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

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

冼景不知道,他妻子此刻再做什麼事情。

而此刻宴會之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冼景一拍手,下面的人立即離開了,只剩下他與這些大商人了。

冼景一揮手,立即有一個太監捧着一個托盤走了上來,這個紫檀托盤之上,只有薄薄的一張紙。

他讓這個太監捧着托盤,讓這些商人一個個看了。

即便這些商人都是資本雄厚,但是見了這一張紙,都微微變色。

徽州汪家家主汪嶽說道:“駙馬,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還請駙馬爲我等講解一二。”

冼景說道:“這是佛山鐵廠的牌照,有這牌照,我家就可以在佛山建立起與少府一般的大鐵廠,這是得到陛下准許的。”

少府的生意誰不羨慕,特別是北方的商人。

畢竟少府大部分產能都在北方,北方商人受到的衝擊最大,而南方商人卻少了許多。但是對少府的羨慕卻是一般無二的。

甚至很多家族的生意,都開始有意無意模仿少府的生產方式。

只是想要大建廠房,建立這種工坊,卻少不了要打點官府。

畢竟在地方上聚集數百人,甚至更多,沒有官府的點頭,被人告到衙門之中,就要吃上一頓排頭了。

頓時很多人看見這個牌照,心中想到的事情是,這個牌照要多少錢?要走誰的門路?

冼景好像看出了他們的心思,說道:“小子有幸見到了陛下。陛下知我商民辛苦,有意大開方便之門,但是開廠礦聚衆,朝廷總要有一個管理的方法吧。”

“這才安排小子,經營這佛山鐵廠。一旦有成,別的產業也會陸續放開,到時候各家都可以去工部申請這種牌照了。”

“可是真的?”卻是松江徐家的家主說道。

而今松江已經是大明布匹的生產中心,而徐家與很多商人不一樣,他的產業全部都在布匹之上的。

他早就想開一個大布莊了,但是有很多問題,比如女工問題,土地問題。畢竟江南各織造也在少府管轄之下。

而今聽到如此條件,不由的心動。

冼景說道:“自然是當真的,只是我冼家家底薄,卻不知道這鐵廠該如何辦,已經引錢家出股本若干,但還是不夠啊。”

“可是,國丈錢家?”一個人問道。

冼景說道:“正是。”

微微沉默了一會兒,幾乎所有人同時說道:“我願意入股。”

冼景對自己的目標根本不加掩飾,這些人都是商海浮沉的老手,豈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入股經營在大明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甚至在宋代就有了,作爲商人更是明白的很。

對他們來說,今日過來,大多都是想與這位駙馬搭上線,即便不能搭上線,也不能得罪了。

甚至讓他們出一些孝敬錢,也不是不行的。

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些商人背後有人底氣硬。不求冼景,有些商人而今已經處於危機之中,抱着求一絲生機而來的。

就好像那個回回商人一般。

但是冼景這個條件,卻在很多人底線之內,他們願意出一點錢,有的人就當意思一下。

於是乎,少則幾千兩,多則十五萬兩,就是那個回回商人拿出來的錢。不過片刻之間,冼景籌集了近百萬兩的股本。

如此一來,佛山鐵廠決計不是問題了。

甚至冼景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了。

當然了,冼景也知道,其中有些人未必是爲了佛山鐵廠而來的。

夜半時分,冼景又親自將這些人一一送出了駙馬府。雖然而今他們只留下一句話,但是對於這些大商人的信用,冼景是毫不懷疑的。

冼景留下這個回回商人,一番細談不用細說。

單單說,第二天早上,冼景這裡談論的所有內容,都一五一十的在朱祁鎮桌面之上了。

朱祁鎮看着這些大商人的名單。

暗暗的揣摩這些人的後臺,想來了想,對懷恩說道:“讓東廠查一下這些人的底子,記住只是查一查。別的不許動,不許讓他們知道。”

商人起家的第一桶金,大抵都不是太乾淨的,即便後世也是如此,更不要說而今了。

別的不說,朱祁鎮敢肯定,福建商人多是做過海商生意的。至於山西陝西商人,當初也是做過走私生意的。

當初的邊軍走私案之中,朱祁鎮已經見識過的大明商人的手腕了。

但是,時過境遷。

當年缺錢的時候,朱祁鎮估計見了這些大商人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家,填補國庫。而今卻不一樣了。

朱祁鎮更希望大明工業發展。很多事情都可以妥協。

只要這些大商人真正成爲獨立的資本勢力,推動大明社會發展,很多事情,朱祁鎮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且如果他們真正成爲資本力量。朱祁鎮也要先下佈局,爲將來的做準備。

自然要將底細摸的一清二楚的。

懷恩之所以能在朱祁鎮身邊這麼多年,其實是有本事的。最少揣摩朱祁鎮心思的本事一點也不少。

懷恩說道:“陛下,這些人的案底,奴婢已經從錦衣衛,戶部,東廠各方找了,只是而今卻需要時間的。”

“只發現了這幾個,剩下的估計這一兩日能夠找齊。”隨即將幾分檔案送了上來。

對這個結果,朱祁鎮還是比較滿意的。

大明朝廷能有這個效果已經不錯了,別說調查,單單是從錦衣衛,東廠,戶部,浩如煙海的文檔之中,找出了有關這些人的文檔,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了。

更不要說,這些地方文檔之中,還未必有這些人的檔案了。

畢竟商人雖然富,但未必有足夠的社會地位,讓國家機關關注他們。

朱祁鎮看了幾分,冷冷一笑,暗道:“果然,幾乎或多或少都有可疑之處,就好像是山西張家,與鹽池方面關係太過密切了。”

幾乎那一家都不是太過乾淨的。

朱祁鎮忽然看到了汪嶽的檔案,卻停了下,細細的看了好幾遍。

倒不是汪嶽是比較乾淨的,汪嶽也不是太乾淨的,他的起家的銀子,乃是夫人的嫁妝,但是他第一桶金,錦衣衛懷疑是銷贓。

海盜的贓物。

當然了,什麼贓物,朱祁鎮並不是太在意的。

他在意的是汪家的產業很是繁雜。幾乎做什麼的都有,汪家人丁興旺,是徽商之中的大族,幾乎家族的男丁都在出外經商。

各地都有。

這就形成一道密集的大網。

而很多家族也是這樣分散經營的,就是爲了躲避風險。

就好像金瓶梅之中西門慶一般以生藥鋪子發家之後,經營了好多行當。就是如此

只是朱祁鎮發現汪嶽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經營的重心,就是銀鋪。

也就是總換不同的銀兩的地方,只是在朱祁鎮推行銀幣之後,貨幣統一了,想來這樣的產業也就不重要了。但是汪家依舊沒有改變。

因爲汪家開始經營一下,異地存取的生意。還充當一些典當行業。

這是什麼?

這就是原始的金融業。

朱祁鎮心中一動,心中好像有什麼東西被觸動了。

他面對的銀荒問題,就是一個金融問題。他雖然有一些基礎的金融學知識,但是不足以讓他解決這個問題。

而這個大明野生的銀行家,能不能給他一個答案?

朱祁鎮不知道,但是卻願意試一試,不過在此之前,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朱祁鎮將汪嶽的檔案抽了出來,放在桌子之上,手指輕輕一敲,說道:“查清楚,特別是汪家的銀鋪。”

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