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爾在上海

下了郵輪,泰戈爾對歡迎他的人發表了一番感言:“朋友們,我不知道什麼緣故,到中國便像回到故鄉一樣,我始終感覺,印度是中國極其親近的親屬,中國和印度是極老而又極親愛的兄弟。”

而後,他就在徐至摩的陪同下乘車前往靜安寺路的滄州別墅休息。

滄州別墅在上海租界算是高檔的住宅公寓,這是商務印書館的安排,泰戈爾一行人住在23號和24號房間。

林子軒沒有跟上去,而是和《時代週刊》的記者離開了。

這位西方記者拿到了想要的新聞素材,準備離開上海,前往北平訪問吳佩浮。

這纔是他中國之行的主要任務。

在這個時代的西方人眼中,打敗了張座霖的吳佩浮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強勢人物,是這個古老國家的最強者。

對於這種說法,林子軒只是笑笑,不發表意見。

你們這些西方人怎麼會知道中國政局的變幻莫測,雲詭波譎。

他把這位記者送上火車,隨後返回家中。

他的接待任務基本上完成了,最多是明天聽聽泰戈爾的演講,象徵性的交流一番,再把泰戈爾送往北平,就是這麼簡單。

在滄州別墅內,泰戈爾一行六人安頓下來。

他這次訪問中國,率領着國際大學教授、梵文學者沈莫漢,國際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現代孟加拉畫派大畫家南達拉波斯等人。

他不僅想和中國的學者進行文化上的交流,還提出了一個“亞細亞”文化的概念。

也就是亞洲文化,在這個時代亞洲被稱爲“亞細亞洲”或者“遠東地區”。

泰戈爾認爲西方文明瀕臨破產,只有東方文化才能拯救人類的文明,所以,印度、中國和日本三個亞洲國家應該聯合起來抵抗西方文化的入侵。

他意識到了西方文化對於東方文化的破壞。

青年人崇尚西方的文化,拋棄了本國的傳統,長此以往,這個國家就會被西方同化,沒有自己的文化可言。

他在1918年訪問美國的時候舉行了一場《什麼是藝術?》的演講。

他宣稱:“東方藝術的偉大與瑰麗,特別是在日本和中國,就在於那裡的藝術家們看到了事物的靈魂,並且相信它。”

泰戈爾想和中國文化界和思想界的頂尖學者交流,推行他的“亞洲文化”理念。

或許因爲信息閉塞的緣故,他對於中國文化界的真實現狀不是太瞭解,不知道此刻的中國正處在提倡複製和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學文化的熱潮。

很多人認爲只要學習了西方的一切,中國就會變得更爲強大。

休息了一會,泰戈爾記起了在郵輪上和他握手的林子軒。

他經常在歐美進行訪問講學,瞭解西方人如何看待亞洲人,所以他對林子軒被美國記者專訪很是好奇,便找徐至摩打聽。

徐至摩作爲詩人,見到泰戈爾後一直很激動,就像是後世的小粉絲見到天皇巨星一樣。

對於泰戈爾的詢問,他自然是知無不言。

他還把林子軒的幾篇詩歌用英文朗誦了出來,不得不說,英文版本的詩歌缺少了東方語言的神韻,聽起來並不怎麼樣。

泰戈爾在意的是林子軒寫了在美國暢銷的小說。

只可惜寫的都是以美國爲背景的故事,並不是中國的傳統文學,但這也說明了林子軒對於西方社會的瞭解。

而且,林子軒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不低,或許會理解他的主張。

他覺得可以和那位年輕人好好談一談。

下午五點鐘,泰戈爾在徐至摩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位於上海西南的龍華賞花。

那裡有龍華寺、龍華塔等名勝,附近農家多種植桃花,風景絕佳。

第二天下午,泰戈爾先到閘北一家寺院出席印度人爲他舉辦的歡迎會。

隨後,由上海自治學院、講學社、中國公學、文學研究會等四個團體發起,在公共租界的慕爾鳴路37號張軍勱的住所舉行歡迎泰戈爾的茶話會。

這次活動安排在室外舉行。

在張宅的草坪上,正中央安置了一張紅絨沙發,這是泰戈爾的位置,其他來賓坐在前排的凳子上,因爲又來了不少學生,沒有足夠的位置,只得坐在草地上。

泰戈爾進行了來到上海後的第一次演講。

晚上的時候,徐至摩把林子軒帶到了滄州別墅,和泰戈爾進行了半個小時的交談。

泰戈爾在交談中推銷自己的主張,談了他對於東方文化的看法,認爲只有復興東方文化,像是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古國纔有出路,一味的模仿西方社會不會成功。

