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李滿住

第十四章李滿住

亦失哈心中明鏡一般,說道:“老大人有什麼話,就說。我能解決的自然給你解決了,不能解決的。自然有朝廷給你解決。”

“你就放心便是了。”

李滿住雙手握住亦失哈的手說道:“好,就等老兄這一句話了,我女真苦着,並非別的,就是朝鮮。”

隨即將朝鮮與女真之間愛恨情仇,娓娓道來,其中更是添油加醋,似乎李滿住與朝鮮有不共戴天之仇。

亦失哈對女真與朝鮮那一點破事,從來是知道的。

對於朝鮮多次越境攻擊女真,而女真多次越境進攻朝鮮,這種事情。亦失哈也知道。

但是亦失哈對朝鮮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但是他知道,這都不是與朝鮮撕破臉的時候。

皇帝雖然沒有說,但是態度已經表明了。

亦失哈自然不會爲了女真,而得罪朝鮮。

而且據他所知,朝廷已經派了使臣去朝鮮,與朝鮮王商議航道的事情。

甚至亦失哈也能猜到,李滿住知道而今亦失哈也不可能爲了建州女真而懲罰朝鮮,如果能的話,朝鮮與女真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了。

朝廷每一次不是示意雙方,不許動刀兵,而那一次女真與朝鮮都是恭恭敬敬的聆聽聖喻,但是該捅刀子的時候,從來沒有心慈手軟過。

他不過是開出一個朝廷做不到的條件,向讓亦失哈知難而退。

只是他也太小看亦失哈了。

誰還不是一個老狐狸。

於是亦失哈打個哈哈,說了一番老生常談,全部正確的廢話。一時間賓主盡歡,但是任何實際的事情都沒有說通。

當夜亦失哈大漲旗鼓的見了一個人,就是凡察。

凡察對亦失哈可是畢恭畢敬的,畢竟凡察堅持在朝鮮境內與朝鮮軍隊對抗的時候,就是亦失哈暗地不少支持,凡察才能堅持下來。

而且即便退出朝鮮的時候,本部人馬損失不大,雖然比不上李滿住本部就有萬人之多,但是麾下也有兩三千壯丁。

更重要的是,李滿住對女真的統治更多是影響力,畢竟放眼整個東北女真人丁也是有幾十萬的,不過分割在一個個部落之中而已。

這一次曹義出征兀良哈,就徵召了長白山以西,黑龍江上游的衛所從徵。其實也是對這些女真部落的一次整合。

而且凡察的哥哥,猛哥帖木兒就是上一任建州衛指揮使。也就是說,猛哥帖木兒死之後,李滿住才奪取了建州女真的最高領導權。

細細說來,凡察一部未必沒有威望。

但是這一些威望,沒有實力支撐,就是一個屁。不過如果大明願意支持的話,這建州指揮使的位置,未必不會落到凡察手中。

亦失哈幾乎是赤裸裸的在威脅,沒有你李滿住,就以爲朝廷對建州女真沒有辦法?

亦失哈其實也沒有與凡察說什麼話,但是即便如此,這一夜對李滿住來說,也是不眠之夜。

李滿住思來想去,最後決定低頭。

第二日,李滿住恭恭敬敬的來拜訪亦失哈,一開口,就頌聖,似乎將陛下在海西築城之事。說成了大明皇帝朱祁鎮陛下,對女真的愛護之心。

果然是德被天下的大聖人。

不過,之後李滿住也說了他的一點小小的擔心,說道:“凡察這個孩子,我是知道,猛哥大人去的時候,他才十幾歲,如何能撐得起建州衛的擔子,這纔有了而今的局面,說實話,這孩子大概有些恨我。但是我也是不得已啊?”

