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控制登州

熱門推薦:

杜如海向丁毅道,現在每月從各地到登萊的流民普遍有一千以上,有時會一下子來兩三千,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按丁毅的要求,他們選擇有技藝的匠人、識字先生,醫士,等有一技之長的先送往旅順,其餘就地安置在登州附近囤田。

等登州田囤完後,再往考慮萊州方向發展,丁毅在這邊打斷了杜如海,要求每月往濟州送五百人,杜如海趕緊記下。

接着兩人又向丁毅彙報了登萊最新的統計。

因爲這個時代的統計效率,這邊基本是三個月左右才能統計一次。

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效率,主要是前期丁毅讓人統計了一次,後期就是陸續添加,引流進來的添加進去,三個月一彙總。

當然,肯定會有不少沒有統計到,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比較準的。

目前登州府13.7萬餘戶,48萬餘人,萊州府18.4萬餘戶,71萬餘人。

據劉元道,孔有德兵亂前,登州大概有80萬人,萊州約90萬。

可見登州受的兵害比較嚴重,丁毅目前掌控比較好的也是登州地區,他的大部份囤田也都在登州。

這邊丁毅自己囤的田爲十八萬畝,當然,去年丁毅過來分了好多田出去,但也穩住了一萬多囤兵的心。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宋祥雖然還小,但現在也能參加丁毅的大會。

他主要負責帶人尋礦,過去一年多,已經在登萊兩地找到兩個金礦,都是在招遠和萊州一帶,也是後世主要的黃金礦所在。

另外他還意外在登州和黃縣中間,沿海邊上,找到一個煤礦,這讓丁毅大喜。

此時山東的煤礦大部份在山東以西和西南,登萊地區還只有這邊這個比較大的,沒想到被宋祥意外找到了。

丁毅聽完彙報,便問:“咱們現在能控制多少人口?多少地盤?要我們養的有多少人口?”

登州兩地現在雖然有一百多萬人,但大部份都是丁毅現在不能控制的,也不需要他養。

劉元雖然是登萊巡撫,但登州沒問題,萊州在戰亂時被傷害較小,大部份士紳和官員都在,但肯定沒劉元這麼聽話。

按劉元和杜如海的說法,基本就是兵亂最嚴重的地區,現在是丁毅控制力最強的。

西邊從王徐前寨前所開始,到招遠地區,黃縣,登萊,往東是煙臺,金山左所,威海衛,文登,往南到海陽所,最遠到萊陽。

海陽所往下就是大嵩衛,指揮使賀錚那是朝廷的人,楊端每月都給他一百兩銀子,雖然不多,但關係保持的不錯,這也是丁毅勢力達到的盡頭。

整個來看,就幾乎相當於原登州境,因爲王徐前寨再往下,就是萊州了。

另外,越靠近登州的,丁毅的控制力越強。

還有在王徐前寨,海陽所等各千戶所附近,全是丁毅的囤兵和囤堡,也是丁毅控制力最強的地方。

按杜如海的說法,其實相當於登州境內統計到的48萬餘人,是丁毅可控制的人口。

而且前期丁毅讓囤兵們在各處道路口建堡之後,現在登州境內等於步步爲營,丁毅的控制力相當強。

外面人想進來都不容易,必須得找偏僻小道翻山越嶺。

大部份老百姓不需要丁毅來養,丁毅要養的就是一萬四千囤兵,和後來進來的一萬多流民,還有他們從旅順過來的工作人員,加起來現在大概有三萬左右。

“去年朝廷每田稅幾何?”丁毅又問。

前不久朝廷剛剛徵餉,

又加了稅,這幾年經常加派遼餉,每次都壓到百姓頭上。

登州這邊還好點,但加上剛剛的加派,現在普通百姓納銀已經達到0.12兩。

要知道最早只有0.009兩,崇禎四年加派了0.012,這些年連連加派,目前已經累計到0.12兩。

這也是丁毅和劉元在控制登州後的結果,放在河南陝西等地,有的在當地官員的操控下,已然漲到1.2兩,甚至可怕的數兩以上,這也是那邊爲什麼很多流民的原因。

種的田得到的糧都不夠上繳,爲什麼不反?

丁毅心中是知道,這0.12兩裡,還有登州各級官員的好處在裡面,這已經是丁毅在這,他們做的沒那麼難看,換在其他地方,比這可怕多了。

但眼下他不能改變這件事,需要他們幫忙控制登州。

丁毅的方式是逐步蠶食,慢慢用自己培養的人,替換原來的官員和小吏。

等大部份人被替換掉,他自然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來做事。

於是他聽完之後,沉默了一會,看向衆人。

現場有劉元,杜如海,嚴雄,周有根,方多臺,楊端,宋祥等人。

王衛忠因爲要出兵,今天不在,正在準備兵馬器具和糧草等事。

“我要成立--”丁毅緩緩道:“登州辦事處。”

衆人寧神細聽,也不敢出聲。

丁毅之前也成立過,當時路超在,小範圍的知道,做的事也少。

但現在不同,他要逐步控制登州全境。

“杜如海爲辦事處管事,全權處理辦事處民政,農事等事宜。”

