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賽珍珠和她的丈夫布克一起來到上海,他們將和林子軒匯合共同前往廬山。
林子軒在上海熱情的歡迎了他們,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賽珍珠三十一歲,按照中國人的標準,不算漂亮,她有着一張深邃的面孔,帶着美國人的爽直,是那種喜歡交際的類型。
她的丈夫布克較爲沉默,是一位著名的農學家。
他在金陵大學教授農業技術和農場管理的課程,創辦了金大農業經濟系並任系主任,因出版《中國農家經濟》等書而被視爲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
兩人的性格可以說截然相反,賽珍珠活潑熱情,布克內斂深沉。
在上海,林子軒盡到地主之誼,帶兩人遊覽了上海的各處景點,還組織了一場文人之間的聚會來向上海文壇介紹賽珍珠,大多都是他相熟的朋友。
此時的賽珍珠在文壇小有名氣。
因爲林子軒的推薦,她在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上發表了幾篇隨筆,以一位美國女性的視角介紹她在中國的生活,以及對中國的看法。
這些文章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這是因爲賽珍珠美國人的身份,還有她頗具傳奇色彩的生活。
在美國人看來,賽珍珠自幼被帶到中國,還能在中國生活三十年,至今還活的好好的,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人對中國的瞭解是多麼的貧乏。
他們認爲中國是個貧窮落後,到處戰亂,疾病叢生,沒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國度。
從賽珍珠的文章裡,他們察覺到中國和他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雖然中國百姓很貧窮,但在中國的外國人生活的還不錯。
賽珍珠在隨筆中寫了對於鎮江的回憶,讓美國人瞭解到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和習俗。
不少美國人寫信給她,讓她繼續寫作,受到鼓勵,賽珍珠計劃寫一本記錄中國農村生活的長篇小說。
她和丈夫曾在安徽宿州的農村生活過三年的時間,對於農民的生活有所瞭解。
不過她沒有寫作長篇小說的經驗,這次就想着和林子軒探討一下。
在中國,萬象書局發行的《萬象》雜誌上同樣刊載過賽珍珠的文章。
林子軒給賽珍珠開了一個專欄,叫做“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賽珍珠陸陸續續的發表了十幾篇文章,其中大多是回憶或者感想,也有對中國社會的看法。
林子軒覺得在兩年後這些文章就可以結集出版了,這或許就是以後賽珍珠寫出長篇小說《大地》的素材。
他不認爲自己可以指導賽珍珠寫作,只是告訴她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那就是寫自己內心深處想寫的故事,寫能把自己感動的文字,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具有感情,才能感染讀者。
林子軒的社交圈子比較小,來往的都是一些較爲親近的人。
比如《自由談》的主編周瘦絹,《快活林》的主編嚴獨賀,《小說月報》的主編鄭震鐸,還有萬象書局的平禁亞,世界書局的沈知放。
武俠小說作家向慨然,話劇界的歐陽予仟和洪慎,電影界的但杜予和鄭證秋,大明星殷明竹,歌星孟曉冬等等。
這些人有的還帶了一兩個相熟的朋友過來,所以這次的聚會就頗爲熱鬧了,幾乎囊括了上海文壇的半壁江山。
這時候林子軒才猛然發覺自己的影響力已經這麼大了。
按照外國人的說法,這叫做文化沙龍。
賽珍珠並不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文化沙龍,在南京也有類似的聚會。
然而,那樣的聚會和這次的沙龍完全不是一個層次,她也是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林子軒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這次沙龍的參與者掌握着上海一大半的文化類報刊和雜誌,還有出版社的老闆,演藝界的明星,衆人談論的也都是文化界最爲前沿的話題。
有思想的爭辯,有文化的碰撞,有朋友間的閒談,也有才子佳人的佳話。
這纔是真正的文化沙龍。
賽珍珠在其中如魚得水,她精通中國的文化習俗,和這些中國文壇的頂尖人物在交流上毫無障礙,甚至因爲她的身份,在其中很受追捧。
她喜歡這種和同類人交流帶來的愉悅感。
在沙龍上還出現了讓人驚訝的一幕。
文學研究會的鄭震鐸和鴛鴦蝴蝶派的周瘦絹交談起來。
鄭震鐸在接手《小說月報》後做了調整,除了繼續宣傳新文學外,還增加了“整理國故”這個欄目,在保持《小說月報》原有風格的前提下,不至於讓雜誌顯得過於激進化。
當然,一貫打擊鴛鴦蝴蝶派小說的作風不會變。
兩人私底下沒有矛盾,在上海文壇,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碰面之後交流一下很正常。
之所以讓人覺得驚訝還是兩個文學派別之間鬥爭的過於激烈。
其實,不要以爲周瘦絹是老派文人,他還不到30歲,思想非常開放,他是電影的發燒友,喜歡新興的藝術形式,不過就是寫言情小說而已。
這次聚會比較成功,第二天便傳遍了上海文壇。
主要是這些文人回去後會寫一些隨筆文章,說自己在聚會中碰到某某,然後發表出來。
林子軒沒想到這次因爲賽珍珠而舉辦的聚會在上海文壇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被不少文人認爲是一次高端的文壇聚會。
在上海,類似的文壇聚會並不少見,但大多較爲單一。
比如南社的聚會都是舊派詩人,鴛鴦蝴蝶派內部的作家經常一起吃飯,新文學作家也時常小聚,只是都不是這種大雜燴式的聚會。
林子軒涉足多種行業,所以才能邀請到不同行業的頂尖人物前來,如此就擴大了參與者的交際層面,無形中提高了聚會的檔次。
於是,在上海文壇,不少文人以能參與林子軒舉辦的聚會爲榮。
這讓林子軒想起了在英國以弗吉尼亞伍爾芙爲核心的精英圈子,他或許可以在上海複製類似的社交圈子,給上海文壇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不過,這些要等他從廬山度假回來之後再說了。
七月初,他們一行人從上海出發,朝着廬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