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顆粒火藥與定裝

丁毅接着來到匠作局。

匠作局分火器和冷兵器,還有甲具,衣物等四個分部。

原本只分三部,這次丁毅回來又多分一部,這個衣物部,他開始考慮放在後勤司還是匠作局,最終放在匠作局。

衣物部全是女性,從全營婦女中挑選精通針線活,會織物的女子一百多人。

她們主要負責做衣物。

之前的明軍們啊,真是大部份都是衣不遮體的,徐大堡的兵還好點,當日徐大堡大勝,奪了很多後金軍的衣服。

後來收的旅順兵馬,和東江來人,簡直慘不忍睹。

這次丁毅從登州回來,買了大量的布料和棉布,袁崇煥發餉的時候,也送了一批新的鴛鴦戰襖。

但不出意外,以後明軍們就這麼一套衣服,用不了多久就會穿成破爛。

所以丁毅組織人手,開始替全營製作新衣,丁毅的要求是,所有明軍將士,夏裝,秋裝,冬裝各兩套。

然後等全部做完後,再做出來的,裝放到軍民服務中心,讓老百姓和軍人自己需要的買。

比如軍人的家屬,到時肯定會想買的,因爲他們家有餉銀可以消費。

衣服的式樣皆按明軍式樣來制,丁毅不打算推陳出新,至少現在是不會這麼幹。

以丁毅和匠作局的估計,一百多人大概三到四個月能完成全營軍士的配裝。

到時每天少量製作衣服拿到軍民服務中心售賣,其餘人可以在匠作局幫忙,這也是丁毅爲什麼要把她們放到匠作局,而還是後勤司的原因。

匠作局火器部有很多事要做,丁毅這次買了大量的硝石,硫磺,但火藥買的比較少,這玩意市面上光明正大流通的不多。

但他的兵馬今後要以火器爲主,所以必須要大量的火藥。

他決定回來後燒木取炭,然後自己配製火藥,這裡就需要大量的婦人來幫忙工作。

丁毅趕到時,火器部正有人在配製火藥,李忠義也在現場看着。

他們用的是丁毅介紹的黑火藥最佳比例,74%硝,11.5%硫,13.5%的木炭。

在邊上百米外,還有人在燒炭。

燒炭的方法也很簡單,不但丁毅知道,遼民中,工匠中也大把人知道,大家七嘴八舌。

然後選用了兩種方式,一種是靠山坡面挖窯洞,在洞裡堆滿木頭後,點火燃燒着,再覆蓋,上面先留孔,讓木材在窯內經過不完全燃燒,炭化,揮發物逸出。

另一種是讓工匠制大鐵桶,把木頭放在鐵桶裡,鐵桶下面燒火,四面留煙孔,以保證氣流,大火燒幾個小時,然後覆蓋煙孔,使其經過不完全燃燒而炭化,最後冷卻,打開鐵桶後,就是精緻的自制炭。

前者製成的炭可以用來民用取暖,後者很適合制火藥。

還有人提議,制炭前先把木材曬或涼一兩天,則更好,而且用硬木製炭最佳,但旅順這邊松柏木較多,硬木較少。

李忠義帶着丁毅看他們製作過程。

每個婦人都拿着研鉢和研體,有的磨硝,有的磨硫,有的磨炭,每人磨一種,磨完之後,都要清洗才能再磨。

全部磨成粉後,按比例配製,再放到一起磨。

這時候磨的時候就比較小心,附近五十米內不能有煙火,遠熱熱源,速度不能太快,動作要柔和,大概要磨十五分鐘左右。

明代的火藥到這裡就算做好了。

但丁毅的沒有結束。

因爲他要弄顆粒火藥。

顆粒火藥在十四世紀歐州已經出現,這是火藥技術的一場革命,也是火器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在這之前,包括現在的明代都是用粉末火藥當發射藥,

