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

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

如果說孔州之戰,對朝鮮來說,還有一些突如其來。

甚至有些不明就裡。

就朝鮮來說,朝鮮王的本意未必想與瓦刺來一次碰撞,他調兵遣將的目的,也不過是爲了加強邊防,或者趁機才吞併一些鴨綠江以西,門圖江以西的土地,實現朝鮮人一直所想的長白山爲界的想法。

但是咸鏡山之戰。

嚴陣以待的三萬朝鮮軍,被一萬瓦刺鐵騎,在半個時辰之內破陣,之後就展開了一場追擊戰。

或者是大屠殺。

三萬朝鮮軍隊,或者逃過瓦刺鐵騎的人不過一兩千人。

一時間朝鮮震動。

朝鮮數百萬人丁,但是常備軍也是不多的,這三萬精銳,幾乎將朝鮮北方精銳軍隊調集一空了。

而這些人敗得如此之慘。

剩下所有的朝鮮軍隊,都不敢與瓦刺軍隊一戰了。

阿刺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他先拔出延邊六鎮,將朝鮮軍隊在延邊的存在完全的夷平。

然後帶軍瘋狂的南下,南下,再南下,繞城不過,但是朝鮮民間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朝鮮各部人馬,根本沒有勇氣抵擋瓦刺軍隊,任由瓦刺軍隊深入數百里,一口氣殺到了平壤城下。

在漢城的朝鮮王,他所能收到的不過是敗報敗報敗報,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了。

而阿刺知院也知道,他的目的是督促朝鮮王做出選擇,並不是將朝鮮滅了,而且阿刺知院也知道。他手中的人馬雖然精銳,但是朝鮮軍隊還是太多了。單單憑藉他麾下人馬,是不可能滅了朝鮮的。

故而,他在兵鋒最盛的時候,寫了一封勸降書,讓人傳給了朝鮮王。

漢城。

朝鮮王臉色極差。看着手中的書信,上面要朝鮮王勞軍,金銀糧草若干,如果不給的話,他們就來漢城來取。

並且直接要朝鮮王改易王號,去朝鮮王號,用元代之高麗王號。

就是讓朝鮮王在大明與蒙古之間做出選擇。

朝鮮王對身邊的兩個兒子,說道:“你怎麼看?”

朝鮮王看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就是世子李響,另外一個就是次子李瑈。

朝鮮王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朝中大小事務,都是由世子處理之後,再向朝鮮王稟報,朝鮮王一般都會準的。

故而這樣的大事,是萬萬不可缺了世子。但是李瑈卻是養在民間,精於軍事,在軍中任職。

朝鮮王也很看重這個兒子。

也知道,世子雖然不錯,但是在很多地方,未免柔弱了許多,故而也將老二給叫過來。

朝鮮世子說道:“決計不能向瓦刺屈服,應該向朝廷求援。朝廷大軍就在遼東,只需朝廷大軍過了鴨綠江。瓦刺人一定會逃走的。”

朝鮮王不知可否,看向李瑈。

李瑈說道:“決計不能輕易向朝廷求援。否則我朝鮮鴨綠江以東,未必是我朝鮮所有了。”

本來洪武年間,鴨綠江以東還是大明的地盤,這還是太宗年間,太宗皇帝賜給朝鮮的。但是延邊六鎮的開拓,引起了遼東方面很大的不滿。

這也是朝鮮王停止開拓西北的原因所在。

其實這種不滿,更多是朱祁鎮的不滿。只是朝鮮王並不知道而已。

李瑈所言未必不是道理。

請神容易送神難。

一旦明軍過了鴨綠江,起了別的心思,想要送走就比較難了。

世子說道:“二弟,你說的,我都知道的。只是瓦刺殘忍之極,所過之處,屍山血海,百姓生靈塗炭。朝鮮百姓重要,還是鴨綠江以東的土地重要。”

“未必不能與瓦刺虛以爲蛇。”李瑈說道:“拖得一時是一時,瓦刺人決計不會在朝鮮久留的。”

李瑈的眼睛閃過一絲狠意,說道:“如果他一直逗留不去,就讓他來得去不得的。”

從延邊六鎮到平壤,要穿過很多山道。騎兵在山中,效力大減。故而給李瑈足夠的時間,李瑈相信自己可以在山中設伏,狠狠的給瓦刺騎兵一下子。

朝鮮王說道:“老二,你不要以爲全天下人都是傻子,阿刺知院此人,不是好對付的,你區區緩兵之計,哪裡能夠瞞得過他。”

“再者,這些事情傳到朝廷又會怎麼樣?”

