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

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

就在李實在朝鮮的行動完全失敗的時候,朱祁鎮也在感受着冬天徹骨的寒意。

今天大雪分外之多。

南直隸長江以南,乃至於浙江北部一帶,已經連綿下了四旬的大雪了,從臘月一直下到正月,也不見停。

大海結冰,沿着海岸線一直蔓延到了寧波。

朱祁鎮雖然在暖閣之中,也感到了徹骨寒意。往年江南或許還有一些一點雪,但是也不過是小雪,甚至雨夾雪,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大雪。

想來過冬的莊稼,定然凍死無數,南方多種稻米,這些東西可沒有小麥抗凍。更不要說,江南百姓驟然遇到如此嚴寒,更是有不知道貧困百姓,恐怕要凍死在大雪之下。

王直雖然已經上報了,他已經離開南京,巡視鬆,蘇,常,鎮,湖,杭,嘉,紹諸府,雖然他已經奏明,各府縣地方官已經在開始動作起來。已經提前安置百姓,但是依然有大雪壞房屋無數。

這也是正常,且不說有些危房承受不住大雪的積壓,單單是南方房子與北方的房子在結構上的不同,很多房子在建造的時候,都沒有考慮過防積雪的功能,如果一日兩日的大雪,估計還能承受得住。

但是近乎曠古絕今的四十天大雪,簡直比2008年的雪災,還要駭人聽聞,而且政務反應又不如後世。

縱然王直是一等一的能臣,朱祁鎮又賦予了王直全權。

但是朱祁鎮依舊能想象的,而今江南的局面,會是一個怎麼樣的情形。

而且更讓朱祁鎮擔心的不是雪災的現在,而今雪災之後,帶來的絕收,南方都是雙季稻,這樣的寒冬之中,晚稻哪裡還能有收成。

而今江南一帶,有是大明經濟最核心的地方,佔朝廷賦稅近三分之一,而今這一場大雪,想想就知道。

王直而今預支的錢糧就是明天江南交上來的賦稅。

明年的財政情況,又不容樂觀了。

更讓朱祁鎮擔心的是,這似乎不是一個好兆頭。

正統十九年剛剛到來,就有如此一場大雪,似乎預示着正統十九年的日子並不會好過。

朱祁鎮所有的計劃都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只是朱祁鎮也毫無辦法,他什麼也不能做,或者他能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只能等了,等江南大雪之後具體救災情況。

在二月初的時候,春暖花開,雪災情況也緩解一二,讓朱祁鎮稍稍放心一點。李實的消息也傳來了。

朱祁鎮對這樣的情況,並不意外。

他根本沒有處置,而是與之前一般,下部議。

這消息立即傳開了。

徐有貞立即上了《請伐朝鮮以正綱常疏》,一時間舉朝上下,議論紛紛。

到了這一步,朱祁鎮才召開第一次御前會議。召集內閣,六部,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在武英殿商議此事。

會議一開始,劉球就旗幟鮮明的反對伐朝鮮,他朗聲說道:“太祖以朝鮮爲不徵之國,此一個可伐也,自正統十年之後,災害屢現,今冬江南大雪月餘,而今不知道多少百姓淪爲餓殍,陛下如此居然,陛下何忍心用兵於外?此二不可伐也,瓦刺也先與我朝世仇,進瓦刺稱汗,野心昭然若揭,臣恐一二日內,即扣關南下,大敵當前,不可他顧,此三不可法也,有此三不可伐,還勸諫陛下東征朝鮮者,必小人哉,臣請誅之以謝天下。”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劉先生所言極是,然如此何以了局?”

這一句話,將劉球問住了。

如何了局?

如果不聞不問,大失朝廷體面,畢竟如果一開始就不問也就罷了,但是派遣使臣的結果是什麼樣子?被李瑈當面打臉。

劉球也說不出退讓的話。

石亨冷笑一聲,說道:“我以爲劉大人有什麼高見?不過腐儒之談,朝鮮視朝廷如無物,如果不嚴懲,以儆效尤,恐怕今後,朝廷的話,還有那個屬國會聽?”