李滿住正以手扶胸,滿臉悲愴之色,看上去不知道是爲了猛哥帖木兒之死而傷感,還是對凡察這個晚輩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到難過,其實他心中卻暗道:“大意了,當初沒有將這個小畜生給處理乾淨。這才遺禍而今。”

辛虧李滿住心中的感想,別人不知道,否則就會當初猛哥貼木兒近乎滅門之案,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一直以爲是朝鮮勾結當地部落,殺了猛哥帖木兒一家,只有猛哥帖木兒的幼弟與一個尚在襁褓的小兒子,出門玩耍,才留下兩條命。

亦失哈雖然不知道李滿住心中是怎麼想的,但是決計不會被李滿住的表演給瞞過去。

亦失哈淡淡說道:“老大人之功,朝廷也是看在眼裡的,自然不會虧待老大人,而這建州女真已經有數萬之衆,僅僅當一個衛有些少了,人丁滋生也是好事嗎?朝廷已經準備將建州衛分爲左右兩衛了。到時候定然有老大人一個指揮使。”

這一句話,李滿住的臉上立即有些掛不住了。

在城府上,李滿住終究不是亦失哈的對手。

分爲兩衛的建州衛,與他自己掌控的建州衛,其中權力高下李滿住豈能不知道?即便建州衛之中,是有一些雜音,但是李滿住自信能按下去。

他本想要朝廷一個補償,沒有想到,朝廷居然想割他的肉。

其實這個想法是亦失哈在見到李滿住之後,才產生了,無他,李滿住翹尾巴了。

亦失哈因爲當年太宗妃子的情面上,叫一聲老大人,李滿住居然生受了。居之不疑,再加上李滿住本部人馬居然有萬人,如果會盟其他女真部落,數不定能拉出幾萬人馬。

亦失哈一直負責奴兒干事務,雖然主管招撫女真部落,但是對這種失衡情況,自然要留心,所以割李滿住一刀,亦失哈一直在想的事情,用凡察來制衡李滿住。

否則李滿住的實力再龐大下去,還真控制不住了。

當然了,殺雞還需要技巧,不要說硬生生的在李滿住身上割肉了。亦失哈自然有一番說辭,說道:“這建州衛的事情,老大人今後也可以交給公子來辦了,這一次朝廷在海西建城,老大人會有大用?”

李滿住說道:“大用,什麼大用?”

亦失哈說道:“而今要建的海西城,將來就是海西都司所在。海西都司初建,自然需要老大人來幫託一二,說不得,這海西都司就是老大人了。”

李滿住心中一動,說道:“老夫如何敢當?”這一句話,李滿住說的半真半假,所謂半假,就是李滿住其實很清楚,朝廷既然在此駐軍了。

那麼這個主官定然不是當地女真來當的。

但是半真,卻是他覺得,即便這海西都司的主官乃是朝廷派人來,也是需要一個熟悉當地的副手的。

想想,舍他其誰?

WWW★ ttκǎ n★ C〇 亦失哈說道:“老大人客氣了,其實還有一件好事?”

李滿住說道:“什麼好事?”

亦失哈說道:“朝廷給海西撥糧,每年十萬石。”

李滿住大喜過望,說道:“此言當真?”

十萬石糧食對大明朝廷來說,其實並不是大數目。

但是對女真部落來說,卻是一個天大的數目了。女真部落多以漁獵爲生,到不能說不耕種,一來東北氣候問題。這裡只能種植一季,其次就是農業水平的問題。女真的農業水平不行。所以女真糧食一項是緊巴巴的。甚至可以理解爲,糧食不夠吃,不得不去打獵打漁來補貼家用。

這也是爲什麼朱祁鎮一直要推行東北種稻的原因所在。

因爲在玉米,番薯這樣高產作物進入大明之前,稻米乃是最高產的,南方的畝產比北方高出一石。

就是稻米與小麥之間的區別。

而在只能種一季的東北,這一石糧食很可能就是能不能讓屯田支撐下去的關鍵,反正東北並不缺水。

對李滿住,這十萬石固然不可能全部落到他手中,但是落到他手中萬把石,就足夠他壯大部落了。

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五十七章 天下水利工程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十六章 經筵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三章 災年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