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

第一百五十八章楊榮離京

那是楊榮的馬車。

朱祁鎮這纔想起來,楊榮告假還鄉了。

說起這一件事情,朱祁鎮對楊榮還有幾分愧疚之感。

朱祁鎮決定內閣幾位老臣可以告假還鄉,按理來說,第一個告假的乃是楊士奇。畢竟在官場很多時候,都是講尊卑,講規矩的。

楊榮說起來是次輔,不該越過首輔去。

只是楊榮心中有氣。

自然是朱祁鎮親近勳臣。疏遠楊榮了。

與楊士奇不一樣。

楊士奇看上去沒有什麼奇謀,但是他最大的能力也是最大的資本,就是對朝廷的控制,不管說,朝廷之上都是楊士奇的人。但是楊士奇能鎮住場子,使上下得所,政治清明,大部分官吏都合格。

但是楊榮不一樣了。

楊榮一直能與楊士奇競爭的,乃是因爲楊榮在軍事上戰略上的話語權。

如果做比較的話。

楊士奇就是蕭何,而楊榮就是張良。

當然了,並不是說楊士奇與蕭何,楊榮與張良之間能力的高下,而是類型格局的相似。

楊榮出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太宗皇帝渡江到了,攻破南京,正要入京,楊榮攔住太宗,說道:“先拜祭孝陵,還是先即位?”

這一句話提醒了太宗,太宗先拜祭孝陵,然後入南京,獲取爭奪大義的主動權。

就可見楊榮的性格。

而今朱祁鎮在軍事上親近勳臣,自然就疏遠了楊榮。

特別是在武學事務上。

王驥提出的武學,本意是在兵部之下,但是朱祁鎮魔改之下,武學就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之下。

區區一個武學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武學畢業才能繼承世襲官職。

也就是說,兵部所有的衛所將領襲職的考覈權,從兵部又轉到了五軍都督府之中。這對兵部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楊榮也想見朱祁鎮陳述利害。

只是朱祁鎮已經怕了大臣的嘴了。

就在之前,朱祁鎮見楊士奇之前,他心中可是堅定的讓大本堂成爲軍事教育體系的巔峰,成爲大明將領的搖籃。

但是楊士奇一番話,大本堂就變成了大明貴族學校了。而不是軍校了。

而今朱祁鎮早已想好了,大本堂退了一步。武學這裡不能再退了。

否則如何拉攏勳貴,不將上層勳貴穩定住,他如果對下面的衛所有所改革,誰來幫他穩定局面。

這一點文臣是不行的。

真是朱祁鎮覺得自己已經想明白,不可動搖了。

這才避免見楊榮。

只是楊榮卻不這樣想。

楊榮似乎有些心灰意冷,上本請假。

朱祁鎮心中難免揣測,這楊榮是不是威脅朕,於是雖然略作挽留,但是最終卻是批下來的,但是卻並沒有嚴卡時間。

也就說楊榮想留下,自然是可以留下來的。

只是楊榮速度太快了,昨天批准,今天就出城。看樣子幾輛馬車,不像是遠足,好像是還鄉。

朱祁鎮立即對王振說道:“去問,可是東楊相國的車架,再問問,東楊相國可是還鄉?”

“是。”王振立即說道。

三楊雖然並稱,但是時人還是將他們分開了,楊士奇爲西楊,楊榮爲東楊,楊溥爲南楊。

шωш ⊕ttκǎ n ⊕co

而相國,卻是明代當時對大學士的尊稱。

明代好用古稱,比如稱兵部尚書爲大司馬。吏部尚書爲天官。

不過片刻,王振就回來了,說道:“已經打聽清楚了,東楊相國,昨天就下令收拾行李,已經從兵部正弄了驛票,準備還鄉。”

明初驛站,並非什麼人都能用的。畢竟有兵部開的條-子。最後還要覈銷。但是這一套制度到了明末就完全不用了。

驛站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了。

朱祁鎮沉默一會兒,說道:“去請東楊相國來這裡一敘。”

王振立即去安排。

只是朱祁鎮與王振之間的對話,也被太皇太后聽在耳朵之中。太皇太后隔着車簾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情,楊榮要還鄉,我怎麼不知道啊?”

