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

第四十六章大軍到位

毛銳自然不會接受這種可能,應該的彙報,於是毛鎧將他所見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清楚。

毛銳這才放心。

這個時候,李廣父子纔過來,彙報打掃戰場的情況。

“斬首三千三百級。”毛銳對着數字,也是心裡有數的。

人畢竟不是豬,即便是豬一心想跑,未必能追的上,況且是人?

對這個數字,毛銳是比較滿意,但誰對下面的數字就不大滿意了。“折損一千零三十,還有一百多個重傷員,估計支撐不了幾天了。”

毛銳只覺得牙根隱隱作疼。

這都是毛家的子弟兵,甚至他想起了剛剛戰死的十三弟,在軍官陣亡名單之中,決計不僅僅是一個姓毛的。

毛銳心中暗道:“安南不是一個小國。”他更是想到那些與他麾下的騎兵鏖戰到了僵持不下的紅斗笠們。

暗道:“如果安南有這樣的精兵十萬,朝廷這一次徵南就有些難了。”

只是而今氣可鼓而不可泄,這樣的話毛銳只敢與毛勝私下裡說,萬萬不敢在大庭廣衆之下說這樣的話。

等戰場打掃乾淨之後,當夜毛銳就進駐憑祥城之中,並大軍向後方報捷。

不過第二日,毛勝就到了憑祥城下。

這個進度大大超出了所有人預料之外。

幾乎在毛勝派毛銳進軍的同時,他就帶着本部人馬先行一步。

明軍各部進軍憑祥的順序,乃是毛勝本部,也就是參加過大藤峽一戰的人馬,之後是各部土司,最後是京營人馬。、

倒不是毛勝不喜歡京營。

只是因爲京營帶了不少火器,估計行軍緩慢,落到了最後面。

毛勝如此着急的原因,還有另外一個,那就是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而今已經是三月下旬了,轉眼之間,就是四月了。

安南的雨季,很快就來了。

如果不能在雨季來臨之前,在安南境內有一個突破口,等雨季一來,他所有進展都會被打回原形。

甚至要被迫撤軍。

故而毛勝心中非常着急。

在雨季來臨之前,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之內,他不求大勝安南,只有一個目標,打穿安南人的防線,佔領諒山。

拿下諒山之後,就可以緩一緩了。

因爲拿下諒山之後,明軍在安南境內,就有了落腳地,而且大明與安南邊境的羣山,也被他們丟到後面了。

明軍在諒山有太多的出擊方向可以選擇了。

甚至是攻守易勢。

安南想保全國家,就要在下一個旱季之前,收復諒山,封死防線,到時候冒雨攻山的人就是安南軍隊了。

而想達到這個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快。

故而,毛勝一到憑祥,二話不說,就帶着大軍來到了鎮南關以北,看安南軍中的防禦如何。

鎮南關封鎖住一處山谷,也是憑祥這一道狹長山谷的最南端。

容不下多少人馬,不管是關上,還是關下。

能展開數千人馬進攻,也就不錯了。

這也是爲什麼,明軍大破阮師回,鎮南關派出的援軍也沒有多少的原因。

不是不願意,而是這個實在是安置不了多少人馬。

安南的大軍都是在這一道狹長山谷的後面,也就是諒山那邊。

這一道狹長的山道,不僅僅是安南進入大明的天險,也是明軍進入安南的天險。

毛勝遠遠的眺望,就眉頭緊鎖。心中暗道:“此地決計不能再交給當地土司,朝廷一定要駐軍。”

雖然以鎮南關名之,但是這個並不是太祖時期修的鎮南關,原因很簡單,太祖所修的鎮南關,顧名思義,就是防守南邊的。

而這個關卡是防守北邊的,而且痕跡很新,多木製結構,一看就知道是安南軍隊這一段時間之內,緊急加固而成的。

但是依靠山勢,固然不如鎮南關堅固,但也不容小窺。

更不要說,安南人善用火器。

之前毛勝僅僅是聽說說過而已,此刻一看才知道,所言非假。

只見關卡上面大大小小的火炮,火銃,火箭,什麼的,應有盡有,如果將正統以前的神機營搬過來,與之對照,也相差不少。

因爲當初張輔滅安南之戰,彼此的火器相互較量了一番,大明朝廷也從安南吸取了很多使用火器的經驗,甚至有一兩款火銃也是原產於安南被朝廷借用的。

同樣,大明撤出安南的時候,將很多制式火器都丟到了安南,故而安南軍中,有大量明軍火器之後,更是以此爲基礎建造火器工廠,用以仿照。

所以安南火器與大明正統之前的火器處於同一水平。

當然了,嚴格的說起來,與現在大明火器也在同一水平。

畢竟朱祁鎮插手火器,更多是在火器編制與生產方面,倒沒有多少革新,只是當初雜亂的火器火銃都變成了統一制式,便於生產,便於檢查,保證了質量。也沒有什麼跨時代的進展。

所以毛勝看這個樣子,心中猛地一沉,就知道如果硬攻的話。不知道要多少大明將士死在這裡的。

就好像瓦刺大軍幾十萬,也未必能攻下一兩萬明軍精銳把守的城池,這就是火器在防守上的威力。

而這樣窘境,卻出現在大明軍隊面前了。

一時間毛勝也陷入常考之中,該怎麼攻破這一座關卡,更不要說,從這裡到諒山全部是山間谷底,如果安南想要的話,這樣的關卡決計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一處處進攻,傷亡太大了。

當然了,毛勝固然是擔心傷亡,但是作爲合格的將領,特更擔心付出了慘烈的傷亡之後,不能達到目的。

畢竟打穿這裡並不是目的,打穿這一片狹長地帶之後,還要面對與安南軍隊的一場決戰,倒是銳氣大喪,還能不能對安南軍隊戰而勝之?

這一點,誰也不知道?

毛勝心中暗道:“還是等一等吧,等京營與各土司兵都到位了,再說不遲了。”

首先他確定了一點,打這裡覺得需要炮灰的。

他自然不願意用他麾下將士當炮灰,也不敢用京營。京營自然是皇帝的本錢,更不要說京營的將領自成一系,並不是沒有靠山的。

無故折損多了,不用皇帝來找他算賬,自然有人來收拾他。

唯有土司各部,雖然在地方上是土皇帝,但是在京師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死再多也沒有問題,無非是多出些撫卹而已。

甚至對於一些土司來說,他們也不在乎死多少人。

土司治下的百姓,不過是他們的財富而已,如果財富能變現的話,他無所謂什麼方式,只要朝廷給得起銀子,他們都願意死人。

畢竟死的都是他們治下的賤民而已。又不是他們的親族。

與此同時,安南的壓力也是每日劇增。之前對大明的所有信心,都在第一戰大敗之後,蕩然無存。

很多人的心中都忐忑起來,讓他們想起了一個已經死去的人。那就是張輔,張輔七月數戰滅一國,這樣的戰績想起來,都讓安南人膽戰心驚。

一時間整個諒山的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

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