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地球儀和橡膠

世界現存最早的地球儀是由德國航海家、地理學家貝海姆於1492年發明製作的,當時航海者用星盤來測定日、月、星辰的高度,以推算時間和緯度。用黃銅代替木製星盤,可能是由他創始的。他可能曾與D·考航行到非洲西岸(1485年~1486年)。1490年回紐倫堡後,在畫家格洛肯東的協助下,開始繪製他設計的地球儀,1492年完成了一架直徑20英寸的地球儀。

因爲這架地球儀是根據托勒密《地理學指南》中的地圖製成的,所以世界地形既不準確又已過時,在這個地球儀上,印度洋是向東西擴展的海洋,特別是非洲西海岸,錯誤之多實在驚人。

中國地球儀的製作始於元代,由西域天文學家紮馬魯丁爲元朝廷督造,球面上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海、陸分佈狀況,屬於原始的繪製方法。明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後,爲向中國傳授古希臘的地圓說,親自制作地球儀,並著有《坤輿萬國全圖》。

受其影響,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學者李之藻製成一架地球儀。

約在崇禎三年(1630年),明朝廷也製作了一架地球儀。這些地球儀上繪製了經緯網,擴充了我國此前的地球儀上只有27處觀測點的緯度,包括了赤道、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的整個地球緯度,也彌補了我國此前不知經度的空白,並標註了五洲說,使當朝人能以瞭解西方地理大發現的新知識。

但這些東西,在當時的明朝是無人賞識的,也沒人關心。

大明朝的人基本都不知道五洲說,來大員之前,丁毅軍中也基本都不知道有歐洲,更不知道大明所在的地方叫亞洲。

“這是一個葡萄牙傳教士拿來的,他要換五千斤白糖,我給換了兩千斤。”姚新漢笑道:“大山說我們血虧。”

“這個破球,值兩千斤嗎?”趙大山喃喃道。

“有點準的。”丁毅拿着地球儀看了看,轉了轉:“可以,可以,找畫家,按這個,做個新的世界地圖,不準的地方,我可以標準下。”

丁毅當然不會默畫世界地圖,但大概的各洲位置能畫一下,準不準就沒人知道了。

姚新漢看到這東西丁毅喜歡,也挺高興的。

朱向陽這時笑道:“玉米種子我們也換到了,原來最早廣西有人就種了。”

玉米在1531年就已經引進到廣西,那邊叫玉麥,此時玉米已經在好幾個省有種植,但面積很小,也沒有完全推廣開。

朱向陽從一個廣東商人手上換到,付出一千斤白糖。

“好好,玉米也不錯,你們種了沒有?產量如何?”

“今年開始種的,咱們種了一季,畝產大概六百斤。”

丁毅一聽這產量不行啊,也就三石左右,大員這邊稻麥也能產三石,而且可以種兩季稻。

但朱向陽說,可以和稻輪作,這樣畝產能達到五石左右。

事實經過丁毅試驗,高產的紅薯,土豆、玉米在古代,同樣到不了預期效果,但總體來說,比普通稻麥要高不少,還是能提升糧食產量的。

他想了想:“這邊如何種,你們自己決定,但我有點想法是,稻、麥,玉米,紅薯、土豆,都要保證有,但總體思路上,即要保證我們糧夠吃,也要有餘糧能賣錢。”

現在能賣錢的,

當然是指水稻,所以大夥紛紛點頭,表示明白丁大人的意思。

衆人正在觀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人捧來一個黑白相間的東西,看起來拳頭大小。

“大人你看,摸起來軟綿綿的,有點彈性。”姚新漢遞給丁毅。

趙大山喃喃道:“這破小玩意要一百斤?姚新漢你是不是私吞了,給他十斤糖不得了了。”

姚新漢知道他開玩笑,也滿臉通紅:“放尼孃的屁,我吞這麼糖幹什麼?”

丁毅拿到手上一捏,滿臉驚奇,再低頭聞聞,哈哈就笑了起來:“這個值,這個值,好東西,哈哈哈。”

原來是天然橡膠。

1493年哥倫布到美洲大陸,看到當地土族在玩橡膠球,他們看到印第安人小孩和青年在玩一種遊戲,唱着歌互相拋擲一種小球,這種小球落地後能反彈得很高,如捏在手裡則會感到有粘性,並有一股煙燻味。他們還看到,印第安人把一些白色濃稠的液體塗在衣服上,雨天穿這種衣服不透雨;還把這種白色濃稠的液體塗抹在腳上,雨天水也不會弄溼腳。由此,歐洲初步瞭解到了橡膠的彈性和防水性,但並沒有真正瞭解到橡膠的來源。

