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

第一百四十八章十二渠圖

可以說,于謙當初提出的三湖五河總方針之中,五河倒是好辦。畢竟修建堤壩,這樣的事情,大明文官之前也是做過不少的。

而今的三湖卻是難辦了。

甚至說不是三湖而是一湖。

大陸澤畢竟與這一片密集的湖泊距離比較遠。可以與滹沱河等水系,一併治理。而唯獨白洋澱,得勝澱,三角澱,五官澱,等等大大小小的澱,看似零落星布,但實際上就是一體的。

而今河北治水工程,遇見了最難啃的骨頭。

不過,這一塊骨頭再怎麼難啃,也是將來的事情了。

于謙馬上要面對自己的難題,那就是滹沱河又決堤了。

就在整個雨季即將過去的時候,雖然河北大概有千餘百姓捲入洪濤,不知所蹤,大抵是死了。但是對整個防汛工程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大部分良田都保住了,就是保定縣,文安一帶良田遭到洪水,于謙已經奏免當地錢糧了,等洪水退了,抓緊時間補種一波,百姓的口糧還是能夠保全的。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就在收官的情況之下,滹沱河再次決堤了。

衝出了張經規劃的河道。向東而去,浩浩蕩蕩在河北平原之上開出一條新河道,最後衝進衛河之中。

шωш ⊙тt kǎn ⊙C○

于謙不得已放下這裡的一切事務,先行去蒿縣,看看情況如何。

于謙到了蒿縣之後,並沒有先看張經。而是先視察百姓損失如何。

不得不承認,這一帶百姓常年面對來回亂擺的滹沱河,早已有了面對水災的豐富經驗。這一點上,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比不過他們。

對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之前無數次面對滹沱河決堤之中的一次,司空見慣,根本沒有等朝廷救援的意思。

他們自己就開始重建家園。

當然,他們也習慣了沒有官府的救濟。

百姓的生命就好像是野草一般,頑強且自由的生長。

見此情況,于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又奏請朝廷免除各地收災百姓的錢糧,甚至想辦法湊出了五千白銀作爲賑災款。

當一切善後的差不多了,才見張經。

一般人將事情搞砸了,見上司來了,定然是第一時間去疏通,但是張經僅僅拜見了于謙一次,于謙當時急着看百姓受災情況,也有意讓張經得一個教訓,自然不見。

但是之後張經居然一次也沒有來拜見於謙。似乎如果於謙不召見張經就不來見了。

于謙心中本就有些不平之意,但是見了張經,頓時將心中一系不平全部放到九霄雲外了,說道:“你這是?”

張經好像一下子老了十歲,頭髮居然白了大半,將一疊稿子,雙手奉上。說道:“下官對不住大人,而今朝中暗潮運動,下官自期必死,不敢求大人寬恕。只求大人能堅持蒿縣入寧晉的河道規劃,這是下官兩年心血,還有寧晉十二渠圖。只要能完成這項水利,下官就是身死九泉,也感激大人。”

于謙見張經如此,不由長嘆一聲,說道:“何至於此。”

于謙是知道張經的,于謙也是頗有識人之名的。

在歷史上土木堡之變後,京城主力一空,但是重整旗鼓需要時間,于謙就派出了韓青與御史孫祥兩人,駐守紫荊關,當時紫荊關防禦面太大,一萬兩千兵額逃散大半,韓青只能帶親兵數百人,衝入瓦刺軍中,鏖戰四個小時,全軍覆沒,自刎而死,而孫祥藉此機會整頓關防,之後守了四天,也是戰死。

也就是于謙派出一個又一個將領,帶着稀少兵力,再加上瓦刺自己的懈怠,纔給于謙五十天時間。

而於謙用這五十天的時間,以楊洪石亨兩人重整了北京軍事力量,將殘兵敗將整編成二十二萬軍隊。

這纔有北京保衛戰可打。

當時于謙派出阻滯瓦刺軍隊的將領,很多連名字都找不到,都是于謙剛剛擔任了一年不到的兵部侍郎,然後在土木堡之變後擔任兵部尚書,這一段時間之中選拔出來的。

他們也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務,用自己的生命爲北京爭取了五十天的時間。

而今同樣也是如此。

現在隨着河北各河道的堤壩大多慢慢完成,河北剩下的水利重點,也就是以三角澱,白洋澱爲核心的溼地,還有一邊一個大陸澤。

由於地理原因,大陸澤于謙是不可能兼理的。

他心目之中,治理大陸澤的官員是誰,就是張經。

張經是于謙在順天知府任上帶出來的老部下,心性,能力,品質都是一等一的,于謙並非不知道滹沱河是一大難題。就是因爲知道,才讓他最欣賞的人來治理。

于謙也知道張經並非沒有盡力。

整個滹沱河由蒿縣到寧晉的河道,每一寸,張經都細細檢查過,各種加固手段,張經都嘗試過了。

上一次潰堤,張經也是總結了經驗,否則這一次也不會堅持了一個多月,最後才堅持不住了。

于謙翻開了張經的手稿。

卻見上面洋洋灑灑數萬字,對滹沱河的分析治理,各種辦法,最後是基於滹沱河與大陸澤爲核心,對外修建的一十二條水渠。

好幾條水渠是借用了滹沱河的舊道。

如果這個工程能夠成功的話。真定順德兩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土地都能變成水澆地。保定天津一代治理如何,于謙不知道,但是隻要這個計劃完成,真定府就是北地糧倉。

于謙說道:“這一次滹沱河決堤,你難辭其咎,我已經上書彈劾你了,不過而今用人之際,有我擔保,你可戴罪立功。”

“大人。”張經本來渾濁的眼睛頓時變得清明起來。“朝中該怎麼辦?”

張經的擔心,從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于謙在河北的權力太大了,可以說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無所不管,這一點其實很讓人側目的。

再加上這一年雨季,似乎平穩過去了,很多官員都覺得似乎治水大功告成了。

既然大功告成了,那就是時候摘桃子了,特別是于謙與首輔楊溥之間的關係,也是衆人皆知的秘密。

所以很多人都睜大眼睛挑于謙的錯處的。

滹沱河決堤這一件事情,頓時被人看在眼裡。

張經兩度修河兩度決堤,看上去怎麼看都是能力不足。如果於謙嚴格處置,倒也沒有多少閒話了。

但是而今于謙再次將他保住,其中的各種政治上的風險。張經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嗎?

于謙看着手中寧晉十二渠圖。說道:“如此江山如畫,還需要你來完成。”他將這一副圖紙放在張經手上,說道:“只有能讓真定百姓,從此水旱無憂,些許事情,又算得了什麼?”

“只是,沒有第三次了。”

張經退後兩步,說道:“雖然下官已經說過一次了,但是今日厚顏無恥,再說一遍,修不好這滹沱河,下官就跳進滹沱河,問一問河神,爲何要傷我大明百姓。”

于謙扶起來他說道:“你還有一年的時間。去看看堤壩吧,到底是什麼問題。”

張經立即說道:“大人不用去看了,我早就看過了,別無他事,就是根基的問題,真定土質疏鬆,水流下切,深入地下掏空地基,不管多堅固的大堤,都無法堅持下去了,即便是下官打下了一丈多深的木樁,也是無濟於事的。”

張經緩緩的閉上了眼睛,可以說整個滹沱河都在他大腦之中,他只要一閉上眼睛,就看見在洪水衝擊之下,一層層跌落的大壩。

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十五章 香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八十章 其次伐交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