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

第四十一章落子南洋

大明水師在朱祁鎮當年承諾的不下西洋之後,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整體管理機構,也就是各省負責各省的水師。

這個時候水師,是作爲陸軍的一部分,乃是各省都司管轄的,最後一層層到五軍都督府與兵部。

但是上層結構之上,根本沒有海軍乃是水師的存在。

王英這個航海伯,負責這麼大的攤子,看似掌控大明最強大的水師,但是實際上,王英更多是負責運輸,而不是打仗。

不過,對北中國海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畢竟在北方根本沒有什麼對手。

但是對於南洋來說,卻不一樣了。

首先安南是有水師的。

雖然安南水師的戰鬥力似乎並不是太強的,但是還是有的。

其次就南洋各國都有各自的水上力量,一些阿拉伯海國際海上力量也是不容小窺的,再有就是漢人海商的海上力量。

雖然漢人海商的海上力量因爲貿易的原因,與朝廷保持着默契,但是這種默契能保持多長時間,卻是一個未知的數字。

一旦海商跳反,朱祁鎮估計就要面對嘉靖年間倭寇之亂的局面了。

因爲朱祁鎮開海固然有好處,但是這些海商也得了好處了,瘋狂增長,或許沒有一兩個統一局面的海商,有如五峰船主汪直一般。但是聯合起來,未必比嘉靖年間的倭寇差了。

朱祁鎮這樣做,也是對大明戰略重心的轉移。

從北方慢慢的轉移到南方。

本來,朱祁鎮對於這一件事情,還是要慢一點的。

畢竟這幾年沒有打瓦刺了,阿次帖木兒也恢復了一些元氣。雖然還不敢犯關,但是在燕然之戰喪失的元氣也一點點的恢復過來了。

總體來說,大明京營經過朱祁鎮整頓,已經與瓦刺大軍血戰,已經磨礪出來了。這數十萬軍隊,比永樂年間的大明軍隊也不差多少。

只是所以沒有進去西域,卻不是因爲打不過,而是在打仗之外的事情上。

比如薄弱的西北不能承擔大軍後勤,比如邊軍衛所的整頓正在進行之中,比如石亨這個人有在漠北坐大的趨勢,如果再打西域,讓石亨再次立功,如何封賞,如果不用石亨,又要用誰?

更不要說財政的上問題。

打安南五百萬兩即便不夠,但也相差不多,畢竟運輸轉運方便,靠近南方產糧區,很多事情成本低。

但是如果打西域,面對廣闊的西域,要多少錢才能砸下來,朱祁鎮估計非數千萬兩不可,至於到底是幾千萬兩,卻不是一個事先能算出來的數字。

西域開拓的停滯,朱祁鎮雖然遲早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對南洋方面的進展,朱祁鎮也是一定要關注的。

畢竟西方大航海方興未艾。朱祁鎮也不甘於落後。

只是不能完成內部改革,發掘出大航海的原動力,朱祁鎮即便用自己的政治意志貫徹這一件事情,也不過又一次鄭和下西洋而已。

所以朱祁鎮將變法之事,放在開拓南洋之上。

變法是朱祁鎮心中頭等大事。

只是這並不妨礙在此之前,在南洋落子。

安南戰事一起,朱祁鎮更是借勢而爲,順水推舟。這個決定,更是拿捏的恰如其分,如果說其他的時候,內閣的人或許會反對。

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唯一發出聲音的還是劉定之,劉定之說道:“陛下,船運水師大船數百艘,小船更是數千,分佈沿海各地,其中大船造價非常高,朝廷再興建南洋水師,臣恐怕戶部承受不了。”

朱祁鎮說道:“從北洋水師調撥一部分過去,其他的讓少府來辦吧。”

數百艘大船,乃是這一段時間陸陸續續增添的,甚至不用朱祁鎮發話。

無他,運河問題太多,當戶部官員確定了海運的便捷,他們都變成了海運派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海運船隊的頂頭上司從來不是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他們的頂頭上司是戶部。

因爲不管他們隸屬哪裡,他們都是爲戶部辦差的。

戶部掌控大明的錢袋子,稍稍鬆鬆手,就夠海運船隊吃飽了。

故而海運船隊一直保持着增長,而木製帆船,只要保養好了,是可以服役很多年的,所以這麼多年來,海運水師積攢一大批船隻。

朱祁鎮對海洋如此看重,自然也將少府的產業鏈發展到造船之上。

少府最大造船廠就在鴨綠江出海口處。

無他,這裡有豐富的木料。

鴨綠江上游都是深山老林,木材順流而下非常方便。

之前這裡是兩國交界之處,或許有些不方便的原因,但是而今朝鮮作爲一個國家已經不存在,存在的是大明的海東省。

而鴨綠江兩岸都是遼東省的下轄,自然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而且就人口分佈來看,鴨綠河兩岸乃是遼東與海東之間人口最少的地方,少府設船廠,一口氣遷徙了兩過萬人,鴨綠江出海口就出現一個小城市,以這個小城市爲中心吸引山東,兩淮的人口遷徙。

這一帶的人口正在迅速填滿之中。

劉定之反對的原因,也是財政上,既然朱祁鎮要少府造船,潛臺詞就是,這一部分費用,由內庫承擔了。

如此劉定之還說些什麼事情。

“陛下,屬意何人爲南洋水師總兵官?”楊洪說道。

朱祁鎮沉吟一會兒,他發現在陸地上能征善戰之將,朱祁鎮的夾帶裡面,能抽出一大把,湊一副撲克牌未必不夠。

但是海上的將領就不大好說了。

似乎除卻王英就沒有別人了。

朱祁鎮說道:“還是王英吧。畢竟說不定要打仗,至於北洋水師總兵官,就讓平江伯陳豫吧。”

平江伯陳豫這個人怎麼說啊?

他不像是一個將領,他更多的是辦着文官的事情,比如跟隨於謙修繕水利,經營運河,一直擔任漕運總兵官。

雖然海運與漕運還是不一樣的,但是朱祁鎮一時間也找不到別人了,只是希望陳豫對運輸工作能迅速上手。

至於陳豫打仗能力如何?

呃,朝鮮都沒有了,朝廷在北方海面上根本沒有對手,日本雖然還在,就日本那幾個小舢板,明軍水師只需幾艘船,就能給他們全滅了。

優勢如此之大,陳豫還能搞砸的話,那就是智商有問題。

對朱祁鎮敲定的人員,內閣沒有意義。立即發佈詔令,將剛剛的決議形成聖旨,特別是令王英帶着本部一些船隻先行去廣東上任。

在無疑之間,就造成了一個潛規則。

那就是大明南洋水師總兵官是壓北洋水師總兵官一頭的。

朱祁鎮還給了王英五軍都督府的加銜,朱祁鎮將領也準備在五軍都督府之中增加水師都督總管大明水師的將領。

也就是海軍司令,不過而今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

等所有事情都處理完了,已經是深夜之中。宮門都落鎖,自然將這些大臣全部留宿宮中,當然不要誤會,無非是文淵閣值房之中熬一夜而已,是決計不會到後宮之中的。

明天一亮,這所有聖旨都會發出去。

從朱祁鎮接到奏報,但做出決議,也不過十幾個小時而已,這種反應速度放在後世,自然是不能提,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難得的高效了。

但是如果將大明沉重的戰爭機器推動,這些命令落實下來,最少在兩三個月之後了。

別的不說,命令從北京到廣西,就少不了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了。

“前線情況怎麼樣了?”朱祁鎮在乾清宮之中,一時間睡不着覺。

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七十章 年關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十二章 軍議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五章 太后二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五十章 漕運難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