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斷後路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三百六十七章斷後路

衆明軍將官免不了罵一聲蠻夷,守着如此犀利的火器也不知運用。倘若蒙人懂得使用火器,此戰將會兇險的多,蒙八旗守城如此孱弱可笑,讓人發噱,又讓人唏噓就是這些孱弱的蒙古人,讓大明九邊二百多年不得安寧,蒙古騎兵最厲害的還是野兔戰術,草原纔是蒙古人的歸宿。野兔戰術是馬城給蒙古人起的名字,蒙古人打仗就如同野兔一般跳來跳去,讓你逮不着他,讓蒙古人守城確實勉爲其難了。

三日後,進山清剿的民壯滿載而歸。

馬城所部佔據了來遠樓一線,已然立於不敗之地,整修加固堡壘城牆,救治傷兵並派人進京報捷,盧象升手書的捷報請京畿大軍早做打算,或嚴防死守或全線反擊,十多萬京營加上各地勤王之軍,二三十萬人抱成一團還不敢反擊麼。如今後金正在圍攻薊州,喜峰口後路又被捅了一刀,這是上天賜給大明的決戰良機。

盧象升等人苦口婆心的分析戰局,入關虜軍十萬衆分三路入關,精騎大概在八萬上下,一部在薊州一部在遵化,京畿能有多少人馬,決戰態勢已成只需要京畿大軍抱成一團,徐徐推進,先解錦州之圍再取遵化,將幾座大城牢牢控制在手中,則入關虜軍只能在堅城,朝廷大軍面前撞的頭破血流。最關鍵是喜峰口後路被斷了一半,一旦戰事陷入僵持則虜軍必亂,想逃只能繞遠路走古北口。

從京畿到古北口可不好走,一路上處處都是險關,極大的限制了虜騎的機動性。對這份言辭懇切的奏摺,馬城並不抱有希望,這份奏摺送到京師也得是十天以後了,對於友軍馬城是徹底放棄了,自己幹吧,兵出來遠樓控制了半個喜峰口,隔着一道關礙和對面的漢軍,蒙軍對峙。

兵力不足,馬城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無力全取喜峰口。

雖然只是控制了半個喜峰口,可也對入關虜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喜峰口正面雖然是平原大川,可兩側全是易守難攻的軍堡,便於藏兵,永樂年間重修喜峰口時,便是按照居高臨下,控制入關要道的理念設計的,寬闊的正面可容十萬大軍快速通過,可誰敢放心大膽的走呢,隨時都可能有大批伏兵從兩側山上衝下來。

兩日後,灤州,永安一萬兵馬來援,其中有五千新軍,兩千山海關駐軍,還有三千海盜。這年代的海盜個個都是火器專家,被馬城當作炮手使用,在山上架起大炮猛轟對面的虜兵大營,並且用三十門大將軍,二將軍炮,牢牢封鎖了喜峰口進關通道,架起大量虎蹲小炮居高臨下發射,也能砸翻一大片。

對面山上的滿軍,漢軍,包衣兵也不示弱,架起大炮還擊。

炮聲隆隆,碩大的炮彈在喜峰口入關要道上飛來飛去,以兩軍的炮術來說就是放個大炮仗,能打中的那得是老天爺開眼了。海盜的炮術可比漢軍強多了,硬生生施展在海上磨練出來的精湛炮術,將慣用的佛朗機炮撒了歡的齊射,居然硬生生將對面的漢軍炮營打的偃旗息鼓,不敢還手了。打贏了炮戰的海盜趾高氣揚,李旦也是老臉通紅,當了一輩子海盜,頭回參與到抵禦外虜的戰爭中。

手中實力恢復了些,馬城便提兵再戰向薊州方向進兵,盡力給薊州守軍減輕壓力。連馬城自己也不相信能一路打到薊州,薊州軍情也萬分緊急,馬城家眷還在城中,薊州被圍陷入了苦戰,虜騎大軍在薊州西南十里繞行,暢通無阻。

對此馬城也十分無奈,薊州雖然險要,西邊卻有許多條小路通往京師。建虜不傻不呆也不蠢,抓了幾十萬大明百姓人手充足,那些小路早就開闢成大路了,無非是砍樹,架橋而已,薊州天險就是個擺設。薊州守軍實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看着大股虜騎從眼皮子底下繞了過去,無可奈何。

