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圖與孫傳庭對視一眼,雖然之前徵西伯之前已經告訴他們這種可能性,但親眼見到,還是頗爲吃驚。
這位首輔,就這樣服軟了?
孫傳庭追隨周正更久,情知這位首輔的權力慾,遞過一道公文,道:“元輔,我大明之所以弊政疊出,層出不窮,造成現今的困難局面,皆因權職交錯,複雜多變,各部門又相互推諉,人浮於事,是以,下官等商議……”
孫傳庭沒有說完,周延儒就吃驚的將目光從公文轉到了孫傳庭臉上,道:“所以,你們打算將戶部的戶籍,鹽課,漕運,茶課;吏部的考覈,撿拔;都察院的監察,巡視;工部的官道,驛站;禮部的禮法,典儀;刑部的緝捕,審訊……這些統統歸一,納入這個總理衙門,你們,你們這是想要再建一個內閣嗎?”
孫傳庭與高弘圖一怔,他們之前沒察覺,現在一想,還真是。
孫傳庭神色如常,道:“元輔,我們不是要爭權,而是要對複雜的權職進行歸納,統一,以重新樹立朝廷的權威,強力的對地方加強控制,並且梳理弊政,以中興社稷,造福萬民……”
周延儒吃驚的表情慢慢收斂,變成了鐵青之色,盯着孫傳庭,高弘圖二人,道:“這個我不會答應的,你們讓周徵雲來找我談。”
孫傳庭擡起手,平靜的道:“元輔,這就是徵西伯的意思。即便您不同意,哪怕開大議,我相信皇上,朝廷也會支持我們。”
周延儒臉角動了下,他已經知道,李忠是周正的人,皇帝那邊不用想。朝廷這邊,眼前的李日宣,陳演,怕是最多不說話,決然不會反對周正。
周延儒眉頭擰緊,臉色越發鐵青。他發現,他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對朝局的控制了。
周延儒眼神變幻,心裡不斷的想着對策。
按照周正這個‘總理衙門’的規劃,簡直囊括了所有重要的權力,完全就是一個小內閣,這種權力還不受制衡,周正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陳演感覺着班房裡的壓抑氣氛,心裡害怕,瞥了眼李日宣,道:“元輔,這個總理衙門,應該置於內閣之下,凡是要向內閣奏報,得到允許才能施行,不能妄爲方可。”
周延儒擡頭看向孫傳庭,高弘圖。
孫傳庭稍一頓,道:“這個是自然。徵西伯曾與我們說過,內閣只是個班房,大學士也非官銜,應該找個機會,對我大明體制進行修正,確立,不能這樣含混下去。”
明朝的體制是太祖朱元璋所立,其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制衡’,不止中央廢除了丞相,各個衙門內外製衡,在地方上也有三司相互牽制。
這種制衡缺少了‘決斷’,不斷的將權力集中向上,諸多難處很快就顯現出來。首先就是皇帝不勝繁巨,搞出了秘書性質的大學士顧問,以至於發展成‘內閣’,而地方上,三司制衡,推諉,無法斷事,則出現了巡撫,總督,漸漸從臨時委派變成了常設。
但‘大學士’,不是官階,首輔、閣老也是一種‘敬稱’;巡撫,總督並不是地方官,而是朝廷委派的京官。
所以,這些終歸不在‘法統’之內,只是一種‘約定成俗’。
周延儒聽着孫傳庭的話,猛的警覺,道:“周徵雲要修改祖制?”
孫傳庭微笑,道:“並非修改,只是修正。比如確立內閣的地位,將巡撫,總督劃歸地方官,常設,對各部錯綜複雜的職權進行梳理,統一,合併,以減少齷齪,人浮於事……”
孫傳庭說的有理有據,按理說也應該如此,但周延儒對周正已經產生了最大的警覺,哪裡敢放鬆,道:“這件事,必須要有我的首肯!”
孫傳庭再次擡起手,道:“這是大事,自然需要元輔點頭,百官共議,還須皇上下詔,方可施行。”
周延儒自覺扳回了一點,還能控制,稍稍寬心,道:“你們要我做什麼?”
孫傳庭上前一步,道:“元輔,當前,一個是請元輔說服皇上,對這次的‘行刺’下旨,三司以及各衙門好做事。第二,就是我們會盡快組建‘革新事務總理衙門’,涉及的六部九寺的權職等等,請元輔居中協調,以免發生不愉快。”
周延儒一腔怨氣難以發泄,還得給周正做事,眉頭全是煩躁,擺了擺手,道:“你們去吧。”
孫傳庭與高弘圖對視一眼,知道周延儒還是心有不甘,應該會再出什麼幺蛾子,但問題已經不大,兩人不動聲色的擡手,道:“下官告退。”
等孫傳庭與高弘圖走了,周延儒看着李日宣與陳演,道:“你們怎麼看?”
陳演想要辭官,不想再多沾惹是非,故作沉吟的不語。
李日宣瞥了他一眼,只得道:“元輔,如果他們只需要官吏的考覈之權,那任命權還在我們手裡。至於戶部的戶籍,人丁這些也不打緊,國庫在我們手中。”
陳演瞥了他一眼,心道:現在是這樣,真的等這個總理衙門組建起來,還有我們討價還價的餘地?
周延儒也想到了這種可能,看着他們二人,道:“告訴所有人,給我盯緊他們,他們做的任何事情我都要知道,但凡超出我們約定的,堅決不答應!”
陳演最怕的就是周延儒與周正撕破臉,牽累到他,連忙道:“元輔,還是以商討爲要,切莫再起爭執。”
周延儒知道陳演想要走,卻也不想多說,短時間他也難以找到信得過人接手戶部,壓着滿心的躁怒,道:“我知道了,你們去做事吧,晚些時候,我要進宮。”
經過一天一夜,想必小皇帝也應該冷靜下來了。
陳演,李日宣擡起手應下,憂心忡忡的出了周延儒班房。
周延儒等兩人走了,忽然一怔,又搖了搖頭,輕聲嘆氣。
他本來還想與二人說一說增加閣臣的事情,結果惱怒之下,全然忘記了。
孫傳庭與高弘圖兩人出了內閣,向着大明門走去。
高弘圖已經得知了周正想要做的事情,這些事情,比他想要做的事情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卻也是事事關乎江山社稷,胸襟廣博,高瞻遠矚,使得原本就對周正欽佩不已的他,更加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