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年關

第七十章 年關

一般來說,皇帝冠禮之後,才能結婚。

一旦大婚,就意味着皇帝已經成年了,那麼親政也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皇帝大婚這一件事情,有很高的政治意味。

太皇太后所擔心,就是朱祁鎮太着急親政。

最少太皇太后對而今的朱祁鎮還不放心他執掌天下大權,哪怕在太皇太后看來朱祁鎮也是一個神童。

不過,太皇太后本身也沒有想過一直將朝政大權,攬在手中,已經給出很明顯的暗示。

就在朱祁鎮十五六歲上下,太皇太后就會考慮皇帝親政。

這也是太皇太后想要與皇帝緩解一下心結。

隨後太皇太后也岔開了話題,說道:“你身子也大好了,有些事情,也要你忙活起來了。就是這個年關,有些事情卻是少不得你的。”

朱祁鎮自然知道的。

正旦大朝會,隨後的大宴,乃至正旦之後,宮中的種種儀式。可以說從除夕夜開始,到正月十五,有好多事情都需要朱祁鎮出席。

雖然朱祁鎮在這樣的表現,更多是禮儀上的。甚至皇帝在這樣的場合下,說什麼話,也是有慣例的。

但並不是這樣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朱祁鎮本來就是幼帝。

每日常朝就是一個擺設,全部是虛文。不過是六部尚書,以及內閣幾位在朱祁鎮走一個過場而已。

也只有這樣大朝儀,會接見大量的官員,勳貴,外國使臣。

即便是禮儀上的,但是皇帝能不能做好,讓下面的人看了,有風度,爲威儀,直接關係到朱祁鎮威信。

畢竟以太皇太后的想法,朱祁鎮親政還有好幾年。能見百官的機會很少。

這對朱祁鎮來說,就是一場大考。

朱祁鎮說道:“請娘娘放心。孫兒一定不會讓娘娘失望的。”

太皇太后說道:“這幾日,就讓王直來宮中,教你大朝會上的禮儀,我知道,你從來不耐煩這個,但是決計不可將臉面丟到外國去。好生去做。”

朱祁鎮說道:“是。”

太皇太后又細細交代了幾句。

朱祁鎮就退下了。

第二日,王直進宮,就開始教授朱祁鎮禮儀。並講解大朝會的上流程。朱祁鎮一連訓練了十幾日,將這些事情,都爛熟於心之後,纔算是放過了朱祁鎮。

朱祁鎮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而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臘月二十三了。

整個北京城之中,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而紫禁城中也不例外。宮中太監宮女,都忙活的腳不點地。

當然了,這一些都不用朱祁鎮動手。

本來,朱祁鎮想要除夕將宮中親人湊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只是太皇太后與太后之間不睦,兩邊湊在一起,還不知道弄出什麼事情。

朱祁鎮只能兩邊跑了。

“噼裡啪啦,”的鞭炮之聲傳來,將睡夢之中的朱祁鎮驚醒。

他躺在船上,有一種熟悉的錯位感,好一陣子看着牀頂的布幔,才知道這已經是明朝了。

只是明朝過節的時候,與後世有很多不同,但是放鞭炮卻是統一的。

而且朱祁鎮聽了的明白,不是一處放鞭炮,似乎宮中好些地方的鞭炮之聲,都是一起響起的。而宮中的鞭炮之聲響起之後,隨即這鞭炮之聲蔓延開來。

在北京城中,其他地方也此起彼伏。

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起放鞭炮。

而在這個時候,文武百官,各國時節都在隨從的簇擁之下出了門。從各個方向想皇宮方向而去。

這些人都是參加大朝會的。

朱祁鎮身邊的宮女們都忙碌起來。

爲朱祁鎮換上冕袍就是所謂日月在肩的十二章龍袍。朱祁鎮登基時候所穿的樣式,不過應該不是一件了。

蓋因朱祁鎮這一年來,身子也竄了一截。當初的龍袍不能說不能穿了,但卻已經不合身了。

這樣的大典之上,怎麼能讓朱祁鎮身穿不合身的龍袍。

朱祁鎮卻不知道,他即便是合身,也未必會穿,皇家的奢侈,是朱祁鎮所不知道的。

“小爺,”王振端着一個食盤,說道:“請小爺嚼鬼。”

