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原本聽到孫浩教授的問題,原本還期待着路遠還能夠在進行一番長篇大論,但是沒有人能夠想到最後的答案會是這麼簡單,不由一片譁然。
是的,雖然說孫浩是物理系的教授,但是他講的大課卻往往是不限制專業的,所以纔會冉冬這種對物理感興趣的中文系學姐過來聽課。
但即使是和路遠一樣的物理學專業,乃至於是最對口的核物理,他們現在所學習的大致還是基礎理論,一般來說,本科階段是不會接觸到具體的設備與運作原理的。
畢竟吾生也有涯,若是一頭扎進某個具體的設備來研究,等到你學透了之後這個設備被淘汰了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五年十年的時間,什麼時候都可能發生。
畢竟曾經計算機專業也算是頂級的熱門專業,而現在計算機專業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去當碼農搬磚,成爲社會建設的螺絲釘。
所以說,路遠的這個觀點,讓他們有點無法接受。
是的,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怎麼可能一點進展都沒有?
像是自己身邊的手機電腦之類的,一兩年就要更新換代了,人類也就是依靠摩爾定律,才能夠電子產品上拉動大量的消費。
但是孫浩看着路遠,有些欣慰地點了點頭:“是的,雖然我們進行了大量的改進。”
“但是本質上,我們做的依然是那個七十多年前的老託卡馬克裝置,除了做得越來越大,穩定性越來越高,運用了部分超導技術之外,其實和七十年前的那個東西還是一回事。”
“就像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的幾十年裡,蒸汽機從來沒有過劃時代的發展一樣。”
“能夠取代蒸汽機的絕對不會是另外一款蒸汽機,而是效率更高的蒸汽機和內燃機。”
孫浩簡單向在座的同學解釋之後,然後回頭,拍了拍屏幕:“總之,在這裡我不講對應的技術細節,我寧願對你們進行科普,核聚變是人類發展必須要摘下的一顆明珠,就像普羅米修斯盜取的天火那樣,無論付出多麼大的犧牲和努力,總要有人向着這個目標奮鬥,就像愚公移山一樣,子又生子,孫又生孫,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但是愚公移山的前提是,總要有子孫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在可能自己永遠都看不到曙光的事業上。”
“當我和你們這麼大的時候,我的導師就告訴我,核聚變的可控只需要五十年就夠了。”
“因爲那個時候我們早已經制造出來了氫彈,託卡馬克裝置也在成熟調試,當時已經有了點火實驗,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延長了點火的持續時間,而我站在這裡,當你們問我到底核聚變的能源要什麼時候才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我的回答,還是五十年。”
“這是一個我有生之年或許看不到的東西。”
“但是就算看不到,我們也要繼續做下去,因爲這是我們子孫後代所需要的東西,我們沒有理由將這些留給他們來完成。”
“否則的話,當他們真正需要核聚變的時候,就會來指責我們,問我們這幾十年,幾百年究竟做了什麼。”
“關於科學上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必須看到成果纔去做的,我們不能太過短視。”
“所以我纔會常常願意來這裡,和你們這些年輕人聊聊天,不講實際的理論和細節,只想給你們心中埋下這樣的種子,讓這條路上後繼有人。”
“而不是說,因爲自己看不到希望,所以就不願意在這條路上走去。”
孫浩的演講剛剛停止,下方就響起了空前熱烈的掌聲。
趙君離擡頭看向還站着的路遠:“這教授有點東西了。”
路遠笑了笑,沒有說話。
像這種踏踏實實在實用核物理上奉獻了一生的老科學家,治學做事都是非常嚴謹的,稱得上人民的脊樑的那種。
只是時運不濟,等到太陽熄滅的時候,真正的核聚變也沒有搞出來,所以前世老師應該是抱憾離世。
是的,假如說核聚變能夠早來不說五年,就算早來兩到三年,在太陽熄滅的災難面前,人類也不至於會不堪一擊。
孫浩站在講臺上,耐心地等待着掌聲停止,然後纔開口道:“是的,這條路很難走,我走了大半輩子,還沒有走到頭,但是至少我已經看到了前方的風景,所以,今天我在這裡,不多講道路的艱難,只展望未來的美好。”
這樣說着,孫浩看了眼還站着的路遠:“路遠同學,你能不能順便告訴我,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實現核聚變,在前方的是怎樣的前景?”
這個問題就有點大了,並且原本應該是孫浩所要講的方向,但是路遠自己卻依舊毫不怯場,因爲這本來也就是他的領域。
畢竟他是孫浩的學生,前世這位導師的理念,都在路遠的耳熟能詳之中。
雖然說前世路遠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核裂變的核電站去工作,但是每一個研究實用核物理的科學家,沒有對核聚變不感興趣,不抱憧憬的。
畢竟,能夠將這頂桂冠,這顆明珠摘下來的人,就是人類的又一位普羅米修斯,又一位燧人氏。
“人類將擁有接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路遠開口說道,先給出了論斷:“核聚變的材料幾乎包括鐵元素之前的任何物質,當然,重核聚變的難度比較高,我們暫時可以不做考慮,但是僅僅就依靠氘的輕核聚變,通過從海水中提煉氘元素,一升海水的氘元素其聚變生成的能量相當於三百升的汽油。”
“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那就是核聚變一旦實現,就等於整個世界的海洋中都流淌着石油,並且其儲量是海水體積的三百倍。”
“不能這麼算。”孫浩打算了路遠的話,不過這個比喻已經讓周圍的人發出了一陣驚駭。
是的,如果人類真的擁有了相當於全世界海洋容量三百倍的汽油能源,那麼何時才能夠將這些能源消耗殆盡?
即使真的到了那一天,人類只需要再提高核聚變的層次,畢竟氘聚變之後,還有氚和氦,都是非常優質的聚變能源。
以及到最後的話,真的存在只靠燒石頭的重核聚變,那個時候,就算流浪地球也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核聚變必須可控,必須考慮成本,以及規模不可能做到這樣大。”孫浩糾正了路遠的說法:“但是,從科學的浪漫角度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浪漫而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