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聖誕將至

第一章聖誕將至

一個騎着軍馬的漢子,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羣,一時間愣住了。嘆息一聲,說道:“這果然是京師啊。”

此人名叫劉長,小時候年裡窮施捨給廟裡了。但是天生力大無窮。後來遇到的災荒,被流民裹挾到了鄖陽一帶。

項忠單槍匹馬到了鄖陽勸服了鄖陽流民,各自下山安置,並在鄖陽分了幾個縣,編戶齊民,將這些流民納入朝廷的管制之下,也就不用說了。

而劉長就是其中之一。

因爲他天生力大。被納入項忠所屬的軍隊之中,跟隨項忠征討白蓮教,最終斬殺此獠,而後又跟隨項忠總督安南之戰的糧草。

後來因爲前線兵危戰急,項忠的親兵也作爲補充兵抽調在前線之中。劉長也就趕上了諒山之戰慘烈的尾聲。

在這一戰之中,劉長被王越賞識,留在身邊讀書識字,後來,又跟隨王越討伐都掌蠻,立下功勞,本來可以升千戶的。

但是王越給他按下來的,爲他換了一個武學進學的機會。

這也是王越爲劉長前程安排。

劉長在軍中有外號,號稱石和尚,一身肌肉就好像是石頭雕刻出來一般,披重甲衝陣,更是所向無敵。

只是他是流民出身,一沒有世職,二沒有武學背景,如果得一個千戶職務,且不說能不能站穩腳跟,今後提拔的機會也就少了。

畢竟千戶還可以用蠻力折服上下,但是到了一方指揮使,或者是方面大將,只會抽刀子砍人哪裡能行。

於是劉長只能捨棄了妻兒,他都二十五六歲了,自然是有妻兒,將妻兒留在四川,這一次平定都掌蠻,軍中很多人都分了土地。劉長也分了一些。

也足夠妻兒生活。

在來北京之前,他就知道,北京是天子腳下,也是天下第一等繁華的地方。之前還比不上蘇州,但是這些年來,發展一日盛過一日。

很多人都覺得北京之盛不亞於蘇州城了。

而今劉長就看見這個局面。

他從通州騎馬出來,遠遠的看見北京城牆的時候,就開始走不動路了。

卻是四面八方的鄉民都在官道兩側擺起了攤子,就好像是趕集一般,最開始的都是一些笨重大件,如牲口,很多蒙古人一身騷腥味,穿着破皮襖子,不知道多少年沒有洗過了,遠遠的看過起黑的發亮。

這些牲口什麼都有,馬了,羊了,牛了。好大一羣。

劉長雖然騎着馬,但是作爲軍官都是喜歡馬匹的,就好像是後世軍人喜歡槍一般。

既然見了,就下馬牽着繮繩緩緩的前進。一一看過,看過一陣子卻有些失望。

這裡雖然有幾十匹馬,但是大多都是良駒,比不上劉長的戰馬。

這戰馬還是劉長交錢從軍中贖買的。跟隨他出生入死,很是貼心。

這馬倌也看出來了,用着帶着韃靼味的漢話,說道:“官爺,您一個看就是軍裡,您不知道,但凡關外向關內運馬,第一步就是軍中先挑,軍中每年都會將好馬調走。所以,我的馬卻是比不上您的軍馬。”

“如果軍爺想要更好的馬,卻要去北門外的馬市,您知道軍中賣馬都是上等馬一個價,中等馬一個價,下等馬一個價,那些真正好馬,軍中反而出不起價錢,都在北門外羊馬市,那纔是第一等我大明最大的馬市,等閒都有一兩萬馬在發賣,不缺寶馬良駒,只是沒有一個便宜的。”

北京已經成爲大明最大牲口貿易中心了。

一方面是北京的特殊地位決定的,馬從來是戰略資源,即便是而今大明戰馬並不缺乏了。

但是大明朝本能想要對大量馬匹的走向做到心裡有數。自然要放在眼皮底下看管了。

另外一方面卻是北京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而今大明最大產馬地,不是西北,也不是東北,而是漠南漠北。

而且很多蒙古人選擇南下賣牲口的時候,都願意順着馳道兩側走。如此一來都彙集在北京了,大部分牲口都是從北京,專賣給南方的。

真正見過牲口的人都知道,這些大牲口身上的味道並不是多好聞的,更不要說數千萬的牲口在一起,那個味道,單單是想想,就讓人覺得很銷魂。

更不要說牲口的糞便了。

如此一來,這些交易牲口的地方都在城外,也就可以理解了。

劉長將這一件事情給記了下來。繼續前進,然後就是賣各種重貨的,傢俱了木料了,乃至於煤球了。白菜蘿蔔了。等等。

劉長常年在南方,倒是看了一個稀罕。

多年以來,蜂窩煤已經在北京很普及了,甚至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了。因爲很多家庭到了冬天都要備下來足夠整個冬天燒的木材。

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隨着遵化鐵廠興起,遵化鐵廠的用煤量大增,供應起好幾個煤礦。這些煤礦的主顧是少府的,但是誰也不嫌錢多不是,隨之而來的就是煤價大跌,蜂窩煤的價格也大跌了。

很多富裕的人家都可以考慮,用蜂窩煤了。

這個趨勢正以北京爲中心,向四周擴散,而且普及最好的,就是遵化附近了。

走過這些攤子之後,官道兩側就房子或者棚子了,如此一來賣得東西花樣就更多了,只是劉長已經無心看。

他之前覺得而今距離城池不過數裡,他又騎着馬一會兒就到了。萬萬沒有想到,幾乎寸步南難行。估計到了天黑才能到城門口,卻不知道城門還開不開。

不過上天庇護,在日落之後,行人大少,劉長才到了城門口,卻見城門處貼着告示,聖誕將至,順天府下令,延長到了子時關城門。、

劉長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聖誕節到了。

此聖誕非彼聖誕也。

大明有三大節日。

元旦,冬至,聖誕。

元旦者,就是春節,這是民國時期改的名字。在古代都是元旦。而冬至卻是陰氣到了極致,陽氣開始恢復的時候,自然也值得慶祝。甚至有些地方,更是有亞年的稱呼,乃是四時八節之中的大節日。至於聖誕就是皇帝的生日,別稱千秋節,或者萬壽節之類。

而在正統一朝,這三個節日幾乎是接踵而來,堆積在一起,在每年年末的時候,都分外歡喜。

當今陛下乃是宣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生。

正統一朝的聖誕節,自然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冬至之後,元旦之前,但是一般情況下,過了冬至北京城就次第熱鬧起來了。

畢竟冬至一般在十月前半個月,接下來就是聖誕,聖誕過後,就是臘月,臘八,然後就是年二十三,都要採買年貨,這一股喜慶的氣氛,一直要維持到正月十五,甚至過了正月十九,燕九節之後,纔會慢慢散去。

今年有是非比尋常。

無他,今年是當今陛下四十整壽,前數年又屢屢出兵於外,擴土數萬裡,震怖天下。天下間有的沒有的外國都來朝貢了。

所有人都覺得而今有盛世之象,漢之宣昭,唐之開元,想來也不過如此了。

於是李賢領銜向陛下上尊號。

皇帝拒絕了,但是李賢與大臣一致要求大辦聖誕節,皇帝卻沒有拒絕了。

畢竟之前,三大節之中,皇帝真正重視的也就是正旦大朝會而已,其餘不過是民間自發的。

皇帝這邊一點。這一次皇帝四十大壽就變得熱鬧起來,整個北京城就好像是烈火烹油一般,處處都是興高采烈的人羣,處處都密密麻麻的貨物與攤位。

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五章 新內閣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