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

宣德十年的夏季,特別的炎熱,不過在清晨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清涼的空氣籠罩着紫禁城的地磚之上。

讓人感覺分外清爽。

一行百餘人在王振的帶領之下,走在紅牆之間。

爲首的自然是張忠。他身後就是石璟了。石璟身後,就是各家子弟,還有外戚孫家與張家也都在其中。

當然了還有將近三分之一,卻不是勳貴圈子裡面出來的,乃是真正的好手。談不上萬人敵,也是那種能臨陣衝殺,數次陷陣的高手。

王振一邊走一邊說道:“你們在乾清宮之中當差,萬萬要注意體統,你們的活動範圍只有乾清宮,除卻乾清宮之外,任何地方都不準去,尤其是後宮之中,到時候丟了腦袋,牽連家人,不要說,雜家沒有提醒你。”

“‘宮禁森嚴’這四個字,可是用血寫的。”王振說道:“知道,胡美這個名字嗎?不知道的,回去打聽一下,別臨死,還不知道怎麼死。”

這些侍衛每一個人都是相貌堂堂,古代選官對儀表也是有要求了,更不要說在皇帝身邊當差了。

當然了,胡美一案,距離而今也有好幾十年了,乃是洪武年間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張忠卻是很明白的。

胡美原名胡廷瑞,避朱元璋諱,改名爲胡美。原來是陳友諒駐守江西的大將,據說朱元璋當時招降胡美的時候,胡美要求不解散他的部衆,朱元璋原本不想答應,也是劉伯溫在後面踢了朱元璋御座一腳,朱元璋才答應下來。

之後,胡美與徐達合兵攻武昌,要轉戰福建,廣東,戰功赫赫,甚至有一女嫁給了朱元璋。

卻因爲胡美的兒子,擅自出入宮廷,有人傳言,與宮中某些人有染,結果胡美一家都被處死。

本來是開國大將,結果連一個名聲都沒有留下來。

後面的侍衛們,本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知道胡美的,但是很多勳貴家學淵源與張忠,卻是明白這一點。

氣氛頓時嚴肅起來。

特別是走到了乾清宮之前。他們更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一百二十個人,分爲兩列,一個個都是穿着錦衣,腰配長刀,衣甲鮮明。

王振進去一會兒,一小太監將他們引進來。

卻見朱祁鎮早已起牀了。一行人立即拜倒在地,說道:“拜見陛下。”

朱祁鎮一揮手說道:“平身。”

王振在一邊指指點點的,小聲將這些人誰是誰,都告訴了朱祁鎮。

朱祁鎮雖然已經看過名單了。只是名單未必與真人能對上號。

朱祁鎮掃了一眼,卻發現這些人雖然站在一起,但有一種涇渭分明之感,這些勳貴子弟,從小都學過進宮的禮儀,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有一部分人很明顯表現出禮節上的疏漏。

朱祁鎮立即明白,這一羣人之中,真正能打的也就這幾十個。

朱祁鎮指着其中一個大漢,說道:“你叫上,報上名來。”

這個大漢一開口,就聲如洪鐘,說道:“微臣乃遵化衛百戶張大川。”

朱祁鎮聽了這個名字,與名單上對照,說道:“張大川,朕記得你這個百戶乃是先帝提拔的。”

張大川大聲說道:“正是。宣德三年,臣爲夜不收,與韃子十餘騎,臣擊之,斬首四,其餘皆逃,先帝聞之,特別提拔。其實當時如果不是微臣的馬不好,這十餘名韃子,一個也跑不了。”

朱祁鎮一聽,就知道張輔是用心了。

張大川是敢在野外,以一敵十幾,還能斬首四名,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張大川如此,其他幾十個非勳貴出身的侍衛,大抵也不會太差。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宣宗皇帝一手提拔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宣宗皇帝能活上幾十年,這一批人很可能就是開國功臣,與靖難功臣之後,但宣廟功臣。

這些人對宣宗皇帝的忠心是最大的。繼而也將忠心轉移到他身上了。

朱祁鎮說道:“張統領,石璟與張大川,就當你的副手吧。”

張忠連忙說道:“臣遵旨。”

一百二十名侍衛,分成兩班,日夜守護,張忠因爲父親乃是英國公的緣故,就擔任了侍衛統領一職。

不過朱祁鎮也知道,張忠的身體,估計不可能日夜守護,真正的實權就在他兩個副手身上,一個副手是石璟,也就是未來的駙馬爺。是可以信任的。

另外一個,朱祁鎮選了張大川,就是看他底層出身,與勳貴沒有什麼瓜葛。

如果沒有宣宗皇帝提拔,而今他也不過是一個夜不收而已,看他樣子就知道,他是宣宗皇帝提拔的人,宣德三年到現在,六七年了,還是一個百戶。

就知道他上面沒有人。

朱祁鎮讓張忠安排乾清宮護衛,隨即召見了張忠。

張忠身形有些單薄,但是在朱祁鎮面前,沒有一絲失禮的,朱祁鎮卻看見了張忠鬢角都絲絲見汗了。

雖然已經是夏天了,但是清晨總得來說,還是比較涼爽的。張忠如此,就說明一身戎裝,配刀帶劍的,對張忠來說,卻是一個負擔。

朱祁鎮見狀,心中卻不是滋味。

一來,張輔有大功於國,他的子嗣卻這樣,顯然撐不起英國公府,而英國公府卻是支撐勳貴與文官對抗的支柱。

一旦張輔不在,英國公府後繼無人。誰來對抗文官?

二來,朱祁鎮私下裡,未免沒有一絲歡喜。

張輔作爲武勳第一人,威望很高,資歷很老,戰功赫赫。這樣一個大將軍,即便而今類似於賦閒在家,僅僅是在內閣之中,以被顧問。也不是皇帝可以輕易放心的對象。

如果張輔的兒孫滿堂,個個人才了得,朱祁鎮只會更擔心。

而今主少國疑之時,張輔唯一的兒子是這樣。朱祁鎮對張輔卻更加放心了。想來張輔即便是造反,也不過爲他人做嫁。那又是何必啊?

所以,朱祁鎮對張忠的態度就更好了。

朱祁鎮立即賜座,兩人坐定之後,朱祁鎮將一封奏疏遞給王振,再由王振轉交給了張忠,朱祁鎮說道:“先前內閣報上的,說是棄交趾之罪人,依然在獄中問如何處置。”

“王大伴,也常說,棄交趾乃本朝第一恨事。”

“令尊數次平定交趾,對交趾之事,認識極深,當初棄交趾,舉朝上下,就令尊力否。而今見了張統領,朕就想問一問,交趾之事,到底是怎麼樣的?”

張忠聽了,心中一動。

立即知道該怎麼說了,因爲他從朱祁鎮的語氣之中,就窺出了傾向性。

原因很簡單,張輔一生功業大半在交趾,在交趾一事上,張輔的態度大家都知道,作爲兒子萬萬不會打父親的臉。

“漢唐掩有西域,乃是漢唐之盛,而今西域凋零,已不勝兵,取之無益。故太宗皇帝欲取南洋,成就本朝之盛,這纔是太宗皇帝的本意。”

“而今交趾一失,不出數年,三寶太監之經營,盡喪之,喪交趾,就是喪南洋西洋。”

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五章 新內閣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九十二章 鐵甲的黃昏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