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詭異多變

小傢伙倒是沒有所覺,睜着大眼睛,在周正這間班房看來看去。

周正看了他一會兒,便開始翻看桌上的公文。

這些公文來自大明各處,從北方的遼東,到南方的雲南,從東方的南直隸到甘肅鎮,幾乎全都有。

呈報軍情的,請命的,要求錢糧的,請求撫卹的,各種情況十分複雜,周正看了一會兒就皺起眉頭,頭疼不已。

很多情況太過複雜,不是簡單的錢糧或者剿匪就能解決的,牽扯到更深次的問題,別說兵部了,就是內閣都無能爲力。

周正看着,有的直接批覆,有的則寫‘轉’,意思轉向尚書楊嗣昌的班房。

周正的班房不時有人來來去去,周正前面還擡頭應付,後面直接頭也不擡,順口答音。

不知道過了多久,周正擡頭,看向不遠處的椅子,小德慎已經不在了。

在兵部周正不擔心他的安全,看了眼外面,便繼續低頭做事。

快到中午的時候,忽然間外面傳來一聲朗笑,楊嗣昌大步走進來。

周正擡頭看去,只見楊嗣昌沒有了之前見過的厲色,反而笑容緩緩,手裡居然還牽着小德慎。

周正心裡微緊張,連忙上前,接過小德慎,不動聲色的拉到身後,微笑着道:“讓楊大人見笑了,賤內有事回孃家,孩子沒人帶,我只好帶過來,待會兒讓人送回去。”

楊嗣昌一擺手,笑着道:“沒什麼見怪的,很聽話的小孩子,不礙事,來再吃塊糕點。”

楊嗣昌說着,將手裡一個盤子遞向小德慎。

周正這才注意到,楊嗣昌手裡一直拿着一個盤子。

小德慎眨巴眼,擡頭看向周正。

楊嗣昌塞到小德慎身前,道:“來,吃。”

周正看着楊嗣昌的表情,低頭與小德慎微微一笑,道:“伯伯給你的,拿着。”

小傢伙這才怯生生的伸手去拿,看着楊嗣昌,慢慢放入嘴裡。

楊嗣昌臉上笑容更多,道:“好吃嗎?伯伯那還有,想吃了,就去伯伯那拿,不要怕生。”

小傢伙似乎聽不太懂,又擡頭看向周正。

周正摸了摸他的頭,道:“去外面玩吧。”

小傢伙手裡拿着吃的,慢慢的向外面走去。

楊嗣昌看着他的背影,感慨的道:“還是孩子好,沒有那麼多煩心事。”

周正知道楊嗣昌不會只是來看孩子,直接道:“是出了什麼事情?”

楊嗣昌看了他一眼,道:“李鴻基被推薦位新闖王,收攏了各軍,擁兵十數萬,聲勢浩大。”

李鴻基,也就是李自成。

楊嗣昌與周正,除了對西北之亂的看法上有分歧,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基本的面子關係還是有的

周正剛從西北迴來,知道西北的情況,沉吟片刻,道:“李自成還好說,目前被困陝西。張獻忠在四川受挫,目前盤踞在湖廣,西北可上貴州,四川,陝西;東南可進雲南,南直隸,江西,河南,他纔是最危險的。”

楊嗣昌似乎又擔心周正說出重點清剿的話,直接道:“我準備調集西北五省的總督,總理以及各巡撫,總督,總兵,外加雲南,河南,江西等兵馬,對李自成,張獻忠進行圍剿,十面張網!”

周正心裡思忖着,知道這件事短時間內完不成,起碼還得崇禎首肯,錢糧以及各路人馬調配也需要時間,默然片刻,道:“這是楊大人的職權,下官不做置喙。下官擔心的是遼東,想要對遼東,天津衛以及登萊三地進行整肅,而後進一步向北推進,壓縮建虜的活動範圍。”

楊嗣昌瞭解周正的過去,知道他這麼多年大部分時間在這三地流轉,一直對建虜作戰,稍稍思索,道:“這件事確實也不能放鬆,你寫好條陳,我看過後,便交由你督進。”

“謝大人。”周正有些客氣的擡着手道。

算不上利益交換,是楊嗣昌對兵部事務劃分的一種默認。首肯了周正主管對建虜的事務,他也能集中精力對付西北流寇。

楊嗣昌見周正沒有給他添麻煩,也笑起來,道:“你這兒子不錯,雖然有些認生,卻沒有什麼畏縮,在兵部走門串戶,很是可愛,沒事多帶來,兵部太沉悶了,有個孩子,也緩和一些。”