這有很多缺點,運輸不便,燃速不均勻,容易受潮。

特別是粉末裝的火藥擠在槍管裡,受力時容易擠壓在一起,這樣點火時,因爲缺氧而無法完全燃燒,這樣就降低了火藥的威力。

後來有槍手裝的不緊,但裝的太鬆也不能發揮火藥的威力。

所以厲害的槍手,會把火藥裝的不緊不鬆,對操作要求很高,也費時間。

而顆料火藥改掉了上面所有的缺點,他們易運輸,不易受潮,燃速均勻,裝的再緊都有空隙,便於氧氣燃燒,把火藥的威力做到了最大化。

最重要是,同等威力下,顆粒火藥的消耗,只有粉末火藥的一半不到,進一步降低使用火器的成本。

於是丁毅這邊在研磨好後,繼續加8%的水,繼續混合火藥,少量多次的加,直到火藥呈現厚黏土的質感,這時就可以用篩子把他篩成無數小顆粒,然後放在乾淨的紙上曬乾。

顆粒火藥就形成了。

李忠義看到丁毅過來,興奮地的向他介紹。

“用丁大人所說的方法制成的顆粒火藥,前幾天試了幾槍。”

“魯密銃以前用火藥15克, 五十步破鐵甲,一百步破棉甲。”(明朝一步幾米網上有很多版本,咱們這裡算一步0.8米吧)

“現在80步內可破鐵甲。”“我們多方測試。”

“用顆粒火藥,18克,一百步還能打破鐵甲,一百二十步亦有較大殺傷力,可破棉甲以下。”

換成米的話,大概100米還能破棉甲。

李忠義他們幾天測試,眼下這顆粒火藥,裝18克有最遠的殺傷距離最好的殺傷效果,再最多就可能暴膛,這也是威力的極限體現。

李忠義簡直服了,感覺丁毅無所不能,什麼都會。

而且鳥銃的話,最好的效果和殺傷距離是裝火藥12克。

但丁毅以後打算在全軍淘汰鳥銃,用魯密銃,所以不考慮鳥銃的射程和威力了。

他到射擊場看了幾個魯密銃手打靶,果然如李忠義所說,威力強,距離遠。

但是速度還是有點慢。

丁毅叫來李忠義:“當年戚家軍的銃手,每人身上揹着裝火藥的竹管五十三個,另一個袋子中裝鉛子也是五十三個。”

李忠義馬上點頭:“我們也是打算這樣,上次大人在徐大堡和我提過,當時沒時間弄,這會我正在琢磨這事。”

“咱們再改進下。”丁毅道:“有種方式叫紙筒定裝火藥。”

“即然你們確定重量了,以後就18克火藥爲定量。”

“將火藥和彈丸都全包於一個長形的紙筒裡面。”

“裝填時,用嘴交開紙筒,先倒一些火藥到火門,再把餘下的火藥連着彈丸全塞入銃口,這樣豈不是更簡單,更快?”

第632章 築陣第812章 爲何要反對?第404章 做死第233章 走錯了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178章 一定要記着這些名字第47章 戰勝,升官發財第734章 皇太極死,孫傳庭瘋第118章 不是本將陷害他們吶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383章 不能打太痛第900章 開始營業第575章 二徵朝鮮第452章 又是慘敗第624章 戰馬不要錢?第331章 決戰櫻花之國(5)第528章 功高蓋主第332章 決戰櫻花之國(6)第112章 摧枯拉朽第343章 唯有比他們更兇狠,更殘暴第843章 十萬廣西兵第335章 決戰櫻花之國(9)第1009章 大奸臣第801章 請王爺登基第256章 樑尚書的職業道德第525章 說的很有道理第917章 震撼人心的創作第506章 回馬槍第511章 人非聖賢第385章 大人射的好第1012章 又見意外第527章 真正的領主是丁毅第378章 不給我就搶第832章 格殺當場第486章 震憾第154章 血戰南關口(上)第525章 說的很有道理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797章 一觸即發第869章 一定得好好幹下去第17章 徐大堡更危險?第845章 過河拆橋第229章 徐掌櫃第262章 吳橋兵變第168章 養敵自重第666章 血虧的一年第470章 避免崩潰第799章 建奴完蛋了第71章 要說法第3章 對射第825章 立誰爲太子第941章 備胎第944章 嘴挺兇第998章 臉皮厚第231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363章 送禮是門大學問第981章 很好忽悠第675章 凡日月所照,皆爲漢土第344章 一夫當關第137章 破關而入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356章 只能支持丁毅第431章 重要的是財源第396章 全部沒收第585章 困獸第989章 真是個廢物第501章 熟悉的名字第413章 良將洪旭第197章 望遠鏡和加農炮第354章 平戶條約第416章 一踏糊塗第792章 江南造反第97章 學堂和藥局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858章 很有邏輯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78章 震憾第390章 勸降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250章 攻城,明軍攻城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77章 絕色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109章 囤木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484章 明人對我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