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

第一百七十五章正統五年正旦詔

朱祁鎮雖然按時上朝,但是他花在批閱奏摺上面的精力,卻大大減少了。

甚至列出標準,很多事情有前例可循。或者是常規事務,都以內閣爲準。王振直接披紅,用印就行了。

凡是下面有爭議,或者說沒有先例。而且有一方重臣覺得特別重要的。朱祁鎮纔看。

其餘的奏疏,大多都由王振處置了。

如此一來,王振的權力大增。

這樣做,並非朱祁鎮懈怠了。

恰恰相反。朱祁鎮比之前更忙了。

他忙着召見大臣,與他見過客的講官,他從頭到尾都召見了遍,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五軍都督府各都督,乃至邊關將領,比如楊洪。如北京附近的縣令,甚至百姓。

朱祁鎮甚至親自去過一次仁壽皇莊。

不要小看,這個仁壽皇莊,這纔是皇家第一個皇莊。後世北直隸這裡,不管是皇莊,還是勳貴的莊園佔據了北直隸大部分的土地。

成爲大明兼併最厲害的區域,沒有之一。

召見最多的還是于謙。

于謙似乎回到了當初剛剛來到京師的時候,與皇帝簡直是形影不離。很多時候,都宿在宮中。

這也是楊士奇提醒他的。

治理朝政,決計不能東一下西一下的,必須有一個整體的規劃。

朱祁鎮這一段是頻繁的召見大臣,甚至微服出京,視察黃莊,研究北京土地的兼併情況。

就是爲了今後一段時間,制定一個總計劃。就如同後世的五年計劃一般。

當然了,這個計劃到底要執行幾年,就真不好說了。

眨眼之間,兩個月的時間在朱祁鎮忙碌之間過去了。

盧溝河工程已經開工了,孟瑛已經與沐昂會師了,兀良哈也被楊洪大敗,夾着尾巴逃回去了。

朱祁鎮數月的辛苦,終於出爐了。

在正旦朝會之上,朱祁鎮正襟危坐。王振站在百官之前,陰陽頓挫的將一封詔書讀了出來。、

這封詔書,後世稱爲正統五年正旦詔。

被稱爲朱祁鎮正式親政的綱領性文件。

這一封詔書,首先開宗明義的將行在改爲北京,確定了北京乃是國家首都,而南京乃是國家陪都的地位。

這一點百官其實都有預料。

前文也說過,北京的地位,其實乃是三代皇帝不同意見的表達。太宗想讓立北京,後來因爲三大殿被焚,就改爲行在,但是太宗皇帝從來沒有回南京的意思。

但是太宗去了。仁宗想要遷都南京,這假行在,眼看就成爲真行在了。但是仁宗短命,宣宗繼位。

但是宣宗卻不想去南京,但又不好打父親的臉,於是乎北京就名爲京師,寫做行在。

誰都知道,這種狀態不能長久。大明京師已經遷不回去了。

朱祁鎮親政,又下令重修三大殿,將行在改爲北京,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但是下面的情況,卻不一樣了。

下面幾條可以歸納爲京師根本策。

首先要將北京城修完工,各城樓,乃是城中的鐘鼓樓一併動工。隨即說明北京依靠漕運支撐,其中風險巨大。

而一國之都,不能自給。更不能支撐邊關。隱患巨大。

所以,、確立北京爲根本。

下面一系列行政手段。都圍繞着這一點來行進的。

首先,北直隸建省,名爲直隸省,治天津。于謙爲直隸巡撫。至於直隸省與順天府的劃分,卻沒有細說。

總體來說,大直隸小順天府。

不能讓順天佔據太多,將會從順天府劃分出幾個縣城,再從其他府中劃分出幾個縣,建立天津府。

要知道,而今的天津還是衛所。

又牽涉到,廢衛改縣。

不過,在上面並沒有細談。

並公開說明,一系列治水規劃。于謙這直隸巡撫一上任就是死磕河北水系治理了。而且宣佈了吏部選官的新原則。那就是凡是治行好的地方官,在調入中樞之前,都必須在直隸省任職,並增加直隸省進士錄取名額。

要知道,分學區錄取,乃是太祖皇帝的辦法,先是將天下分爲南北榜,後來又分爲南北中三榜。

如此一來,直隸省在朝廷的力量大增。想想就知道,今後朝中大臣,大多都是有直隸擔任地方官的履歷,甚至直隸本身的進士也不少。

這關係下來,將來朝廷之中,有一個直隸派,朱祁鎮都不奇怪。

不過,這些政策,是朱祁鎮與很多人討論過的結果。甚至直隸派的出現,朱祁鎮也是有意爲之。

即便北京是大明的首都,那麼將來出現一個直隸派,最少比一個江南黨好多了吧。

因爲在很多問題上,直隸人是與皇帝站在一起的。

就好像是西漢的關中本位一般。

隨即設立遼東巡撫。

要竭力在遼東屯田,並下令天下所有流放,都只能流放到遼東。並修繕遼東水利,準備將遼東建立出一糧倉,作爲北京的候補。

因爲遼東大木爲修三大殿所用,這些遼東大木都要通過海運到京師,所以有增設了遼東水師。

當然了,這些細節僅僅是提了一句。

甚至還有很多沒有提的。

甚至對外政策,也有說明。

就是一個安字,當然這個安,是怎麼安?就要看具體分析了,最少麓川決計會打的。至於松潘。朱祁鎮暫時放棄了對松潘的封建。不要在次要事情上消耗力量。

此詔書一出,下面的人軒然大波。

很多都食不知味,接下來的正旦大宴都不香了。

紛紛找自己上司打聽。

不過,他們打聽也沒有用。

這個決策,朱祁鎮早已統一了六部,內閣,至於五軍都督府,抱歉他們不在乎,因爲這些事情關係到他們的不多。

大部分大臣之前都僅僅知道一部分而已。

就在今日才知道全部。

但是朱祁鎮精心的打造,王直擬詔的聖旨,根本無懈可擊。

對定都北京的種種不合適,很多人都知道,花這麼大力氣下手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也無話可說。

但是大部分朝臣還是不滿意的。

因爲大部分朝臣都是南方人。一度號稱滿朝半江西,到了嚴嵩之後,這樣的情況纔算有了變化。

但是而今這卻是再正確不過了。

連楊士奇都是江西人。

直隸的政治地位變化,直接影響到了江西人的利益。不管什麼時候,古代都是同鄉抱團,甚至現在也有這樣情況。

他們自然想要問清楚。

他們也知道,再如此情況下頒佈的詔令,想有收回成命,不大可能。

正旦宴之後,朱祁鎮觀察各方反應,發現沒有人反對,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

這京師根本策。

看上去是解決京師一系列問題,但卻也是朱祁鎮穩紮穩打的第一步。

他要將直隸打造出自己的根本盤,將來好影響全國。

其實除卻直隸,放在別的地方,朱祁鎮也不放心,天高皇帝遠這五個字,再明白不過了。不放在其他省份,不管朝廷拔了多少款項,下面的人能做成什麼樣子,那只有天知道的。

而直隸不一樣。

而今大明的皇帝出京,還是不被限制的。

河北治水的總樞紐,就在天津,朱祁鎮想去視察,幾天就能有一個來回。

只要直隸興旺發達之後,朱祁鎮對其他省份也下手了。最少不用在錢糧之上看南京方面的臉色了。

這就是一大利好。

而隨着一封詔書傳播到整個天下,整個天下都沸騰了。各種各樣的反應,自然不用多說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的反應,都無法阻擋,整個天下進入正統時代。

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十六章 海漕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七十章 年關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