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

川端康城翻開《雪國》,看到介紹,發現這是一本小說集。

包括《伊豆的舞女》和《雪國》兩篇小說,作者叫做村上春術。

他下意識的認爲這是一位日本作家的作品,而且看到《伊豆的舞女》這個名字讓他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1922年夏天,他寫了一篇《湯島的回憶》,並沒有發表。

寫作的原因是他在伊豆旅行時,在湯島的湯本旅館偶然遇到了一行流浪藝人,他對其中一位年紀不大的小藝伎印象深刻,就寫了這篇回憶。

當時覺得不太成熟,就束之高閣,沒有投稿。

他翻看了幾頁,越看越是驚奇,這篇《伊豆的舞女》竟然和他去年所寫的《湯島的回憶》故事情節如此相似,有些語句都一模一樣。

但不得不說,無論在故事的講述上還是文采上,這篇小說都比他的小說成熟的多。

川端康城可以肯定,他寫完《湯島的回憶》後就收了起來,就連他最好的朋友都沒有看過,那這篇《伊豆的舞女》只能說是巧合。

畢竟,伊豆是國內的旅遊景點,湯島的溫泉非常有名,很多日本人都會去那裡旅行,那裡也是流浪藝人的聚居地,碰到流浪藝人並不稀奇。

而每一羣流浪藝人中總有年紀小的藝伎,她們鮮活而美好,讓人禁不住生出憐愛之心。

自己的遭遇和其他無數人的遭遇一樣,沒什麼出奇,只是有些人過後就忘掉了,有些人卻念念不忘,寫成了文字,記錄下來。

一時間,川端康城覺得自己和這位素未謀面的村上春術先生可以引爲知己。

他們是同樣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是同樣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他有了認識這人的衝動。

金東光看到川端康城發愣,便推了他一把,詢問緣由,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川端康城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這種奇妙的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怕也沒有人相信,不如藏在心底。

他把這本《雪國》遞給金東光,金東光同樣是日本新銳的作家。

此刻川端康城急切的想知道這些書籍的來歷,這本《雪國》的作者在哪裡?

他向警察本部的工作人員打聽,得到的消息卻是這些書籍是中國那邊捐助過來的,工作人員還抱怨說捐助什麼不好,偏偏捐助這些沒用的東西。

因爲災民很多,不少地方發生哄搶事件,所以救災物資大多存放在警察本部,需要的時候再搬運出去。

對於這些書籍,警察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暫時堆放在那裡,等待命令。

或許還需要文化部門的審查,誰知道里面有沒有不健康的書籍,他們也不精通中文。

川端康城想了想,那本《雪國》應該是生活在中國的日本僑民所寫,這些書籍不應該被堆放在這裡被隨意踐踏。

他和另外兩人商議,應該儘快把這批書籍送到大學或者圖書館。

至於審查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文化部門恐怕是顧不上,只能一切從簡了,找一位精通漢語的專家來鑑別一下就是了。

在日本,精通漢語的學者不少,很多日本人都會一些漢語。

此時,川端康城和金東光在日本文壇剛剛出頭,而芥川龍之界已經是成名作家了。

芥川龍之界生於1892年,在1915年寫出了後來享譽世界的《竹林下》,不過那時他還是個無名青年,到1919年纔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

1921年,他被大阪每日新聞社以海外觀察員的身份派往中國。

在中國,他從上海出發,一路遊覽了杭州、蘇州、揚州、南京和蕪湖,然後溯江而上至漢口,遊洞庭,訪長沙,經鄭州、洛陽、龍門前往北京。

他非常瞭解中國文學,尤其喜歡《水滸傳》和《西遊記》。

由他出面,向日本文化部發出申請,代爲處理這批由中國運送來的書籍。

幾日後,日本文化部纔有了回信,並派了一位專員負責此事。

後來,這批書籍被分別送入日本各大學和圖書館收藏,其中一些宣傳革命和思想不健康的書籍被查收和焚燬。

川端康城拿走了《雪國》,回到東京仔細閱讀。

對於《伊豆的舞女》他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對於《雪國》他就只有深深的歎服了。

他覺得這種融合了日本傳統文學和西方文學的作品具有極爲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時的日本文壇,以芥川龍之界爲代表的“新思潮派”大行其道。