“生生一個把柄。萬萬不可以做。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能留下一絲蛛絲馬跡。”

李瑈聽了,立即會意。

而今他只要與瓦刺人接觸,就不好辦了,瓦刺決計不會爲他們保密,恨不得傳得天下皆知纔是。

這後果,還真有一些棘手。

朝鮮王說道:“世子,你是未來的朝鮮王,雖然事大乃是朝鮮的國策,但是朝鮮的事情朝鮮自己處理,輕易不要將朝廷引入。”

世子也立即行禮說道:“兒臣知道。”

朝鮮王說道:“老二,你帶三萬士卒去平壤坐鎮,記住不要與瓦刺交戰。只需守住了,不要再丟失城池即可。”

李瑈說道:“兒臣明白。”

朝鮮王點點頭,讓李瑈去辦了。

等李瑈走後,朝鮮王又對世子說道:“你去拜見徐大人,請朝廷出兵門圖江,封鎖瓦刺騎兵後路,我朝鮮不惜一切代價,願意爲朝廷消滅這萬餘騎兵。”

世子聽了,暗道高明。

這也是請朝廷介入,但是並沒有讓曹介入腹地,而是斷瓦刺後路,想來瓦刺人也不是傻子,在此之前,一定會努力撤出朝鮮境內的。

其中善後的麻煩就少了很多。

朝鮮王看世子,恍然大悟的樣子,笑着說道:“凡是分寸拿捏,是最重要不過了。很多事情多一分是錯,少一分是罪,不多不少,纔是最正確的。”

“這件事情,你還是要好好學。”

世子行禮說道:“兒臣明白。”

朝鮮王揮揮手,讓世子離開。他看着世子的背影,心中輕輕一嘆,暗道:“我不知道能支撐多久,真是天不假年啊。”

世子與徐有貞的關係一些不差。

一來是朝鮮儒家文化盛行,徐有貞乃是進士出身,博學多識,在朝鮮自然很少尊重。

二來,從朝鮮借支糧草之事,徐有貞都是直接與朝鮮世子打交道的,他們兩人也算是舊相識了。

世子拜見徐有貞,也不多說廢話,三下五除二,就將這一件事情給說清楚了,說道:“還請徐先生救救朝鮮。”

徐有貞能說什麼?徐有貞只能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非我能做主的,不管我一定派人乘船速速回京。想來朝鮮一直是東海第一藩,朝廷自然不會不敢朝鮮的。只是世子也許耐心等待消息。”

世子一擺手,立即有一個美人送出一盤金銀,說道:“那就拜託徐大人了。”

徐有貞看着朝鮮世子送出的美人與金銀,心中一動,說道:“好說,好說。”

也不知道是徐有貞收了朝鮮世子的重禮,還是真覺得這一件事情,關係重大。所以他立即派人乘船渡海,到了天津港之後,再去北京。

將徐有貞的奏疏送入大內。

因爲徐有貞的奏摺事關軍情,故而直接加塞進朱祁鎮正在處理的奏摺之中。

朱祁鎮見了朝鮮的反應,心中冷笑一聲,說道:“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但是不管朝鮮怎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朱祁鎮也覺得遼東鎮應該動上一動了。畢竟而今海西之戰,已經打了小一個月了。

現在已經陷入圍城之中了,焦禮用盡了辦法,纔算是向朝廷彙報了消息。

朱祁鎮看了海西固若金湯,他也就安心多了。

但是朝廷遼東三萬人馬,還有宣大數萬人馬,一直懸而不發,也不是一個辦法。

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三章 災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十四章 遺詔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