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衛戍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五百一十一章衛戍

房門打開,毛文龍領着個親兵闖進來,親兵手中還抱着一罈子酒。

房中侍女嘩啦跪下,毛文龍不以爲意道:“老楊,尋你喝酒來了。”

楊天生咧了咧嘴,含糊道:“毛帥請自便。”

毛文龍大咧咧的盤腿坐下,親兵放下酒罈子,走出去守在外面,幾名倭國侍女姿色都是上佳,卻戰戰兢兢的大氣也不敢出,似是怕極了這位明國來的毛帥。毛文龍也不在意,拿起兩隻藥碗用袖子擦了擦,便倒滿兩大碗酒,一碗遞到楊天生面前。

楊天生嘴角直抽,氣道:“毛帥,這是要謀財害命麼。”

毛文龍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放肆笑道:“咱敬你老楊是條漢子,怎得捱了幾刀,連酒也喝不得了麼。”

楊天生被他一激,嘴一咧,端起大海碗咕咚咕咚灌了下去,酒是山東產的高粱酒,一海碗灌下去腹中火燒火燎,全身上下大小傷口一起疼,鑽心的疼。楊天生卻大喊了一聲痛快,毛文龍也叫了一聲好,兩人便推杯換盞牛飲了起來。侍女識趣端上小菜,海產,雙膝跪地仍有些顫抖。

毛文龍斜眼看着一個相貌極美的倭女,輕笑道:“老楊,你自請官降三級,留在倭國聽用的事兒,有準信兒了。”

楊天生精神一振,期待道:“大帥準了麼。”

毛文龍嘿然笑道:“準了唄,你這一身的傷,也怕是上不了陣了,你將心安在肚子裡,咱兄弟兩人共治倭國,還得靠你幫襯着。”

楊天生拱了拱手,客氣道:“毛帥言重。”

此時,窗外突兀的響起一陣槍聲,將幾個倭國仕女嚇的抱頭尖叫,蜷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

楊天生微覺錯愕起身走到窗外,推開窗戶,外面就是明軍大營,一股屍臭味飄了進來,讓楊天生微微咳嗽了起來。窗外又是另一個世界,明軍大營中設了刑場,一隊隊披頭散髮的倭人被按倒在刑場上,明軍士卒手持手銃,瞄準了就是一槍,一顆顆腦袋如西瓜般炸開,屍體砰然倒地。

戰戰兢兢的倭兵將屍體拖走,胡亂仍到大車上,很快又是一隊人犯帶到,乒乒乓乓的手銃響了好一陣,面無表情的楊天生突然手一抖,看到人犯隊伍裡一個衣不蔽體的女子,失魂落魄的跪着,等着行刑。

“和子麼。”

楊天生喃喃自語,和子,不是日本國主後水尾之妻,日本王后麼,如何會被押到大營中處斬。

身側,毛文龍走過來,沉聲道:“老楊,你一句話,你要她死還是活,隨你。”

楊天生昏沉沉的腦子突然清醒了,這個他少年時代見過一面,便念念不望的倭國佳人,是日本國王后可也是德川家三女,德川家的女兒那自然是罪無可赦,在處決名單上排名極靠前的。

毛文龍在一側催促道:“你痛快些,要死,要活。”

楊天生臉色逐漸變的木然,輕輕咳嗽起來,咳出嘴角一絲鮮血,這傷可真不輕,日後得落下病根了,老兄弟們也死了好些呀。窗戶輕輕關上,片刻之後,一個倭國女子屍體被胡亂仍到大車上。

後世,這段歷史被皇明帝國百般掩飾,崇貞六年的倭國到底死了多少人,這是無法考證的,許多證據都被駐倭明軍銷燬了。然而崇貞六年的倭國,除了一個總兵官毛人屠,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楊屠夫,此兩人聯手製造了無數慘案,有據可查的是,倭國五大姓基本被屠殺一空,十不存一。

皇明駐倭總兵衙門之下,有一個政務司,這個政務司的首任主官便是楊天生。一些史料,證據顯示正是這個不起眼的政務司,製造了多起屠殺事件,首任主官楊天生就是罪魁禍首,然而皇明官方自然是極力否認的。楊天生,毛文龍那都是皇明中興名將,戰功顯赫,那是不容詆譭的。

清晨,臺灣淡水城。

一座由重兵把守的山谷中,一身常服的馬城陪着豐城侯李乘阼,巡查正在趕製軍械的軍工基地。這座山谷中有一條河流穿過,水力充足,得葡萄牙人工匠之力,正在建成一處大型槍炮製造基地。