在地震之後,太皇太后就淡出政治了。

剛剛開始還打聽一下朱祁鎮處置如何,後來襄王進京了。太皇太后就一心放在這個多年沒有見過,今後可能再也見不到的兒子身上了。

對外面的事情,就少了幾分注意。

所以這一件事情,太皇太后尚不知道。

朱祁鎮連忙將這一件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認錯說道:“這一件事情,孫兒做錯了,孫兒以爲-------”

太皇太后輕輕一笑說道:“你以爲楊榮是在威脅你?其實你猜得半對半錯,楊榮頂多在試探你,如果真要威脅你,何不請辭?”

“不過,你的處置卻也不怎麼好,總不能真讓老臣下不來臺吧。”

朱祁鎮聽了,頓時明白一件事情,他僅僅想自己沒有想楊榮,而今楊榮大抵也是羞刀難入鞘吧。

畢竟楊榮四朝元老,讓他主動向皇帝認錯,他有些放不下架子。定然覺得在北京難以待下去,就先回鄉吧。

朱祁鎮說道:“娘娘,孫兒該怎麼辦?”

太皇太后嘆息一聲,說道:“你看着辦吧。本宮老了,這天下是你的,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只需記得,這天下不僅僅是你的,也是列祖列宗的,做事之前,多想一層。”

朱祁鎮心中忽然有一種茫然無措的感覺,好像背後的支撐一下被放空了。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有些東西,在的時候,你覺得是一種妨礙。但是失去之後,才知道可貴之處。

之前太皇太后雖然多次表示將朝政交給他,但是朱祁鎮卻不會全部相信,最多信一半而已。很多時候,朱祁鎮主動彙報的事情,太皇太后還是會發表一些意見的。

而朱祁鎮也很識趣。

不管他怎麼想的,只要太皇太后的開口了,都按照太皇太后所說的辦。

這是第一次,事情到了太皇太后這邊,太皇太后卻不管,更何況這一件事情,在朱祁鎮看來,也是相當重要的。

關於內閣五位大佬之間的去留。

他本以爲,太皇太后會訓斥他一頓,畢竟內閣五位對而今朝廷格局非常之重要,任何一個人的離去,都是一種讓朝野失衡的行爲。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太皇太后真不管了。

就在朱祁鎮想這一件事情,楊榮也來了。

王振親自去請的。

楊榮自然是認識王振的。

王振引楊榮來到朱祁鎮這邊,立即有錦衣衛便裝,將周圍圍得嚴嚴實實,水泄不通,不遠處也有車水馬龍經過,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僅僅幾十步之外,就是皇帝所在。

楊榮見朱祁鎮,心中早就準備,立即行禮說道:“老臣拜見陛下。”

朱祁鎮說道:“先生無須多禮,這是在宮外。”

楊榮說道:“禮不可廢,無分宮內公外。”隨即楊榮的聲音一下大了起來,說道:“陛下身負江山社稷之重,如此白龍魚服,一旦有失,將天下置於何地?”

“臣請陛下立即回宮。”

“勉仁,”還沒有等朱祁鎮說話,太皇太后就開口了,說道:“今日之事,錯在我,乃是我出城來送襄王的,皇帝也是無可奈何,勉仁無須責怪他了。”

楊榮聽了太皇太后的話,眼角一絲喜意閃過。說道:“臣遵太皇太后懿旨。”

正如太皇太后所言,楊榮功名之心,要比楊士奇重上不少。楊士奇是因爲不孝子弄得有些心灰意冷。

但是楊榮卻沒有。

楊榮可沒有離開朝堂的想法,只是皇帝已經已經批准了,他也不好賴着不走。走得早了,說不定還能在家裡過一個年。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二章 大武學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三章 災年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十六章 經筵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