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劑良藥

戀上你看書網630bookla,最快更新明騎最新章節!

第二百八十四章一劑良藥

日復一日,純機械性的重複同一動作,新軍士卒自是苦不堪言。就連京營統帥李承阼也忍不住下了一道軍令,命密雲知縣每六日購置些雞鴨魚肉,給新軍士卒滋補身體,再加上每三日肉食管飽,新軍士卒個個養的黝黑精壯。弄的李開元大發感慨,這他孃的是養軍還是養兒子。張維賢,李承阼一干公侯也再三讚歎,這支兵馬便是不使火器,立刻開到山海關,也是難得的一支精銳。

對於馬城堅決奉行的精兵策略,兩位公侯都是舉雙手贊成。

一場雪後,二十餘位新進士正式開始宣講,初時講的自然都是忠君愛國之道,之後新軍士卒很快發現聰明伶俐識字快的,很快被提拔成隊官甚至哨官,腦子笨的便只能苦熬,士卒倒也並無抗拒,讀書便會高人一等,這觀念早就深入人心,多數新提拔的直隸子弟,都對皇上和官長感恩戴德。

讀書識字對於一戶平民人家來說,便是奢望,培養一個讀書人的成本實在太高了。軍中宣講官那可是正牌的進士,對軍中士卒來說便是文曲下凡,出人意料,宣講官在軍中極受尊重。兩萬新軍將士崇拜的眼神,讓盧象升等人頗有成就感,便是來混資歷的幾人也盡心盡力,將戒尺打的啪啪響。新軍宣講堂也成了一個恐怖的去處,許多士卒寧願罰十里負重跑,也不願去宣講堂被那些講官折磨。

此時,盧象升,倪元璐等人便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華,非是偶然。

除了每三日一次的宣講,諸位講官閒來無事便觀摩將士操練,觀察軍伍編練之法,身上書生氣倒越來越少了。

二月中,天子親自主持新軍改制。

軍制新法將軍士詳細劃分爲四級,自下庶士,中庶士,上庶士到大庶士,相當於現代的軍士制度,對應下士,中士,上士和士官長。每一名士卒以領章爲標記,一道銅線爲下庶士,兩道銅線位中庶士,三道銅線爲上庶士。大庶士領章則爲一隻虎,也正式有了品級爲從七品武職。

大庶士一般任伍長,每十二人設一伍,是新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大庶士之上便是校尉,同樣分爲下校尉,中校尉,上校尉,大校尉四級,依次擔任旗長,哨長,營長,每四伍爲一旗,每四旗爲一哨,每四哨爲一營,配上副職,書記官各類雜管滿編剛好五百人爲一營,已經很接近後世編制。

營級編制,便是新軍主力作戰單位,營級單位以上的調動,就得需要出具皇上親授的兵符,連內閣,兵部也無權調動。這便是馬城爲大明天子,量身打造的一支近衛軍,正經八百的皇家衛戍部隊也是天子私軍,取代錦衣衛成爲天子彈壓京師的主戰力量,也是最後的戰略預備隊。

內閣諸公捏着鼻子認了,不願得罪強勢的天子,左右不過就是兩萬人馬。天子通過最信任的勳貴,牢牢掌握着這支皇家近衛軍,戰時也不受兵部內閣調遣,和其他明軍分屬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手中有兵,少年天子興奮的臉色漲紅,冒着寒風將新式領章發了下去,密雲大營雖是冰天雪地卻一片火熱。

張維賢,李承阼等人先覺察到這新式軍制的妙處,對大明混亂的指揮體系來說,這便是一劑良藥,極大的改善了戰場上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混亂。官大一級壓死人,就能概括新軍制的妙用。李承阼也是個猛人,見識到妙處便決然在神樞營,神機營中照方抓藥,也大肆改制。

盧象升則與一衆同僚指指點點,若有所思,逐漸體會到近代軍隊的嚴密組織性。

馬城委婉的提點幾句,近代軍隊的建立,其基礎是士卒,三軍用命,打仗不再是被貴族老爺或者軍官拉去、強逼着去,而是服從國家兵役制的需要,服從民族的利益,保家衛國,或者進一步侵略別國從戰爭中獲得利益。這是近代軍隊貫徹的觀念,是每個士兵都有的想法。