新思潮派認爲文學作品可以虛構,強調題材的多樣性,並且十分講究寫作技巧,注重藝術形式的完美。

這個流派表現了本世紀初日本小資產階級不滿現實而又苦於無出路的心情。

川端康城此刻也是“新思潮派”的追隨者,但他又不滿於這種寫作方式,想要有所創新,《雪國》給了他極大的啓發。

他和金東光探討《雪國》的寫作方式,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非常想和《雪國》的作者進行交流,但又沒有作者的聯繫方式,只好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寫了一封長信,寄給了出版《雪國》的出版社。

一家叫做萬象書局的出版社,並請書局轉交給作者本人。

與此同時,川端康城還在《文藝春秋》上發表了對於《雪國》的文學評論,極力的讚譽這篇小說,並稱這是日本最爲純美的文字。

《文藝春秋》這本雜誌是在1923年1月由菊池款創辦。

起因是菊池款厭煩爲適應出版商和編輯的喜好而寫作,聲稱“我要寫我自己的話”,於是聚集了二十多個同人,創辦了《文藝春秋》雜誌,標榜“純文學”。

川端康城是《文藝春秋》的編輯。

這本雜誌後來還設立了芥川獎和直木獎,在日本文壇有着不小的影響力。

《雪國》也因爲《文藝春秋》的大力推薦而獲得了日本文壇的關注。

在上海,林子軒接到了平禁亞轉來的信件,信件已經被翻譯成了中文,他看了看寫信的人和信中的內容,不由得搖頭苦笑。

所謂知己,不過是川端康城的另一個自己。

第六十四章 勇闖好萊塢第二百八十三章 尋找失落的世界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第一百七十四章 如何創作小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筆名第五十七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第一百五十八章 民族工商業面臨的困境第六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五十一章 這一日,屬於上海第九十七章 未來國舅爺爭風吃醋的手段第二十二章 出名要趁早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公足壯海軍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司纏身第二十章 給中國電影一個機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二百一十八章 傳統文化的美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飛出籠子的鳥兒第一次演講第二十九章 明月歌舞團第三百零三章 家國情懷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們該度過一個怎樣的青春第一百六十七章 創造社的困境第三十章 理想主義者第二百九十章 你們在法國受苦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火了一把第二十章 給中國電影一個機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頭條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的文學創作之路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嘗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二百二十八章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那一抹刺眼的紅色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六十章 彼得遜律師的日記第九十一章 出風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一切都是爲了電影藝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緋聞第三百五十七章最爲波瀾壯闊的一頁第三百六十章大買賣第三百一十一章 這就是莫斯科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七章 新派武俠小說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宮的失敗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名人的花邊新聞第三百四十五章 別具一格的證婚詞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將來你就知道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奇人物第二百零四章 電影的產業鏈第二百七十六章 隨便挑第二百八十九章 對待諾獎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六十章 彼得遜律師的日記第三百零四章 滾滾紅塵中,有幸遇到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變從不經意間開始第二十八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一百四十六章 婚禮第二百章 超越時代所遭遇的尷尬第十二章 文學和白話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這就是莫斯科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八十九章 一個有益於中國電影事業的人第七十八章 貼近生活和粉飾生活第一百九十章 小說改編熱潮第八十五章 開講啦!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們只有一個立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三百四十五章 別具一格的證婚詞第三十一章 電影圈的那些事兒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需要這裡成績最差的學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那只是我用的筆名第二百零三章 讓文學歸於文學第三百四十八章 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距離第二百三十八章 首先把故事講明白第三十三章 一個歌星的誕生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第七十三章 劇院裡的新聞發佈會第八十三章 羣雄爭霸第一百一十章 紅袖添香夜讀書第三百三十六章 隱藏起來的劇情第六十九章 有聲電影的困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世界級的罵戰第二百六十章 超級英雄的新夥伴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們只有一個立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頭條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東大地震第三章 大預言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奇怪的客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在寫與不寫之間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嘗第一百九十一章 所謂知己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僅僅是文學第九十六章 這個時代的飲食男女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是矛盾的綜合體第二百八十二章 書稿的不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