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軟刀子殺人

周延儒聽着也是面沉如水,哪裡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李覺斯深吸一口氣,道:“元輔,徵西伯這是真的怒了。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如果按照周正這麼來,不止是宗室被圈禁回京,動搖國本,還會在朝廷裡大肆奪權,將他們邊緣化!

陳演,張四知等人是兩頭難,對於入朝是悔恨萬分,不敢多言。

李日宣看着周延儒,神情肅然,道:“孫傳庭等人在吏部動作頻頻,一會兒要精簡機構,一會兒重塑職權,還要對京中內外的官吏考覈制度進行調整。徵西伯的變法野心已毫不掩飾,下官擔憂,這件事,怕是一個由頭,一個開始啊……”

衆人的表情隨着李日宣的話,漸漸憂心忡忡。

周延儒被這一系列事情弄的是頭昏腦漲,惱怒交加,站起來道:“要接旨,他周徵雲也得去,他要是真的敢亂來,老夫手刃了他!”

衆人聽着嘴角都抽了抽,周延儒這個文官首輔說出‘手刃’這種話來,顯然是氣急,卻也表示着,他對周正已無能無力,只能口頭上的。

難不成,這個古稀之年的首輔還真的能幹出,拿着匕首去刺殺同僚的事?

衆人現在對周正也是無力,只能隨着周延儒進宮,希望在金鑾殿上說服周正。

嚴格來說,周正這是‘矯旨’,能來接旨的,都是內閣,六部九寺的頭頭腦腦,閣臣,六部尚書,侍郎,九寺寺卿等。

周正一系的陸續進來,周延儒一系的人立即不客氣的質問起來。

“這件事皇上是否知曉?”

“這道旨意,到底是不是出自皇上的授意?”

“宗室藩王是國本,即便是皇上也不能一言而決,應該廷議共商,你們到底要幹什麼?”

“這道旨意,我們不接,我們不承認,我們要見皇上問個明白!”

……

周延儒的人,圍繞着孫傳庭,張賀儀,高弘圖等逼問不斷,氣勢洶洶。

孫傳庭等人好整以暇,他們都是侍郎級別,不能真的與這些人爭辯,只能偶爾的應對兩句。

周正姍姍來遲,在劉六轍的護衛下,這才進入金鑾殿。

周正的位次,僅次於周延儒,在錢謙益之前,他邁步進來,整個金鑾殿頓時安靜,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禁不住的躬身以示尊敬。

周正微笑着與衆人打招呼,來到了周延儒,錢謙益身前,招呼道:“元輔,錢閣老。”

錢謙益可沒資格與周正寒暄,陪着笑,悄悄退後一步。

周延儒擰着眉頭,冷着臉,道:“我若是不承認這道旨意,你當如何?”

周延儒的聲音不大不小,在安靜的金鑾殿內不啻驚雷,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衆人先是一驚,而後就是怔怔,接着神情恍惚。

大明朝廷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一個閣臣,徵西伯公然矯旨,所有的朝臣心知肚明,敢怒不敢言。

一個首輔公然討論這道矯旨的‘合法性’,一副‘交易’的口吻!

這是大明朝廷嗎?這還是大明朝廷嗎?什麼時候淪落到這種地步了?

還是說,早就到了這種程度,只是他們發覺的晚了?

太多人的神情恍惚,有些難以接受。曾經的煌煌天朝,威嚴霸道的大明朝,真的混亂到了末日嗎?

衆人還在恍恍惚惚,周正微笑着開口,道:“這是聖旨,元輔不承認,下官可不相信。”

不承認聖旨,等同於抗旨,那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周延儒不信周正會將他抄家滅族,卻也知道他要是不承認,會逼得周正走的更遠,只得放軟語氣,道:“我知道你對最近的事情不滿,但也沒必要這麼過激,將事情交給我來處理,我一定會讓你滿意。”

周正看了眼陳演,張四知等人,道:“嘉定伯,太康伯等人在背後蠱惑皇上,構陷朝廷,離間君臣,這些事情,元輔真的就一點都不知道?”

周奎等人想要從周正手裡奪取兵權,自然是瞞着周正的,但周延儒的關係網比周正強了不知道多少,真的就一點沒有察覺?還是坐等着看好戲?

現在,戲砸了,又想來挽回?

周延儒臉角抽搐了下,沉聲道:“實話說吧,你要是矯旨,我即便反對不了,也能撂挑子不幹!我若是罷朝,你這獨角戲怎麼演下去?”

四周的人神色苦澀,表情不知道是喜是悲。

他們終於明白了,是他們醒悟的太晚!

大明朝廷早就崩碎的一塌糊塗,早就是兩位上位者的權力遊戲,其他人根本沒有資格參與。所謂的‘矯旨’,在過去是大逆不道,但現在來說,應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這些人還是恍惚,矯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張居正時代?什麼時候隨便擺弄的?魏忠賢擅權時期?

