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次日下午,旅順碼頭。
剛剛有波皮島的遼民被接到旅順,這次這個月最後的一批,接了這批後,丁毅下令暫停,因爲要等南關口防線建好之後,纔有空間,不然人多了沒處放了。
趙大山,帶着情報司吳東,吳國春等人站在高處,正打量着人羣裡。
這波有三船,來了四百多人,正輪流在排隊登記。
很快人羣被分成三縱隊,一路縱隊是有家室的,比如夫妻帶子女和老人、兄弟兄妹什麼的,還有一路是單身男子,另一路是單身女子。
接着又有願意當兵的男子被單獨登記成一列。
這部份人裡,有家室的比較多,因爲他們知道這裡當兵有餉銀和米,可以養活家人。
反而有些單身男人,不想當戰兵,只想幹活,或輔兵。
趙大山等分配完後,一揮手:“走,下去幹活。”
幾個情報司的人一起下去。
趙大山來到一隊願意當兵的男子這邊。
他從第一個開始看過去:“以前當過兵沒有?”
“沒有,種田的。”這人憨笑道。
趙大山拿起他手掌看了看,拍拍他肩膀,也沒說什麼。
他一個個往後問,有時還會多聊幾句,你那裡人啊?爲什麼要當兵啊?
很快問到一個叫朱由貴的青年,三十歲左右。
這人看起來挺機靈的,滿臉堆笑:“大人好。小人叫朱二山。”
“當過兵沒有?”趙大山笑問。
“當過,以前是永寧堡的軍戶,後來堡被後金破了,就跑到皮島去了。”朱二山道。
“是嗎?”趙大山回頭道:“咱們好像有永寧堡的軍戶名冊在吧?”
吳東大聲道:“有的。”
“。。”朱二山眼色微變,但還掛着笑容。
“查到沒有,你就是後金細作,要砍頭的。”趙大山道。
“肯定有,肯定有。”朱二山道。
“你當年是啥兵?”趙大山問。
“長槍兵。”朱二山沒有猶豫。
趙大山也沒說什麼,示意他離隊,先站到邊上,朱二山也不敢說什麼,趕緊站到邊上。
趙大山又往後看,沒多久,又問了一個,這人說沒當過兵。
“你手掌心這老繭幹什麼來的?”趙大山問。
“俺種田的,拿鋤頭。”這人看起來挺憨厚,名字叫袁貴。
“老家是那的?”趙大山又問。
“金州小吳村。”袁貴回答很快,也很鎮定,看起來蠻老實。
趙大山想了想,把他也點了出來。
距離趙大山幾米外,手牽着一個小孩的王海亮,心中正暗罵,這丁毅想幹嘛,收點遼民查三代祖宗?
王海亮正是錦衣衛在皮島密探之一,但他們能在順利進入皮島,卻無法進入旅順。
姓丁的太囂張,還敢對駱指揮使不利,他奉命前來,一定要找到丁毅的把柄和問題。
還好他聰明,找個了剛死老爸的孤兒,假冒他父親。
但他混過了第一關,這會心裡也挺擔心的。
沒多久,他們這隊有家屬的人,被帶到一幢房子前,然後一指年紀和他差不多的人,又被單獨帶了出來,來到另一幢房子前。
有人走過來拉起他兒子的手,笑問道:“小弟弟,你爸爸在那啊?”
小孩才五歲不到,茫茫然擡頭,看了看後,扭過頭看向王海亮。
王海亮堆起笑容:“寶兒,叫叔叔,別怕。”
“我家寶兒認生,不好意思。”
那人不理他,又問:“寶兒,你爸叫什麼名字啊?”
寶兒表情有點害怕,想了想後,怯怯道:“王海亮。”
“哦,
寶兒真乖。”那人摸摸寶兒頭,然後向王海亮謙意的笑笑。
王海亮陪着笑,心中長長舒了口氣,尼孃的丁毅,查的比韃子還嚴。
這樣誰能混進來?谷
還好老子是錦衣衛的精銳,專業幹這行的,也沒人認識我。
另一邊,朱二山和好幾個人被單獨帶進一幢房子。
吳東拿起桌上一本花名冊:“你剛纔說你叫什麼來着?”
“朱二山。”朱二山表情有點不好,身邊四周全是甲兵。
“好像沒這個名字啊,永寧花名冊裡?”吳東喃喃自語,一邊說一邊在看。
吳國春大聲道:“沒有就砍了,肯定是後金細作,寧殺錯,不能放過。”
“來人,砍了。”
“諾。”兩個甲兵直接就奔過來。
“不要,我是錦衣衛,我不是後金細作。”朱二山瞬息崩潰,大哭大叫。
“尼孃的。真是錦衣衛?”吳東扔掉花名冊。
朱二山定睛一看,旅順1營花名冊。
我去,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了。
“自已人,自己人。”朱二山陪着笑。
“滾,帶下去。”吳國春板着臉,一聲令下,把朱二山拖了下去。
袁貴很快也被帶了進來。
他一臉茫然看向四周,看到幾個甲兵,目露崇拜之色。
“兄弟這鐵甲真漂亮,好羨慕。”他還伸手摸了摸。
甲兵們不動聲色看着他。
“小吳村好像都是姓吳的,袁貴你也是的?”吳東淡淡的道。
“也有外姓,俺爺爺當年入贅的,後來到俺爸,改回來,村上好幾家這樣的吶。”袁貴樂呵呵。
“你老家住小吳村那頭?”
“村東口,有條牛家溝,俺家就在溝北上。”袁貴對答如流。
“這麼巧了,我也是小吳村的,怎麼沒見過你?”吳東笑道。
袁貴沒猶豫,瞪着他驚道:“你不是俺同年啊,別看俺長的像三十,其實俺四十六啦,長的年輕吶。”
“你幾年離村的?你爹叫啥,俺說不定認識你爹。”袁貴笑道。
“我爹老吳頭。”吳東笑道:“我讓他過來,他就在。”
說罷擡頭:“把我爹叫來。”
“尼孃的,這還怎麼玩?”袁貴聽到這裡,雙手一攤:“老子錦衣衛的。你們行。”
袁貴服了。
很快袁貴被帶到另一個房間。
一進門就看到趙大山在裡面。
“丁毅想幹嘛?查這麼嚴?是不是要殺我們滅口?”袁貴也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趙大山看了看他,想了想後,突然道:“你在錦衣衛一年拿多少銀子?”
“三十兩。”袁貴道:“老子是小旗。”他也不怕死了,反正知道自己危險了。
“家裡還有什麼人在京城?”趙大山問。
“你問這幹嘛?”袁貴反問。
“把你家人接過來,咱們給你三十兩每個月,跟着俺幹,升總旗。”趙大山慢幽幽:“俺看好你,很聰明很鎮定。”
“。。”袁貴。
很快趙大山向丁毅彙報,最近一個月,從皮島的來人裡,查到六名後金細作,七名錦衣衛。
很多錦衣衛都不認識,明顯組織有序。
丁毅想了想,後金的全砍了,錦衣衛押去和降兵一起挖坑築城。
另外想辦法,往錦衣衛裡放人。
趙大山也沒問爲什麼,一一應了。
丁毅又道,新來的遼民,往南關口放,以前來的在旅順,最早的放在雙島附近。
重要部門單位,都要往豬島等小島上放,不能出入。
就算有細作混進來做了工匠什麼,到了島上,也出不去。
趙大山一一記下,表情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