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戰馬不易

熱門推薦:

丁毅能問他,自然也能問其他蒙古人。

總有蒙古人願意說實話的。

這裡大部份牧民都已經幾百年沒有經歷戰爭,比較樸實,沒有草原上的蒙古人那麼有侵略性。

很多人與漢人和朝鮮人通婚後,幾代下來,都不能稱之爲蒙古人了。

只是當地漢人和朝鮮人還視同他們爲蒙古後裔。

突哲兒的腦袋飛快轉動,僅僅幾秒鐘後,就道:”這邊成功比較低,小馬兒可以自己培育,我們都留有優秀的種馬和母馬。”

“草料是天生的,上百萬畝的肥草任我們使用,唯一所需的就是時間和人力。”

“每年冬季前需要割大量的草料備用,因爲戰馬在冬季最好少量外出,容易受傷,受傷之後就不值錢了。”

“以我的估計,每養一匹馬,算上小馬,人力,時間,成本應該是----二兩。”突哲兒咬牙報出一個數字。

丁毅不動聲色擡頭看看其他牧胡和蒙古人,大夥表情差不多,看來這成本也在譜子上。

明朝初期,明朝自己國內養的馬大概10-15兩一匹,但馬的質量不高,官方採購也有黑幕。

後來與當時的高麗交易,用文綺兩匹布八匹換一匹馬。

土木堡之後,回到十兩銀子換一匹馬。

直到和蒙古開通馬市,馬價被降到五--八兩。

嘉靖時(1537)年,遼東與蒙古人在馬市上交易,賣給明朝的騸馬一匹是6錢,兒馬一匹是五錢,騍馬一匹是四錢,牛一隻是二錢,羊一隻是一分,熊虎皮才三分。

這是歷史上最偏宜的時候。

之後就越來越貴了,到隆慶五年(1571年)新平堡馬市是五兩八錢五分一匹,張家口馬市是七兩六錢六分一匹。

然後越來越貴,八兩,九兩,再然後到了明末,特別是後金興起後,從蒙古買馬的成本激增,也逐漸被後金斷了這條路,現在戰馬的價格基本是三十兩到五十兩之間。

按突哲兒所說,成本二兩,賣五兩已經有很高的利潤。

因爲這邊養馬的成本比蒙古草原還要小。

那邊冬季更冷,草量大減,都需要在冬季之前囤集大量的肥草,所以冬季養一匹馬付出的成本更大。

這邊天氣適宜,肥草繁盛,有時冬天到來之前也不用割草,能繼續放牧。

剛剛突哲兒也說,最好少量外出,不是說不能外出。

“你們賣給朝鮮人多少?”丁毅問。

突哲兒這會不敢亂說了,只能道:“五兩。”

丁毅回頭看看沈世魁。

沈世魁沉聲道:“我們剛剛看過那些馬,好像不是很高大啊,這能當戰馬?”

突哲兒瞪着眼睛:“當戰馬養的話,那成本就更高了。”

各朝各代對軍要求不一定完全一樣,但突哲兒說,大部份對馬的肩高有要求是必須在四尺三寸以上,在收時馬的齒限八歲以下,3-5歲爲最好。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突哲兒又道:“咱們現在養的馬基本是商用民用,因爲如果要當戰馬用,要求比較高。”

“馬不但要吃草,還要吃大量的糧食。”

戰馬要馱人,千里奔襲,這樣僅吃草是不夠的,需要吃到大豆,小米,麥子等。

在這個人都吃不飽的時代,還要用糧食餵馬,就太奢侈了。

按照突哲兒所說的標準,這時期無論後金還是明軍,蒙古人,大部份戰馬都是不合格的。

“你們這邊馬,只吃牧草?”丁毅又問。

“也會喂少量大豆和小米。

”這邊的牧胡也會種點大豆和小米,主要就是給馬吃的,調養馬的胃,這會讓馬賣出去的時候,看起來更壯實,賣個好價。

當然,爲了降低成本,用糧食還是比較少,所以馬基本不能達到他所說的肩高在四尺二寸以上。

丁毅想了想,沉聲道:“如果我要求,所有馬匹達到標準戰馬要求,肩高在四尺二寸以上,馬齡3年以上,8年以下。成本幾何?”

突哲兒腦子飛快轉動起來,最後咬着牙道:“一匹馬一年大概要吃3500斤草料。”

“按十分之一配糧算,最少需要350斤大豆或小米。”

“考慮到將軍要求戰馬的品質,起碼達到400-500斤。”

這樣算算,僅糧食成本,就要二到三兩。

突哲兒最後道:“成本算六兩。”

丁毅回頭,與衆兵將相互看了眼,這騎兵果然費錢啊,養馬成本一年就六兩。

若不打仗,一匹馬能用好幾年,甚至十幾年,但一打仗就損失巨大。

而且這只是成本,後繼拿到手上後,又要費錢去養。

“這邊能養多少匹馬?最大。”丁毅又問。

突哲兒道:“5萬匹。”

