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關城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三百九十六章關城

馬城有些無趣的解散了軍議,心知這大明與建虜在京畿決戰之機,多半是錯過了,沒人比他更瞭解東林黨的德行了,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猖。東林內閣不會表態支持議和,也不需要表達,偷偷給大軍下幾個絆子就行了,內閣,六部盡是東林黨人,清流顯貴,下絆子動動手指頭就能辦到。

皇上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那是個沒主見的人,優柔寡斷。

馬城也是三朝元老了,從萬曆,天啓兩朝兩位大明天子身上見的多了,這兩位天子都擁有身爲一個帝王最重要的內功,堅強。這詞看似簡單,技術含量卻高,既不是霸王舉鼎的武勇,也不是豪氣千雲的長嘯。帝王的堅強,意味着一種承擔重負的擔當,放在風雨飄搖的困難年月,更是不惜面對利益集團披荊斬棘的勇氣。

拿捏臣子的權謀,靠的是堅強,是內功。

誰有這內功,往遠一點說,變法的秦孝公,逐匈奴的漢武帝,都是此中高手。往崇禎家裡人說,遷北京的明成祖,反**的明宣宗,改鹽法的明孝宗,廢海禁的明穆宗,都是想幹點好事,卻被利益集團抱團阻攔,然後軟硬兼施掃平,支撐各種妙招的,就是這強大內功,大明天子不是那麼容易做的。

剛登基的時候,崇禎曾經以爲,他在這事上很強大。就連臣下捧他是漢文帝,都把他給捧怒,覺得這是羞辱他。以輕鬆掃平魏忠賢的自信,他以爲這事簡單。可真遇到一件事,他才明白自己有多慫,韓一良事件。

這件事的起因很荒唐,窮得掉渣升遷沒路的戶科給事中韓一良,爲搏“出位”,寫奏摺大罵朝政**,還標榜自己廉政。一下引得朝野譁然,卻叫崇禎喜上眉梢,正想反**樹新風,打瞌睡韓大人送來枕頭。立刻反應熱烈,先在御前會議上公開誦讀,通報學習,又將韓大人提成右僉都御史,回饋超大禮包。但崇禎的禮包從不白給,剛收下大禮的韓一良,接着就當場派了任務:朝中誰是你奏摺裡說的貪官,誰給你送過錢,一五一十給我說。

這下韓一良可崩潰了,他本想投機搏出位,卻被崇禎一把拉上船。可這位真是色厲內荏到底,被崇禎連番威逼,卻咬死也不再說話,搖頭晃腦的裝糊塗,就是不肯再指認,最後還乾脆認了欺君罪:皇上您別問了,要罰就罰我一個,韓一良爲啥這麼慫。

其實也容易理解,**發展到這時,已經內外同氣連枝,簡單一句話,就是千百人的食物鏈,輕易碰不得,於是寧可罷官回家,也不碰這黴頭。饒是崇禎氣炸了肺,把他一頓痛罵後罷官回家,還是咬死不說話。

其實崇禎如果稍微溫習下明史的話,就會知道這種臣下抱團搗亂的噁心事,明朝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更噁心的場面,明孝宗十八歲上臺時就遇到過,三個閣老號稱紙糊,啥事不管不說,聽說要整頓,立刻串聯了集體撂挑子。可明孝宗絲毫不慌,一頓借力打力,收編了有能力的劉吉,弄臭了最無恥的萬安,跟韓一良類似的出頭鳥,冒頭了更別想躲,軟硬兼施用到底,終於弄出了“弘治中興”。

而在這場鬧劇面前,崇禎的處理方式,卻從頭到尾幼稚到可笑,開始是誤判局面,毫無準備的就把韓一良捧上去,不想這廝屬泥鰍,反把崇禎本人放了大鴿子,更叫崇禎看到了羣臣抱團擠兌韓一良,掩蓋貪腐真相的現狀。

然後,他竟慫了。

惹事的韓一良,被他惱火攆回家,卻到底熬了個全身而退。本打算高調上馬的反貪運動,這下黯然收場,慌不迭的就翻篇了。這就讓臣子們留下這麼一個印象:這位新領導表面霸道,其實很慫。於是從這場鬧劇後,饒是崇禎大殺四方,經常性重辦大臣,但更奇特的景象是,只要崇禎打算重大整頓運動,羣臣們就抱團反對。

