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淩河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五百四十九章大淩河

騎兵砍瓜切菜一般,在潰敗的漢軍羣中直插而過,硬生生將大批漢軍兜住了。刀砍,手弩,火銃齊發,被截住的大隊漢軍無法突破騎兵遮蔽,硬生生被咬下了一大截尾巴,陷入激戰。有馬的旗兵,則頭也不回的滾滾向南,卷着敗兵逃進撫順城,將大門一關,城防重炮架了起來,依託堅城頑抗。

正面戰場,大隊明軍越過渾河,一個個方陣在大炮掩護下向前進攻。

被鐵騎攔腰截斷的大股漢軍陷入混亂,一部分瘋狂的衝擊騎兵組成的攔截線,另一部分返身與明軍接戰。千里鏡中,返身力戰的漢軍依託木柵,土堆,大車,各種掩體與一排排明軍對射,不時有漢軍士卒被重繩槍打的渾身冒血,一頭栽倒,卻竟然阻止了明軍大隊追擊的步伐。

馬城忍不住大罵起來,這些死硬死硬的漢軍,忠實的奴才。若是沒有這上萬漢軍阻攔,明軍可以一路追到撫順,偏偏這些陷入重圍的漢軍抵抗意志很強,這是漢軍八旗嚴苛的軍法作祟。無奈,明軍主力只得停止追擊的步伐,先收拾這一大股礙事的漢軍,白白錯過了攻破撫順的良機。

當面之敵是漢八旗右翼主力,是虜軍極頑固的一股力量,漢軍右翼主力的核心可不是孱弱的明軍降兵,而是正牌的旗人,同滿清大兵同爲遼東征服者。漢軍右翼各軍很早就投靠了建虜,成分多是遼東多民族混居地區的漢人,滿漢,漢蒙雜交產物,還有一些撫順之戰,遼瀋之戰的降兵中的精華,民族觀念十分淡漠,或者鐵桿的漢奸。

這股漢軍作戰意志是極強的,也是漢八旗中的精華所在,遼東漢民四百餘萬,投靠後金的極多,這支部隊編制除了大量鳥銃兵,還有精銳的刀盾藤牌營,長槍營,只是在裝備上不如滿八旗,披甲率約四五成比例,這個披甲率已經很高了。

大量漢軍擡進下五旗之後,滿漢的界限便大大的模糊了,許多漢軍便以正牌旗人自居。一個個明軍火器方陣大舉壓上,進入射程後立定,齊射,大批漢軍則以柵欄,大車,土堆爲依託放箭,發銃,竟然擋住了明軍的攻勢。明軍前鋒四營在對射中雖然佔盡了上風,卻也漸漸失去了攻擊力。

前軍指揮官沈良大怒,將前線各營撤了下來,大炮推上去又是一通猛轟。大炮轟完步兵再攻,控制了整個戰場的鐵騎則縱橫往來,徹底斷絕了兩萬多漢軍的退路,大炮轟,騎兵砍,步兵射,開水般沸騰的戰場打成了一鍋粥,短時間內是無法徹底清剿漢軍殘餘了。前線指揮官沈良是個帥才,便明智的選擇了集中兵力,先將煮熟的鴨子吃下去,免的生變。

對沈良的決斷,馬城是極爲欣賞的,這是開原軍中難得的帥才。用他在鐵嶺坐鎮多年,如今也是該大用了,以他爲前軍主帥算是用對了人,這仗打的極有章法。章法,便是開原明軍如今最需要的素質,一支天下無敵的鐵軍進入成熟期,章法二字便顯得格外重要,從輜重補給到出征打仗都有一套章法。

騎兵分割,包抄,中央步兵大舉壓上,五萬明軍,逐漸將來不及逃跑的兩萬虜軍團團圍住,極有耐心的清剿,兩萬虜軍陷入絕境。這是硬生生在建虜大軍身上咬下了一塊肥肉,再看撫順城方向,虜軍顧頭不顧腚仍下兩萬人馬,其殘部潰逃到城下,擺出一個背城而戰的架勢,竟然也挖起壕溝,修築起胸牆來了。

攻守之勢逆轉,變成了人數少的明軍進攻,虜軍防禦。馬城倒也不急,飯要一口一口吃,督促各軍加快清剿,先將包圍圈裡的兩萬虜軍吃掉再說,這一戰能殲滅漢軍右翼之精華,也是一個極大的成就。這夥漢軍,鐵桿奴才,後世入關可是攻堅主力,顛覆大明江山的就是這夥人。