哥倫布把橡膠帶回了歐洲,讓歐洲人認識了橡膠。

但一直到1693年,法國科學家拉康達到南美又看到土著人玩這種小球。

科學家和軍人思維和眼光是不同的,他追根尋底調查這種小球,才得知這種小球是砍一種印地安人稱爲橡膠樹的樹而流出的濃稠液體制造的。

1736年,法國科學家康達敏從秘魯帶回有關橡膠樹的詳細資料,出版了《南美洲內地旅行記略》,書中詳述了橡膠樹的產地、採集乳膠的方法和橡膠樹的利用情況,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之後一直到1876年,由英國人威克姆從巴西亞馬遜河口採集橡膠種子, 運回英國皇家植物園播種,並在錫蘭(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試種,均取得成功。

此即爲巴西橡膠樹在遠東落戶的開端,從此,栽培橡膠業發展非常迅速。

而中國這邊,一直到日本佔領大員後,纔開始在大員種植橡膠樹,此時已經過去了好幾百年。

“那人是幹什麼,什麼時候還來?”丁毅連忙問。

“普利爾在的。”姚新漢道:“他這幾天在等一批生絲,採購完生絲們一起去波斯(伊朗)。”

“快把他叫來。”丁毅連忙道。

不一會兒,普利爾帶着一個翻譯來到丁毅面前。

普利兒三十多歲,滿頭金髮,身材高大,外表很英俊。

“普利爾先生,這是咱們的丁大人,臺南城實際的擁有者,真正的主人。”姚新漢向他介紹。

丁毅在翻譯的幫助下,很快和他聊了起來。

“這東西叫什麼,普利爾先生。”丁毅問。

這普利爾據說有兩條船,到處跑着生意,他眼珠轉了轉:“尊敬的丁大人,這東西在我們國家,叫皇冠上的明珠,通常會用來製作在皇冠上的飾品,非常的珍貴。”

丁毅大笑,對翻譯道:“你告訴他,他的兩條船要被沒收了,他居然挑戰臺南城實際的擁有者,手下兵馬十萬,治民百萬的大明朝最尊貴的丁大人,他死定了。”

翻譯一說完,普利爾臉色大變。

“來人,拖下去砍了。”丁毅又道。

第638章 這羣瘋子第908章 五指山第462章 天羅地網第647章 我也會這麼幹第857章 考覈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921章 朕沒讓你失望第41章 毫無武德第332章 決戰櫻花之國(6)第724章 鎮北伯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81章 錢不夠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533章 你開心就好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338章 決戰櫻花之國(12)第763章 騎兵對騎兵第275章 金州絞肉機(10)第499章 生番波西部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330章 決戰櫻花之國(4)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426章 反搶一波第556章 石油專家米託第298章 丁毅是俺親兄弟啊第924章 青門第663章 搶地盤,練新兵第107章 花錢如流水第938章 一羣瘋子第605章 以後都是丁大人的奴才第774章 都有妙用第580章 最喜歡這麼幹第838章 丁毅纔是聖賢明君啊第989章 真是個廢物第521章 騎術再精也沒用第662章 大事不妙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698章 到處拉攏第821章 江南的反對之聲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348章 打仗要真第487章 最重要的是堅持第198章 大明上下,無此強軍第295章 你衝上試試第275章 金州絞肉機(10)第227章 就怕他們不喜歡錢第517章 自己人也打第343章 唯有比他們更兇狠,更殘暴第896章 創業開始第979章 這些人不好惹第600章 誰是主子?第536章 殺人要誅心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493章 我要產量翻倍第134章 滿載而回第851章 皇帝這幾個意思?第309章 分炮第175章 混亂第840章 縱掠三天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545章 只有上帝能救西勒第868章 正當防衛?第899章 一萬倍的違約金第215章 割麥子第38章 銅牆鐵壁(5)第63章 公款吃喝第879章 大幹第一案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第925章 不慫第641章 他欠老子一個人情第785章 不願回去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第1006章 夠狠第407章 全要了第544章 重創第16章 有錢有婆娘第197章 望遠鏡和加農炮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136章 大戰將臨第147章 有進無退第26章 深挖溝,廣築牆第827章 富可敵國的財富第226章 船分二路第464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1014章 出國了第352章 征服的快感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67章 打仗要動腦子第174章 朝庭無德第391章 天降奇功第26章 深挖溝,廣築牆第198章 大明上下,無此強軍第120章 永不回明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747章 敗的這麼快第140章 幕僚周錫圭第844章 不能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