辦事處下設民事科,,教育科、匠作科(這邊也是不造只修)安置科(主要負責流民安置),礦產科,醫學科,稅務科等。

劉元臉色凝重,這些科大部份功能在登州府內都有,丁毅顯然要單幹了。

丁毅這時看向他:“後面這幾年,你逐步把我們各科的人,替換掉原來登州府的吏員。”

官員不好隨便換,但吏相當於聘用人員,隨時可以換,丁毅打算把自己人,一步步換掉所有的吏員,包括捕快,衙吏等。

“明白。”劉元深深的點頭。

“成立32營。”

嚴雄爲營正,楊端爲副,從金山左所和海陽所等千戶所囤兵抽三千人,全部轉爲戰兵,配置同旅順步兵營。

另從流民中選三千精壯,替換到原來各千戶所囤田,或不夠三千,就以後慢慢補。

因爲這次王衛忠出去打仗,丁毅讓嚴雄組建一營兵馬守登州。

他們幾個千戶所有八千囤兵,農閒時都在訓練,一年多下來,現在隨便組織起來,就是一支戰兵。

這樣的話,丁毅又要多給三千戰兵發餉, 支出多了點。

但這是杜如海能承受的範圍。

前面說過,這幾年他手上已經囤積了有四十多萬兩銀(包括丁毅當年抄大戶的沒用完的錢都在他手上)。

雖然這邊的鹽利還是算在旅順收入和支出中,所以沒在此列。

但這邊的收入有囤田和礦產,還有登州城的商業行爲。

因爲丁毅當初佔了登州城很多商鋪。

現在登州城人口緩緩恢復,這也爲他們帶來一筆收入。

按杜如海估計,他們自己的田,今年秋收後,若沒天災影響,當有40萬石糧左右。

除開分田的和囤田流民自己應得,應該還有15萬石餘下,相當於稅收爲15萬石,證明這邊的稅比濟州輕多了。

引流災民和自己用掉,大概要10萬,估計最後可以存五萬石。

當然,按丁毅的規定,流民呆在登州時間越長,上繳的糧越少,後面丁毅收的會越來越少。

最終定格在每畝兩成稅,相當於濟州島一半。

那樣收上的糧,也就足夠他們自己用,估計不會有的存。

所以除了讓流民囤田外,自己也要囤,即從流民中挑選精壯,做爲囤軍,邊囤田邊訓練,將來田種好了,轉爲戰軍,而他們自己的田,則從流民中找佃戶繼續種,這樣收成就能大於兩成,至少可以拿到四成,甚至五成。

按丁毅的說法就是,前期人少,先把用分田把流民穩在當地,後期人口有多,就不給田,只找佃戶,從而保證自己的用糧。

第125章 趙家沒人了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256章 樑尚書的職業道德第147章 有進無退第330章 決戰櫻花之國(4)第451章 還沒開始就結束第235章 我就是看不慣那些當官的仗勢欺人第751章 只要衝進去,咱闖軍就贏了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355章 嫂子你誤會我了第510章 不委屈第623章 自己人也搶第492章 稅收四成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101章 鹽田與鹽價第817章 五件事第182章 吃相太難看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第403章 災民四起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100章 大盾第568章 大鑒爐第672章 簡易蒸汽機第532章 比火炮還可怕第235章 我就是看不慣那些當官的仗勢欺人第65章 不是精銳不要第782章 不缺錢,很缺糧第321章 災民如流第767章 擁兵萬第287章 老徐也有演技第352章 征服的快感第159章 丁毅會做人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538章 兵臨城下第817章 五件事第334章 決戰櫻花之國(8)第792章 江南造反第141章 論打仗,我丁毅從來沒輸過第340章 決戰櫻花之國(14)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86章 不簡單第310章 收降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792章 江南造反第728章 崇禎的痛點第914章 地位不同,想法不同第870章 五十年計劃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207章 信號彈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第991章 你別動第942章 錦衣衛武試第10章 從未見過如此齷齪之人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416章 一踏糊塗第273章 金州絞肉機(8)第788章 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第74章 毛文龍之死第597章 自給自足第434章 光桿司令第146章 肉搏第162章 再次擴兵第25章 戰前準備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924章 青門第879章 大幹第一案第148章 很貴呀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504章 勢如破竹第256章 樑尚書的職業道德第955章 掃惡除霸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388章 擋不住第172章 猛將兄第300章 一萬二不貴第956章 反着聽第900章 開始營業第177章 最正確的決定第282章 二破復州第457章 欲哭無淚哈齊索第384章 明軍銃兵真爛第411章 信號第718章 關門打狗第819章 投訴無門的解決辦法第532章 比火炮還可怕第102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703章 收復故土第65章 不是精銳不要第422章 騎兵對車陣第204章 二合爲一,必然天下無敵第578章 不好,真是明軍第537章 共同的敵人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421章 各自安好第129章 人才濟濟大明帝國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