同一時間,大淩河。

袁崇煥大軍纔剛出錦州,就被建虜騎兵迎頭痛擊,也不知多少虜兵輕騎衝上來放箭,前鋒營抵擋不住只得逃進大小淩河城,據城死守。大小淩河城不大,城牆也不高,如今塞滿了明軍步騎,被虜軍蒙古八旗圍着打,一**蒙古騎兵衝上來,下馬,放箭,城牆上明軍則用各種小炮,火銃反擊,打的熱鬧。

遠處,塔山上。

袁崇煥舉着千里鏡,臉色鐵青,看着黑壓壓的蒙八旗兵將大小淩河城團團包圍,祖大壽和八千兵馬被蒙古兵堵在城裡,拼死抵抗,趙率教領着五千騎兵試圖救援,和蒙八旗見了兩仗便草草撤退了。千算萬算也沒算到如今蒙八旗,實力膨脹的這般厲害,約三四萬騎蜂擁而至,前鋒營便被堵回來了。

同爲奴才,蒙八旗待遇可比漢軍好多了,待遇基本等同與滿兵下五旗。

這三四萬蒙古騎兵可都是精兵,從二三十萬蒙古人裡面挑選出來的,能不精銳麼,並且披甲率是極高的。後金軍打仗,攻城也學乖了,騎着馬衝上來放箭是一板斧,如今又學會了二板斧,築高牆。用人力在城外築起四面土坡,高度和城牆差不多,一可以防炮,二可以用大量弓箭手站在土坡上,和城裡的明軍對射。

如今蒙古人正在堆土,大小淩河城兇險萬分。

袁崇煥心中憋悶,還談什麼建功立業,反攻遼瀋,如今連錦州城都出不了,十萬大軍還沒到廣寧就被堵回來了。麾下兵馬雖經過整頓仍極爲混亂,前營步卒以河南,山東兵爲主,偏偏河南山東又語言不通,河南山東離的那麼近,爲何會語言不通,袁崇煥胸中氣悶,又有些灼熱,連語言都不通自然無法協調作戰。

氣了一會,袁崇煥平靜了,只要握緊手中四萬精銳步騎,大事可爲。

袁軍麾下三萬大同鎮軍,一萬關寧鐵騎是核心力量,三萬大同兵還是當年馬城,王國楨兩人藉着山西大捷,趁機從流民中招募的精壯。後來東林黨復辟,王國禎黯然去職,這支新軍兵馬便被袁崇煥牢牢掌握,很快變成了起家的基本部隊。然而這三萬大同新軍使用的還是老式鳥銃,也只剛剛完成了新兵訓練,遠遠談不上天下無敵。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八百零四章 刀法第七十二章 成親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螻蟻第三百四十九章 東林復辟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槍第八百四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八十四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營第三百一十章 大捷第五百八十五章 力保第七百三十六章 援陝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口糧第八百四十六章 輕騎第七百四十章 助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報捷第六百一十六章 狙擊第五百零一章 馬六甲大捷第二百零八章 走私第八十一章 巷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奇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家事第六百七十五章 標營第八百三十七章 死諫第三百九十三章 強襲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章 升官第四百八十一章 登陸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八百五十九章 崇禎九年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銀幣第一百二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七十二章 林中惡鬥第六百二十六章 泥潭第六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三章 嚴父第七百一十三章 口糧第五百五十八章 小玩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戰亂時代第六百四十五章 開拓第二百三十章 報應第二十四章 巡檢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八百三十章 民情第九十八章 炮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襲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奇第二百九十三章 熱身第五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三百六十一章 禽獸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強中乾第七百七十章 恩主第二百三十二章 愚民政策第七百零七章 恩德第一百四十七章 臂膀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賞第三百九十六章 關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京營第三百四十章 驚天鉅變第六十五章 傳旨太監第八百零三章 長風第八十五章 死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圍獵第六百七十三章 漢民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帝師第二百八十章 新進士第二百六十二章 重火繩槍第八百三十一章 國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賞格第八百章 收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零九章 浙兵大營第八百六十三章 威遠營第二百零三章 星辰倒轉第七百零八章 知縣第八百七十六章 機動第六百五十八章 營地第十九章 服不服第三百九十六章 關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宏願第一百三十章 漢唐論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學先驅第三百一十六章 瓜分盛宴第四百七十五章 臉皮第八百零三章 長風第二百四十九章 援蒙戰略第三百一十五章 歸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三百四十五章 名垂青史第三百七十章 四不象第三十二章 敗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登陸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又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十六騎第一百九十二章 長途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