和舊軍等同於高級軍官奴隸的情況是有巨大區別的,

多數講官面子上頻頻點頭,熱議一番,骨子裡卻是不以爲然的。

私下裡馬城也聽過冷言冷語,丘八,兵痞也懂保家衛國麼,那還要科舉做甚,讓兵痞來做閣臣算了。馬城自是知道說服不了大多數人,讀書人高人一等是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時半刻是改變不了的,不是說刀架在脖子上讀書人就認了,士卒地位就能提高了,這是一場緩慢進行的社會變革。

大多數人是不以爲然,馬城也不勉強,也有少數講官如盧象升,倪元璐,被馬城的言論引發思考,時而激辨,時而沉默,每天和新軍士卒朝夕相處,讓這少數天賦異稟的讀書人不知不覺反思起來,大明軍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纔會導致在遼東一潰千里,廣東福建被西人欺上門來,打的大明水師不敢出海。

紅毛人在臺灣糾集了重兵,捲土重來,福建廣東再次告急。

有識之士如盧象升這般,心中憋屈便認真反思起來,大明內憂外患的原因所在。倘若沒有馬城這個穿越衆,這些人是一輩子也想不明白的,這是時代的侷限性不是天資聰穎就能搞懂的,在馬城傳銷一般的刻意引導下,盧象升,倪元璐雖然沒有全盤接受馬城的兵學思想,卻也極大的認同。

馬城欣喜,這是必然的,如今大明腹背受敵抵抗的狼狽不堪,山東又亂,彌勒教月前起事糜爛山東數百里,內憂外患之下真正的忠君愛國之士,必然會深刻的反思,大明是不是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山東教亂並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袁可立火暴脾氣發作砍了山東兩個知縣,一個守備的腦袋,都是失土辱國的逃官。

東江鎮浙兵大舉跨海南下,與河南巡撫郭增光兩面夾擊,教亂指日可平。然而連續兩年發生教亂,陝西全境糜爛,如今山東也亂了,貴州土司之亂纔剛剛平定,秦邦屏正在處置善後,兵亂,教亂,土司叛亂,逐漸成爲亂世的開端。北方除了直隸大部沒有降雪,河南,陝西,山東又是一場大旱。

連馬城也深刻感受到亂世將至的恐懼,更別提這些讀書有成的新進士。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第四百五十章 奴隸第七百八十四章 設伏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陣營第六百五十章 佛法難聞第六百一十一章 虎第二百六十一章 漢社第十五章 強漢亡於婦人之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蓮第四百二十一章 宣傳第七百二十章 雷霆第七十六章 出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堵截第三百二十八章 盛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服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三百五十四章 擁兵自重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學民本第六百七十三章 漢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朝會第六百章 爲將者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兵第七百六十二章 奇襲第八百四十七章 野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八百零九章 戰艦第五百五十七章 主堡第六百一十三章 宏願第三百五十四章 擁兵自重第六百二十二章 春汛第四百零三章 治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勳貴第五百八十六章 錦繡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四百四十七章 將星閃耀第七章 私購軍械第三百章 戰時徵用第八百一十六章 分化之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投槍第六百零九章 老弱第三百八十四章 拼命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污第四百九十五章 騎兵突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四十三章 集市第五百六十章 雪恥第三百九十七章 流芳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獻第一百零三章 老實人第九十三章 虎狼第六百五十三章 鄰人團第一百零三章 老實人第五百零七章 兇悍第六百六十九章 正名第四百六十七章 披甲第二百五十章 東林髒官第五百二十七章 興兵第二百四十二章 裁撤第二百八十六章 招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剛猛第三百三十八章 攻訐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儀天下第八十一章 巷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剋星第十一章 遇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擁兵自重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日三驚第三百八十六章 赤膊上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強襲第二百四十三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消耗戰第四百七十章 武裝採礦第三百零六章 力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謀略第三百一十八章 遼兵第六百六十四章 秋意濃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銃第六章 公子好本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勳爵第六百六十六章 塹壕第三十八章 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戰局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規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驕兵悍將第五百六十章 雪恥第五百一十四章 治政第六十章 刁鑽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兵臨第二百零五章 順流而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宴儀第八百一十六章 分化之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兵學民本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皇第二百零一章 奇襲遼陽第八百一十章 七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