對於楊嗣昌的示好,周正照盤全接,笑着道:“大人不怪罪就好。”

楊嗣昌頓時一笑,兩人是心照不宣的達成默契。

……

周正在兵部上任四天,處理的事情極多,也漸漸梳理了兵部的關係。倒是左侍郎陳新甲一直沒有見到,因爲他出京在整頓宣大等地的軍務。

崇禎九年,十月十九,朝會。

從兵部出,進入大明門,一直走,進入乾清門。

周正也是上過幾次朝的人,只是這次感覺分外不同。

當初他是都察院小御史,站在最末的位置,眺望都看不清前面的大人物,而現在大人物們就在他四周,看的清清楚楚,倒是後面人影幢幢,看不清楚。

周正站在楊嗣昌身後,前前後後都是侍郎上書,再前面還有幾個閣臣。

楊嗣昌抱着板笏,偶爾與人交談幾句,其他時候都在與周正耳語。

“今天主要的事,就是攤餉的事,應該是針對南直隸的官員。”楊嗣昌說道。

周正點頭,道:“我也聽說了,怕是元輔攔不住了。”

楊嗣昌看了眼最前面的溫體仁,道:“聽說是那位出手,想要復起。”

楊嗣昌說的‘那位’,指的是前任首輔周延儒。

江南近來大興社林之風,尤其是復社動靜極大,以‘復東林先賢風骨’爲己任,每次聚會少則數百,多則上千,行走之間,衣冠飄飄,驚動半城。

朝局震驚,海內都在看着。

周正知道,歷史上的周延儒確實復起過,但這一次,周正不會允許,輕聲道:“怕是難,我們這位也不是易於之人,沒那麼容易倒。”

楊嗣昌嗯了一聲,道:“待會兒我們坐觀不動,看看風向再說。”

周正無聲的應了一句,目光好奇的看着溫體仁。

若說大明的朝局,那真是風雲變幻,變幻莫測,哪怕深在裡面的人也是摸不清方向。幾乎每個月都有閣臣,六部尚書,侍郎等被罷,致仕,下獄,如此頻繁的變動,沒有誰是官場不倒翁,更沒有誰能掌握朝局!

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八十章 混亂中擇一出擊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駕崩第五百五十章 藩王齊入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勢如潮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臺吉要歲幣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六百四十九章 序幕第五百零七章 水師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十三章 未婚妻?第一百八十章 去見天啓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建虜來襲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用的棋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兩百三十七章 大明官員的立場第二章 打人啦第五十五章 脫衣服第四百一十六章 剿匪效應第六百四十五章 黨羽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伐之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攔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內外第四百六十九章 異志第九十一章 站出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欽使又如何第七百零五章 回京第兩百三十五章 登聞鼓再響第三十九章 調任御史?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燒旅順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知死活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四百三十九章 孫傳庭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大的變數第二十四章 危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強硬第六百一十三章 明晃晃的交易第四百四十五章 宗室要錢沒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山海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脅第兩百五十五章 又一個拒絕的第三十章 週記第七百一十五章 壓迫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守派第五百三十六章 爭權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剿海盜的艦隊第六百一十四章 君臣和睦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京第六百四十一章 表演第四十八章 陡然來的熱鬧第三百七十章 壯志豪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啓的厭惡第三百一十二章 財帛動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錢象坤致仕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九十九章 東林人的德性第三十九章 調任御史?第六百二十九章 禍事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一百九十九章 混亂混亂混亂第四章 暗算第三十四章 魏希莊第八十八章 絕不退讓第一百零一章 周家的機會來了第七十七章 風情一腳(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二章 危急了第三百二十章 躊躇滿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找死第六十八章 詔獄第六十五章 初見班底第六百二十章 緊迫第六百八十四章 錢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權在握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數革職第一百七十九章 給你十萬兩第五百零五章 動手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廝殺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一百七十六章 終於來了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的身影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九十五章 平遼不平第兩百六十章 魑魅魍魎第三百八十四章 剿海盜的艦隊第一百二十章 三不知第三百六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得罪宗室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官吧第四百二十九章 攻入城內第兩百九十六章 漫天給價的手筆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熱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