“哦。”丁毅笑道:“我剛剛聽人說,只能四萬。”

“四萬是全部成年馬,丁將軍現在要開始養,也不可能全是成年馬,我們可以始終保持,二萬匹成年,三萬匹幼馬,每年爲丁將軍提供約一萬匹合格戰馬。”

“一年才一萬?”丁毅覺的有點少。

“每兩萬匹戰馬裡,能合格的,估計只有一萬,另外的只能當運輸馬。”突哲兒道。

沈世魁這時點點頭,的確如此,而在大明朝,曾經都說十匹裡面,纔有一匹合格的。

這是爲什麼?因爲另幾匹都被他們貪污了。

事實上只要認真養馬,(前提是認真自願),都能達到二選一。

明朝初期官府強制民間養馬,大夥紛紛故意養死,後來沒辦法,改成官方採購,民間自願。

頓時民間養馬的多了,但官府採購時,就說十選一,十匹裡纔有一匹合格的,大量的貪腐,民間養馬也不認真,養的馬質量都不是很高。

突哲兒向丁毅解釋, 原本養馬死亡率也挺高的,特別幼馬時期,好在這邊氣候比草原上好,存活率比較高。

щщщ ⊕ttkan ⊕C〇

所以要準備三萬幼馬,幼馬養到成年,後面的幼馬又出來了,形成替代,周而復臺,包證每年能爲丁毅提供一萬匹合格戰馬。

不合格的可以給朝鮮,丁毅心中暗想,他思索一會,又問,你們平時除了養馬,還乾點什麼?

突哲兒道,他們也種少量的田,一是用少量糧食糧食餵馬,保持馬的狀態,可以賣好價錢,二是自己也要吃飯。

丁毅接着叫過另一股蒙古人,這股蒙古人主要是養牛羊爲主,丁毅問了問後,發現他們大部份養的都不多,每戶幾十牛,幾十或幾百只羊,幾乎沒有養到一千頭以上的。

而同時期的草原蒙古人,經常有一戶人家養上千頭的。

當然了,草原上人多,消耗也多。

這邊人口少,他們主要養的是自己吃,然後少量的賣,牛也是以食用的黃牛爲主,耕田的水牛爲少。

他們養牛羊,吃牛羊肉,賣牛羊皮,同樣會少量種田,種田和養馬的一樣,不只是爲了自己吃,也是因爲牛羊也要吃少量糧食。

丁毅和明軍諸人聽的也是面面相覷,大明朝很多地方連人都沒的吃,而濟州島,還要考慮牛羊馬的吃食,不過這是好事啊,證明這邊的田真的好。

丁毅召來了一百多人,基本都是濟州島的大戶,富戶,以前的低層官吏,或者村裡的長者村長等。

他問了七個蒙古人,然後來到一片朝鮮人身前。

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455章 丁老鼠就會挖坑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431章 重要的是財源第47章 戰勝,升官發財第751章 只要衝進去,咱闖軍就贏了第164章 燧石與銅第508章 新闖王第172章 猛將兄第822章 都是聰明人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第349章 一衝即潰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478章 獎罰措施第158章 袁崇煥被抓第539章 皇太極的舔狗第412章 更加的憎恨第497章 原居民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242章 打復州,佔金州第564章 英雄蓋世第95章 糧戰(中)第154章 血戰南關口(上)第473章 稅收之爭第996章 你不背誰背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687章 瘋狂的囤糧第296章 祖寬要馬第662章 大事不妙第474章 丁大人仁義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878章 暴利驚人第388章 擋不住第825章 立誰爲太子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743章 落井下石的丁毅第182章 吃相太難看第392章 江華島之盟第716章 我說誰是主謀,誰就是第29章 銃手王衛忠第419章 工匠被你搶光了第67章 打仗要動腦子第535章 來自巴達維亞的報復第783章 天下事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901章 旗開得勝第40章 銅牆鐵壁(7)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479章 說到賺錢,六親不認第749章 決戰盧溝橋第583章 丁毅給你路,大清誰敢走第245章 剌蝟之城第665章 欺負人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第288章 東江人不騙東江人第325章 炸山第285章 木製引信炸彈第720章 造反的大罪第776章 號召天下兵馬來勤王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586章 重炮轟營第932章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啊第698章 到處拉攏第101章 鹽田與鹽價第63章 公款吃喝第344章 一夫當關第864章 一定不會後悔第183章 比我還不要臉第391章 天降奇功第816章 最不聽話的小娘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205章 鄭大哥是可以講道理的第218章 弓銃對射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357章 年入二百萬第1014章 出國了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382章 好好教訓他們第681章 老套路,偷襲第753章 我終於做錯了?第2章 戰略撤退第109章 囤木第368章 海滄船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401章 調兵抗金第981章 很好忽悠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745章 不忠不義,應盡殺之第94章 糧戰(上)第480章 我有信心能征服他們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597章 自給自足第337章 決戰櫻花之國(11)第65章 不是精銳不要第351章 永不回明第252章 奪門之戰第839章 京都之戰第402章 控制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