羣臣抱團一反對,崇禎就聳了,就讓步了,他沒有祖宗們的治國權術。

馬城心中胡思亂想着,權術呀,往近了說神宗皇帝算是玩的出神入化了,先帝玩的也不差,神宗皇帝玩權術是棉裡藏針,先帝玩權術是大開大閡,都能將東林黨,羣臣,文官集團玩弄於股掌之間。

當今天子麼,洗洗睡吧,馬城突然覺得意興闌珊,終究是白費工夫。

崇貞三年,二月,京畿大旱。

在大明京畿,直隸一帶擄掠了小半年的後金大軍,徐徐往喜峰口方向撤退,京畿三十萬明軍按兵不動,只裝模做樣的追到了通州。此時通州金軍早已經人去樓空,留下了一個十室九空的京畿門戶,倒是釋放了一些通州官員。想來皇太極也是大明留了幾分臉面的,釋放了通州官員主動示好。十餘萬後金軍在遵化集結,二十萬明人青壯,女子,大批糧食財貨先行,大軍殿後往喜峰口方向而來。

喜峰口,前線。

高處,千里鏡中後金大軍滾滾而來,大軍前面是二十萬百姓,數量無法計算的牛馬,大車,財貨。二十萬人走在一起是什麼概念,前面已經走到喜峰口,尾巴還在遵化城,都是手無寸鐵的青壯,身體健康的年輕女子,老弱病殘早死絕了。二十萬奴隸能給後金帶來多少新鮮血液,彷彿一針強心劑。

二十萬明人很快就會奴化,成爲後金崛起的養分,這養分還很充足。

喜峰口前線,青山關。

關城上,山脊上,前沿十營開原遼兵嚴陣以待死守青山關。關內,官道上擠滿了被堵住的大明百姓,關上遼兵將士沉默肅立,官長沿着防線巡視都在安撫士卒。馬城站在關城上,身邊衆將也默然不語,這是皇太極在示威,在挑釁,在嘲笑開原遼軍的忠勇被朝廷出賣了,氣氛壓抑。

馬城反倒十分平靜,所部殘軍還能守的住青龍關,還能守的住喜峰口麼,不能。經過幾次補充後的近三萬遼軍已經傷亡過半,軍中有大量無法作戰的新兵,下級軍官大量陣亡短時間內無法補充。死守青龍關能守多久,三天,五天,前線十營兵就該打殘了,二十萬百姓後面還有十萬後金大軍,還是皇太極親自督戰,歸心似箭的後金軍。

沉默,馬城平靜道:“守好關城。”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八百七十八章 狩獵季節第五百八十章 人間正道第五章 遼軍精銳第四百六十章 世界大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慘重第八百六十五章 賭國運第六百四十二章 北海第四百五十章 奴隸第三百四十四章 禮拜日第六十八章 韜略第五十六章 演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戰亂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正第二百零九章 登萊巡撫第四百三十四章 截胡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商第六百八十三章 陣痛第四百八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夜襲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四章 炮火第三百六十一章 禽獸第五百一十八章 服軟第三百六十九章 轉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萌芽第六百七十七章 湮滅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第一百八十章 非人哉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妒第三百六十六章 剛猛第八百三十三章 所謂清高第六十五章 傳旨太監第四百四十六章 青壯第八百七十四章 糊臉第九十八章 炮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其勢已成第三百三十三章 友邦第六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七百零二章 草莽第五百三十七章 火力偵察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槍第三百六十六章 剛猛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淩河第二百六十五章 揚名第四百五十五章 通商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妒第六百六十六章 塹壕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一百零八章 奇葩第八百一十六章 分化之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後第六百章 爲將者第六百零二章 神射第一百六十三章 嘴炮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鎮邊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革新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奇第一百九十一章 渡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都督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駕第一百零八章 奇葩第二百五十一章 正本清源第三百零九章 牆式衝鋒第一章 穿越世家第八百二十八章 八方風雲第五百六十五章 擔保第六百二十一章 決勝千里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匪第八百七十八章 狩獵季節第二百二十四章 四面合圍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第六百七十二章 反攻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掠奪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下第一衛第六百六十一章 暴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錦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錦繡第四十九章 馬市第五百三十五章 接戰第四十四章 練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當世白起第七章 私購軍械第一百二十章 衝陣第二百七十一章 拐帶第三百三十五章 赫赫兵威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略欺騙第九十五章 收房第五百零四章 固守第一百七十三章 勳貴復辟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法司第五百一十三章 新兵第三百八十七章 軍民第八百章 收心第七十六章 出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欺騙第二百七十九章 論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戰略欺騙第八百五十三章 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