“尋常小事也就罷了,如果綱常大事,朝廷也當做聽不見嗎?”

隨即石亨大聲說道:“臣請爲先鋒攻朝鮮,臣在海西的時候,見過朝鮮軍備,不過爾爾,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數月之內,必破漢城。”

“陛下,”劉定之說道:“劉大人所言極是,別的不說,單單說錢糧一項,京營每年耗銀六百萬兩,九邊協餉,也在百萬之數,天下鹽稅三分之二,皆入軍中,而從正統十六年之後,每年耗糧千萬石用於賑災,各地減免錢糧,更是多在八百萬石,少則三百萬石之多,已經是太祖定下的定額,近三千萬石的糧稅,能留存下來的,少之又少。而天下開支,除卻軍費,賑災之外,尚有百官俸祿,宮中開支,藩王俸祿,另外水利大工,九邊城池,不在常支之中,而是在另列之中。”

“每年數目不一,但是最多的時候,撥款之大,不下於軍費之下。”

“太倉銀庫,京倉,乃至於內承運庫,皆無結餘,而征伐朝鮮,花費不在少數,朝鮮畢竟是千里之國,要是動兵的話,最少十萬之衆在,正統十四年之戰,朝廷從五月打到十月底,平均下來,每月消耗在一百二十萬兩之上,這還不算後的犒賞與撫卹。”

“即便以黑山侯所言,六月破漢城,軍費最少千萬之數,但是而今只有內承運庫有此數。今歲江南大雪,氣候不常,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內承運庫的錢是決計不能用在打仗之上的。”

“請陛下明鑑。”

朱祁鎮也知道,氣候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很多時候一處異常,下面就處處不對,往年沒有過這樣大雪,那麼今後災年的可能性,就比起尋常時節要高上不少。

劉定之未必不知道朱祁鎮的心思,但是他卻要說明大明脆弱的財政,實在經不起一場大戰了。

錢這東西,是永遠不夠用的。

不管月入多少萬,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煩惱,那就是錢不夠用。

而今朱祁鎮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再沒有鹽稅改革與開海之前,朝廷每年除卻糧稅之外,只有二三百萬兩銀子。自然是不夠用。周忱改革鹽稅之後,又將各種雜項收入全部改爲銀子折收,又增加了鑄幣,不管是銀幣還是銅錢。

朝廷收入最高峰的時候,就是在正統十四年,除卻糧稅之外,收入近三千萬兩。

當然了,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當時是窟窿太大,只能咬着牙想辦法刮錢,正常進項每年在一千五百萬兩或者元上下。

但是朱祁鎮改革軍營之中,就有一個相當的開銷,那就是京營每年六百萬兩之多,估計如果朱祁鎮將九邊全部進行募兵制改革之後,大明在軍費上,最少有一千萬兩的開支。

如果要打仗的話,就更多了。

如果天下風調雨順的話,節省兩三年,大抵能節約出一年的軍費。但是而今天災連連的情況之下。

朱祁鎮根本存不住錢。

這似乎是朱祁鎮要面對的永恆的難題了。

王驥咳嗽一聲,說道:“陛下,劉大學士所言極是。錢糧上是一方面,瓦刺那邊也是一個問題的,錦衣衛所報,女真兀者衛,兀良哈三衛,乃至孛兒只斤家族的人,紛紛與錦衣衛接頭,有謀叛之意,臣以爲瓦刺內部鬥爭,到了而今還沒有完,反而要進入下半場了。”

“這個關鍵時候,朝廷也要保持隨時插手的能力,否則不管最後勝利的人是誰,對朝廷來說,就是大好機會平白錯過。”

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八十章 西寧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三章 災年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