這便是野戰打不過別人的苦楚,只能固守堅城,放棄城外的大量村鎮。虜騎入關,繞路已經繞了兩回,一回是繞過山海關進了長城,另一回是繞過薊州去了京畿,每繞一次路馬城便無奈一次,唯一的好消息是薊州穩如泰山,根據俘虜的口供攻打薊州的虜兵死傷不輕,死了好些包衣奴才,輔兵炮灰。戰局逐漸變成了僵持,京畿大軍龜縮起來不敢再浪戰,薊州無憂。

來遠樓,軍議。

哨官以上將領百餘人,濟濟一堂,軍心士氣仍是十分高漲。

倪元璐恢復了精氣神,主持軍議,商討回師薊州的方略,或者返身一擊攻略遵化,氣氛熱烈,心氣很高,馬城卻胡思亂想起來,一聲嘆息想到此戰過後,抗旨不遵,欺君犯上的大帽子是逃不掉了。如今戰局僵持,滿桂那樣敢和虜騎野戰的二楞子已經全軍覆沒了,明軍也被打怕了。

議論至深夜也沒個結果,馬城擺手道:“散了吧,明日再議。”

百餘將官散了軍議,只剩幾個心腹,參謀閒聊起來,老賊佔據了遵化,京畿一線,縱兵擄掠還不肯走了,遲遲沒有退兵的跡象。馬城突然驚醒了,自己是被後世的民間野史誤導了,皇太極入關是真想攻下京城做皇帝的,不然,無法解釋爲何老賊親臨京畿前線督戰,並且駐兵遵化,做出一副長期作戰的架勢,這架勢擺出來可不是爲了嚇唬人的。只是老賊也沒料到薊州久攻不下,大明勤王之師卻蜂擁而至。

京畿明軍已經收縮防禦,抱成一團,老賊也一時無從下嘴,然而皇太極並不死心,千辛萬苦入關了一回,不到山窮水盡他是不會走的,皇太極怕被包圍麼,真的不怕,要包圍一個十幾萬騎兵組成的強大騎兵集團,需要多少兵力呢,用步兵包圍騎兵麼,這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話,步兵如何能包圍騎兵,兩條腿如何能跑的過四條腿。

耳邊響起盧象升的說話聲:“回師遵化,不妥!”

倪元璐也苦笑道:“老賊不肯回師救援,還賴在京畿不肯走了,這便讓人爲難了。”

馬城臉上也是掛不住的,這和野史小說中寫的不一樣呀,老賊後路被斷並沒有驚慌失措,拼命回援,而是大咧咧的賴在京畿,遵化不肯走了,居然安家過起日子來了,這不合理呀,老賊應當驚慌失措纔對。玩笑之言當不了真的。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三十九章 身先士卒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儀天下第二十九章 狼煙第六百三十四章 搶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兇猛第三百六十九章 轉變第六百三十五章 士氣第七百八十八章 仰角第二百五十章 東林髒官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六百五十五章 逃卒第四十七章 西羅第六百六十八章 劫營第八十三章 慘敗逃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湮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八百二十八章 八方風雲第七百四十章 助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納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披甲第四百八十五章 狠人毛文龍第五百三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兵第七百九十七章 定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宮變第八百八十五章 右翼第八百六十一章 邊軍第六百三十七章 剋星第七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炮第四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資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長弓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隊第二百二十八章 鐵騎狂飆第七百八十三章 亂命第五百八十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親明派第三十四章 聯防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伐第二百八十六章 招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狼煙第四百一十五章 氣運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狗腿第七百六十四章 戰略欺騙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八十七章 軍民第三百二十章 獻俘第七百章 兇蠻第六百九十八章 山民第七百五十二章 財寶第五百七十五章 擊潰第二百三十一章 同僚第五百二十九章 勇氣第八百零六章 效命第一百七十七章 陛下聖明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六十五章 長城第六百零四章 建州左衛第六百一十三章 宏願第六百一十八章 奇兵隊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山第八百六十六章 僞裝第三百六十八章 發跡第五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七章 將星閃耀第五百四十二章 城市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標尺射擊第二百七十四章 換裝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勝第八百五十九章 崇禎九年第七百六十章 戰艦第二百三十六章 法源於儒第一百零四章 首輔大人家第七十九章 血戰第八百三十六章 狂妄第二百八十六章 招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三百七十四章 爭鳴第三十三章 兵禍第六百六十四章 秋意濃第九十章 攻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流芳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民智第六百八十七章 興安嶺第七十四章 凌雲之志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忠奸之辯第三百一十二章 上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整頓山西第四百二十五章 梟雄第五百二十八章 祭天第三百零一章 山西豪強第六百零一章 初戰第六百五十九章 建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長弓第二百七十章 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