製造槍械是當務之急,得儘早擺脫槍械依賴外購的窘境。

然而自倭國亂起,馬城便下令所有工匠停止仿造重火繩槍,全力趕工,造出一款適合守備部隊使用的輕型火繩槍。要求是分量不太重,威力不太弱,射程不太近,能滿足大量輕裝步兵使用即可。

這款輕型火繩槍,自是爲了即將成立的的駐倭守備部隊準備的。

守備部隊與野戰部隊相對,自是爲了守備軍事要地,要塞,海島,或者特定重要目標的部隊。

自此,大明特色的守備部隊從野戰部隊中劃分出來,獨立成軍了。

參謀司的計劃是在日本派駐十衛守備部隊,總兵力約五萬,以維持日本糧食,銀礦產地的重要地位。在緬甸建立兩衛,總兵力約一萬的守備部隊,加上原有的護礦部隊,足以維持緬北的絕對安全。

臺灣初立,統治者也沒有類似經驗。

馬城自問此次日本叛亂也有責任,因此亡羊補牢,用專業的守備部隊代替驕橫的野戰部隊。既是守備部隊待遇便是不高的,裝備自然也遠遠不如野戰部隊,然而對兵員素質的要求也極低,因此可以大量招募。

自然,過於笨重的重火繩槍,便無法滿足守備部隊的需求。

新建立的守備部隊分爲四級,衛戍區,守備區,警備區和要塞區,大致按照後世的編制完成,設立日本,緬北兩個衛戍總兵衙門。衙門直屬十個衛戍營五千兵馬,其中三千步卒兩千騎兵,另轄衛戍第一衛駐靜岡,第二衛駐平戶,至至第十衛駐福岡,十衛二線衛戍部隊兵力多達五萬。

五萬衛戍部隊將日本國牢牢掌握,成爲臺灣鎮軍的軍糧,軍餉重要來源。

兵源組成,馬城打算在裁撤的大批衛所兵中招募,大明朝眼下最不缺的就是人,甚至山東一帶多的是流民。流民,衛所兵稍加訓練,便能達到衛戍部隊的要求,只需三個月到半年的訓練,一個流民就能做到排隊放槍。

水力鑽牀吱吱呀呀的響,數千工匠佔據了綿延十里的巨大山谷,將最新式的水力機械架設了起來。

荷蘭工匠雖不是歐洲最頂尖的,可也掌握了大量先進技術。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八百一十三章 堵截第六百七十九章 滿語第五百二十六章 格局第四百八十八章 公司第六百六十三章 酷烈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三百六十八章 發跡第一百五十二章 箭如飛蝗第五百零五章 兇悍第八百三十八章 闖宮第七百三十七章 惡人第八十章 纏鬥第七百四十三章 奔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四百零六章 時局第七百章 兇蠻第三百三十一章 找茬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五百零六章 烈性第七百三十九章 透陣第一百零五章 故人第七百四十章 助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滅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軍官隊第六百零三章 黑虎掏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其勢已成第二百二十章 韜略第四百七十二章 密約第二百一十四章 京營第二百零一章 奇襲遼陽第七百六十八章 飛渡第七百零一章 漁會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第七百四十四章 法眼無差第七百章 兇蠻第六百三十七章 剋星第四十五章 強軍種子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濟世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二百九十九章 整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忠奸之辯第八百八十四章 刀盾第八十五章 死守第四百七十六章 平倭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亂中取勝第五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五百五十章 東施效顰第六百八十六章 無名火第七百零一章 漁會第六百八十章 棄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人才井噴第一百四十七章 臂膀第七十八章 西路慘敗第六百二十三章 鳥船第六十章 刁鑽第八百三十八章 闖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三百零二章 大同第八十三章 慘敗逃生第七百四十一章 遼騎入關第六百四十七章 邊釁第一百四十五章 探礦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局第九十七章 炮戰第一百零三章 老實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擊潰第四百七十五章 臉皮第五百五十六章 畜類第一百五十七章 當世白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英雄冢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勢第六百六十六章 塹壕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場嗅覺第三百一十九章 整頓山西第四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資第六百二十章 初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奔襲第五百五十章 東施效顰第三十一章 戰起第六百七十七章 湮滅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隊第七百零二章 草莽第五百七十章 整頓第八百四十四章 塞北第六十四章 入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擊潰第九十四章 人傑第四百三十三章 大妃第四百一十章 軍中新貴第六百九十五章 入戲第一百八十九章 清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奇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商第一百三十六章 炮斃第一百七十一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江鎮第六百五十五章 逃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