他們想不清楚,卻知道,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偶然,是逐漸積累的,大明朝廷已真的是腐爛不堪,崩碎一地!

周正隨意的瞥了眼錢謙益,笑着與周延儒道:“而今朝局紛亂,各地板蕩,元輔身爲首輔,肩扛重任,豈會撂挑子,下官是不信的。”

周延儒看到了周正的眼神,目光冷冷的掃了眼錢謙益,心中快氣炸了。

他原本以爲拉錢謙益入閣,可以分割周正的權力,卻沒想到,這正中周正下懷,居然是給他周延儒找的備胎,接班人!

不等周延儒多說,李化貞端着聖旨,從金鑾殿側門進來,尖聲道:“聖旨到!”

不管是真是假,聖旨到了,他們都得做出樣子。

一羣人繼二連三的側身,擡起手,準備迎接聖旨。

周延儒老臉鐵青,盯着周正道:“我要你放棄內廷,不得繼續圈禁皇上,給予皇上應有的尊重。如果你不答應,我現在轉身就走!”

沒有首輔接旨,周正這道旨意的公信力就會大打折扣,並且影響他的聲望。

周正故作思忖了片刻,道:“徐文爵交出來。”

周延儒眉頭皺了皺,旋即冷哼一聲,轉身向李化貞,朗聲道:“臣周延儒接旨。”

他一拜,周正舉手跟着,錢謙益,以及後面的張四知等人連忙跟隨。

在金鑾殿上,有不少人是獨立於‘二週’之外的,如兵部尚書李邦華,工部侍郎田珍疏。他們對於‘二週’的對話充耳不聞,面無表情。

他們對於朝局看的更加清楚,對大明朝廷的現在更是明瞭。

這時,李化貞看了眼衆人,攤開聖旨,長聲道:“詔曰:我國家列聖,纘承休烈,化隆俗美,累洽重照,遠垂萬祀。我大行皇帝,仁度涵天,英謨憲古,勵精宵旰,銳慮安攘,海宇快睹,維新疆土,勤思恢復,萬機總攬,六幕禔休。然,宗室休慼,同胞無澤,獻媚於賊,諂媚於逆,天行召召,朕亦無奈。着,三司審判,勿枉勿縱,懲前毖後,以共鮮聞……”

衆人聽着這道旨意,倒是沒有覺得什麼,追憶先帝,憶苦思甜?還是將審判之權,交給三司,也就是周正?

衆人的目光若有若無的看向周正,心裡揣度。

周延儒面無表情,他清楚,周正肯定還有後手。

果然,李化貞一合聖旨,看着周延儒,微笑着道:“元輔,徵西伯,陛下說了,叛逆,該殺殺,無需留情,我朝不養逆賊,宗室更當如此。”

大殿裡的一羣人登時頭皮發麻,面露驚容。

下旨殺人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這種‘口諭’,可操作空間太大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聖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能忍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五章 反轉(求收藏,推薦~~)第兩百五十八章 明哲保身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七百三十四章 境難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分化與集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孤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另一條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算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兩百八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十一章 擡價(衝榜~)第五百二十五章 託孤重臣第四十二章 奏效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官讓你坐了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人間驚喜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杯毒酒第兩百章 得做些事情了第三十三章 拒絕招攬第六章 被閹黨大佬看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場上的信任第三百三十九章 軍器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網擒獲第兩百四十四章 庶子猖狂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開大合第四百章 烈火之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個干將第兩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三百七十三章 烽火燃起第兩百五十八章 明哲保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迫近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熱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急跳牆第兩百五十一章 豬一樣隊友第五百四十章 周延儒的官場哲學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五百八十五章 請託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浮蕩第三百零二章 如我願不如你願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匪亂坐大第四百零四章 自信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四百五十章 有後第六百六十六章 隱憂第一百零一章 你要侍奉好信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第兩百六十二章 帝王大忌第兩百八十一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一十二章 跌宕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兩百零六章 正主上門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方被悔婚第三百八十二章 票號第兩百八十六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開始第兩百零六章 正主上門第兩百二十五章 價碼第六百二十三章 突圍方向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領神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我無敵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六十三章 鯨吞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始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魏忠賢自盡(第一更)第四章 暗算第四百三十三章 登萊巡撫第七百三十九章 灼灼第六百零一章 殺氣騰騰第四百四十四章 陽謀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四百九十二章 定鼎西北第三百四十八章 殺人如火第一百零四章 與田爾耕的交易第六百零八章 慌慌張張第七百三十四章 境難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兩百零五章 揮手退敵第七百一十章 邊患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五百六十七章 爬山第七百一十三章 推演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始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周正回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演員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婚之期第四十二章 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