朱祁鎮看了,卻見紅木漆盤之上,有一個白玉一般的食盤,食盤上面十二個驢肉盒子,呈圓形擺着,旁邊有一副象牙筷子放在玉製筷枕上。

這是宮中的習俗,朱祁鎮也不知道爲什麼。但是卻知道,他的時間很緊。

這個時候,文武百官都趕過來了。等一會日出的時候,就是大朝會正式開始的時候,金英已經在奉天門外安排好了。

不過,朱祁鎮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先給太皇太后,太后,乃至宮中太妃,仁宗一輩太皇太妃行禮。

等這一趟跑完之後。

也就差不多了。

朱祁鎮匆匆用了。見了太皇太后之後,就去坤寧見太后。

太后孫氏而今也是一身正裝,看上威嚴華麗,肅穆之中,帶着豔麗。朱祁鎮知道,大朝會之後,就是大宴。

大宴分爲兩部分。

一部分就是外朝的,也就是朱祁鎮延請文武大臣,各國時節。而另外一部分就是後宮的,太皇太后與太后要延請各級誥命夫人。

這樣的儀式,孫氏也不可能不出席。

她爲朱祁鎮整整衣服說道:“我兒這一次一定要好生做。讓天下人看看,我大明是有天子的。”

朱祁鎮說道:“都是娘娘對我好,母后,你不要與娘娘做對了,好嗎?”

孫氏抱着朱祁鎮苦笑道:“我哪裡敢與娘娘作對,娘是怕啊。好,爲了你,今後不管有什麼事情,我都忍着,只要我兒是皇帝,我生受着,又怎麼樣?你放心,娘不會拖着後腿的。”

這一次,很多人都以爲太皇太后會帶着皇帝出席大朝會。爲皇帝鎮這場子。

畢竟,雖然這大朝會是禮節之上的。

但是畢竟會有外國使臣。

國內大小官員,都會按着朝廷安排來,但是外國使臣,卻未必了。

如果真出了什麼事情,單單憑藉小皇帝,能不能處理的了。很多人都擔心。不過如果太皇太后出現在大朝會之上。很多人也擔心。

擔心這是不是太皇太后臨朝稱制的開始。

太皇太后與皇帝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僅僅是朱祁鎮與張氏之間的關係了,已經成爲大明朝政一大風向標了。

太皇太后選擇放棄,一方面固然是放心朱祁鎮的能力。一般刁難,朱祁鎮也是能夠應付的。

另外未必不是看出了苗頭。

太皇太后可不想在朝廷之中弄出一個所謂太皇太后黨,爲將來埋下隱患,故而這才選擇退上一步。

否則的話。太皇太后出席這樣敏感的大朝會之上,朝中定然會有捧臭腳。

到時候,就麻煩了。

朱祁鎮聽了,孫氏的話,心中頓時一鬆,暗道:“這是我今年聽到最好的消息。”有這一個老媽,朱祁鎮很多時候,都要爲老媽收拾手尾。

弄得朱祁鎮有一些焦頭爛額。

而且朱祁鎮預計,這樣的事情,即便是未來也免不了的。

但是有什麼辦法啊?

這是他今生的母親。古代又是以孝治天下,他與孫氏之間,無法分割,也不可能分割。對別人或許可以使用強制手段。

但是孫氏,卻是他一定要供起來的那一位。

只要孫氏安安靜靜的在後宮享清福,就是幫了朱祁鎮天大的忙了。否則朱祁鎮真擔心,將來有一點,太皇太后即將大行的時候,也將孫氏待了下去。

因爲太皇太后自信,有她一日,孫氏就跳不出他的手掌心,但是一旦她不在了,恐怕孫氏弄出一個爛攤子出來。

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七十章 父子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四十章 輿情第八十章 西寧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十五章 禮樂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八十章 西寧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八十章 西寧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十四章 遺詔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