需要把自身的個性和棱角磨平,變得平庸。

否則最終的結果要麼被砍頭,要麼遠離人類。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不甘於平庸,想要保留個性,那就需要付出代價。

比如因爲堅持真理而選擇喝下毒酒的蘇格拉底,堅持“日心說”而被燒死的布魯諾。

歷史上有很多因爲堅持己見而被迫害的人,正因爲有這類人的存在,人類才能取得進步。

選擇要不要做一隻有壞習慣的公雞,就是選擇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林子軒沒有那麼偉大,他很珍惜自己的性命,內心裡仍然是小市民的思想,只是覺得自己或許應該做點什麼了。

回到莫斯科中山大學,他和馮程程商量着回國的事情。

算起來他來到蘇聯已有半個月的時間,參觀了列寧的墓地,看了不少莫斯科的古蹟,在戲院裡欣賞了芭蕾舞劇和幾場電影。

特別是愛森斯坦導演的《戰艦波將金號》,可以說是默片時代的經典。

愛森斯坦把蒙太奇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說是電影大師也不爲過。

林子軒沒有能見到這位蘇聯導演。

據說爲了給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週年獻禮,愛森斯坦接到命令,正在外地拍攝表現十月大革命的電影《十月》,場面非常宏大。

這一時期蘇聯電影大多是革命題材,或者反應俄國農民生活的片子。

他們的紀錄片很有特色,能拍攝出那種宏大的氣勢來,尤其是宣傳軍隊的紀錄片,讓人感覺到熱血沸騰。

這種紀錄片會時常在影院放映,看多了還真能產生嚮往革命的熱情。

蘇聯電影採取國有化管理,審查非常嚴格,上級下達命令才能進行拍攝,對於外國電影的引進更是謹慎。

目前的中國電影恐怕是沒辦法進入蘇聯市場了。

林子軒在莫斯科中山大學還遇到了曾經在巴黎見到的那位四川口音的青年。

這位四川青年因爲在法國被巴黎警察通緝纔來到蘇聯,先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上學,後來轉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學,安排學習俄語。

林子軒和他聊了聊巴黎的情況,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隨着歐洲經濟的衰落,工廠的薪水降低,勞動強度增加,中國留學生的日子不太好過,舉行過幾次罷工,但效果不大。

林子軒也沒有辦法,這需要政府出面,籌集助學基金,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學生名單上看到不少熟悉的名字,比如王名、博谷和張文天等人。

還有十幾位廣州國民政府要員的孩子,以及先前黃埔軍校的學生,可以說是羣英薈萃。

這些人在以後的數十年間將會影響到中國的政治格局,改變中國的面貌。

在離開莫斯科之前,校方舉行了一場座談會,讓林子軒向學生們談談在蘇聯參觀的感受,這是想試探林子軒對待蘇聯的態度。

1925年那場“仇俄聯俄”的爭論在中國國內造成不小的影響,中國留學生都有所瞭解。

他們也想知道林子軒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合時宜的思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禮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位諾獎獲得者在中國的不同遭遇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英雄的誕生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紅色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學家和大文學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虛構的傳奇故事第二百零六章 過年第三百二十章 涇渭分明的陣營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載的文化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五十九章 一箇中國人在美國的遭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月社第七十章 一場來自南方的旋風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歷史之中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黃昏第二十一章 上海灘的明珠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雲第六十四章 勇闖好萊塢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宮的失敗者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綜合體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擬計劃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二百九十三章 再見,我的愛人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世界一個警告第三百一十一章 這就是莫斯科第十章 對文藝女青年的攻略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既然要戰,那就戰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文壇新勢力第四十五章 聯手炒作第二百零二章 連女裝也不放過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爾在上海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覺派小說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一百九十三章 緋聞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將來你就知道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這裡成績最差的學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高朋滿座,客似雲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電影的黃金時代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是新文學?第二百零八章 一個全面的中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傳統文化的美第七十九章 生活更像是一齣戲劇第二章 將剽竊進行到底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的中國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看過才知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國容不下的泰戈爾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英雄的誕生第七十五章 從《死水》到《荒原》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世界一個警告第一百零八章 不會剪掉的劇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四十一章 雞犬之爭,漁翁得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東大地震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爲人父第一百八十四章 關於詩歌的話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既然要戰,那就戰吧!第十一章 一場通俗小說之間的內鬥第二百零七章 女性的權益第二十四章 冬皇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國式英雄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國文壇的怪現狀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個奠基人第十八章 《雷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臺第二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改變這個世界?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臺第三百四十三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第七十八章 貼近生活和粉飾生活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壯海軍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麼?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聽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二百六十三章 這一刻的上海第四十一章 雞犬之爭,漁翁得利第七十六章 專業和業餘的差距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個逆時代潮流而寫作的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詩歌的藝術第五十五章 看,真的有飛碟第一百九十章 小說改編熱潮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三百四十四章 秘書第一百五十七章 科學和玄學的大論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二百八十九章 對待諾獎的態度第一次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