林子軒歡迎泰戈爾的到來。

只是他很想告訴這位印度詩人在目前中國這種大環境下,這種主張註定會遭到冷遇。

就算是樑啓朝和徐至摩也只是藉助泰戈爾爲自己造勢,而不是真的就相信他的主張。

兩人的交談不是很順利。

林子軒重視東方的傳統文化,卻不願意爲泰戈爾的主張搖旗吶喊。

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一個較爲扭曲的觀點是宣傳傳統文化就是開歷史倒車,會受到批判。

如果林子軒不遺餘力的鼓吹泰戈爾的東方文化復興,肯定會吸引批評者的火力,泰戈爾可以回到印度去,他還要留在中國繼續生活。

“又一個信奉西方思想的青年。”林子軒走後,泰戈爾頗爲失望的說道。

接下來,徐至摩帶着泰戈爾前往杭州遊覽西湖美景。

從杭州回到上海後,4月18日下午,商務印書館、《申報》等機構,以及印度、西方人士共1200餘人,借寶山路商務印書館的圖書館會議室,爲泰戈爾舉行盛大的歡迎會。

泰戈爾身着黑色長袍,戴着紅帽,走了出來進行演說。

他演說的內容不是詩歌,而是《東方文明的危機》。

他爲上海的工業文明和城市化擔憂,他認爲,在上海,由於西方物質文明的引入,已經看不到絲毫的中國文化精神。

演講結束,衆人在北京路功德林素菜館設宴,宴請泰戈爾。

功德林素菜館是上海最大的一家素菜館,很多社會名流迎來送往都會選在功德林。

宴後有代表爲泰戈爾演唱了京劇,彈奏了古琴。

忙碌了一天,半夜十二點,泰戈爾結束了他的第一次上海之行,前往上海招商局碼頭,踏上了北上之路。

第一次播音第二百七十章 結局肯定是光明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紅色第十七章 少女心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爲人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僅僅是文學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黃昏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位諾獎獲得者在中國的不同遭遇第二百七十八章 偷偷改變世界的感覺第二十七章 穿越時光的歌聲第一百一十五章 跟風第六十一章 讓黑人兄弟們行動起來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位女演員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第一章 我的室友徐至摩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學雜誌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位小說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飛出籠子的鳥兒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個不一樣的未來第八十三章 羣雄爭霸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個不一樣的林子軒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收音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文學雜誌第一百零四章 人生的轉折點第一百九十三章 緋聞第二百零八章 一個全面的中國第八十四章 默默的情懷第五章 再見,康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個英雄的誕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斷轉移的話題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國製造的超級英雄們第五十四章 斷更引發的大猜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三十六章 明星電影公司第一次演講第三十五章 那些年,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變從不經意間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一場電影行業的戰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邊新聞第一百一十一章 上海灘風雲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們該度過一個怎樣的青春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紅色第一百零二章 《娜拉走後怎樣》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奧斯卡第三百六十五章這一刻,他是焦點第二百八十三章 尋找失落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國容不下的泰戈爾第一百四十七章 新的一年第二百一十七章 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第一百一十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二十三章 爲藝術而獻身第六十九章 有聲電影的困境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收音機第一百八十章 文學真正的作用第六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十一章 一場通俗小說之間的內鬥第六十五章 敲門磚和交學費第二百一十章 握手第三百二十三章 以考古的名義第二百八十三章 尋找失落的世界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位諾獎獲得者在中國的不同遭遇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寧觀潮第二百二十七章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第一百五十六章 祭祖第二十章 給中國電影一個機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版社的生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別具一格的證婚詞第四十章 文壇論戰的興起第五十五章 看,真的有飛碟第五十章 戰況升級第二十七章 穿越時光的歌聲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一百零一章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野心之作第二百零八章 一個全面的中國第一百五十六章 祭祖第二百八十三章 尋找失落的世界第三百零一章 覺醒之年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筆名第一百六十章 大規模寫作計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對待諾獎的態度第三十一章 電影圈的那些事兒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話劇的熱潮第一百二十四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操守第五十一章 這一日,屬於上海第三百五十三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百六十五章這一刻,他是焦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段虛構的傳奇故事第九十三章 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