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利決定接見朝鮮使臣,因爲在昨日,權正道跪泣於午門之後,通過禮部上了一份國書,聲稱朝鮮已經危在旦夕,如果大興軍不增援的話,朝鮮很有可能熬不過三個月。
權正道甚至表示朝鮮願意去國降階內附於新朝,但懇請大興軍儘快出兵援救。
朝鮮使臣沒有得到李淏的授權私自作出這個決定,其實也是火燒眉毛,迫不得已!
他們到燕京已經三月,雖然已經多次遊說大興軍的閣臣、尚書、侍郎等官員,懇求漢王殿下能夠兵發朝鮮,但到現在爲止,漢王竟然見都不願意見他們。
這其中的原因,大興軍的官員已經隱隱透露出來:作爲大明的屬國,朝鮮沒有和宗主國上下齊心共抗東虜,反而卑躬屈膝地投降韃子,成爲滿清的屬國,甚至派兵參與滿清對大明的攻伐,這是大興軍乃至所有中國君臣百姓都不能接受的事情。
用內閣首輔劉體純的說法,大興軍沒有發兵攻打朝鮮,已經是看在兩國數百年來的淵源以及同根同源的面子上了。
這些都是事實,不容置疑。一想到仁祖李倧着青衣出城投降,在三田渡向黃太吉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改換穿黃太吉所賜的貂裘叩首謝恩的情景,再想想崇禎帝自盡殉國的事情,權正道等人也是羞愧得無地自容。
而另一個原因權正道等人也看了出來,漢王殿下是想讓驅虎吞狼,讓韃子將李氏朝鮮覆亡之後再出兵,換句話說,漢王殿下這是要郡縣朝鮮。
有這兩個原因在,大興軍根本不可能發兵救援朝鮮,但韃子在朝鮮燒殺擄掠……百姓何辜啊?
朝鮮使臣不能再等下去了,權正道和副使金自光商議過後,決定上書新朝,請求內附。
這當然沒有得到孝宗大王的授權,但事急從權,況且他們兩人一個是朝鮮“議政府”的“領議政”,一個是禮曹判書,在朝鮮國內也是擁有極高聲望的實權人物,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奇怪。
對於朝鮮大臣來說,無論怎樣都比淪爲滿清韃子的奴才要強!最起碼不用剃髮易服!
東虜入主中原,強迫漢人剃髮易服,“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而且也曾經向朝鮮下過同樣的命令,但朝鮮軍民百姓認爲衣冠髮飾都是中華禮儀的象徵而拒不服從。
韃子爲了籠絡朝鮮,不久後就放棄了這一政策,這使得朝鮮人直到現在,仍然能夠保持前明時的衣冠髮飾。
前些年的時候,韃子只是逼迫朝鮮成爲清朝的屬國,稱臣納貢,但現在這種情況,韃子根本是想要將朝鮮亡國,而且,如果沒有大興軍的援軍的話,韃子攻破漢城,滅亡朝鮮已經是必然的事情。
既然國家已經不可能再保存,那他們爲什麼不選擇內附?在以“小中華”自居的朝鮮人心裡,將朝鮮納入中原漢人政權治下,其實是最好的歸宿。
因此李元利在瞭解了這些情況以後,同意接見朝鮮使臣。
戊戌(一六五八)年正月十二日,權正道和金自光在禮部主客司官員的引領之下,踏進了紫禁城的乾清宮。
禮畢,李元利不待權正道開口,便先說道:“貴使來到京師已逾三月有餘,想必也知道其中原因!”
既然朝鮮使臣已經上表請求內附,李元利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將事情攤明來說。
“外臣略知一二!”權正道垂手恭聲應道。
“朝鮮與我中華,書同文,禮同制,同根同源,數百年來名爲藩屬,實則兄弟之國!當年壬辰倭亂,大明以傾國之力救援,方保得朝鮮無虞,事後也未挾恩圖報,可見兩國之間深情厚誼!”
李元利說中朝兩國同根同源,這話卻並非是爲了籠絡朝鮮人而胡亂攀扯的,連朝鮮人自己也是認可(當然後世某些棒子除外)。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牧野之戰之後,紂王的叔叔箕子不願接受武王的封地,帶領六千“商”國百姓遷往遼東立國,史稱箕子朝鮮。
九百年後,漢燕王盧綰叛漢後逃至匈奴,其部將燕國將軍衛滿(姬姓衛氏,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併成爲箕子朝鮮的宮相。衛滿於公元前一九四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
這兩個王朝的建立者都是中國人,在箕子朝鮮建立之前,朝鮮還處於部落時代,沒有歷史,沒有文明,只有野人和神話傳說,更談不上有“國家”的概念。
完全可以這樣說:是古代“中國人”開闢了朝鮮國,而實際上朝鮮人也多數是中國人的後代。
這個時代的朝鮮人還不像後世的棒子一樣喜歡歪曲歷史、自傲自大,他們對中原文化的仰慕和認同衆所周知,不但用漢字說漢語,而且連科舉制度、官吏制度也完全照搬大明。
南明滅亡之後,朝鮮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兩百多年。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朝鮮人對大明確實是有感情的。
權正道作揖道:“神宗皇帝於我國有罔極之恩,外臣感激涕零!”
李元利沒有理會權正道,而是用嚴厲的語氣繼續道:“然朝鮮非但知恩不報,反投降東虜,爲虎作倀!”
“崇禎十三年鬆錦之戰,朝鮮炮手協助韃子圍我錦州,傷我軍士無數,致使錦州失陷於敵手。”
李元利還要再數落下去,哪知權正道聽到此處,卻“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呼道:“殿下,冤枉……小邦實有苦衷!”
“東虜韃子以刀兵相逼,若不從者立斬,我軍士實爲無奈!即便如此,我軍將士也感念大明厚恩,炮手炮不入鉛,炮發而不傷人,因之受韃子殺戮者數十……”
權正道此言非虛,後世朝鮮史料也有這方面的記載。朝鮮軍民百姓感念大明恩德,不欲與大明爲敵,奈何技不如人,被韃子強行押上戰場,但因兵力太少且士卒消極避戰,有的乾脆不加炮子放空炮,在鬆錦之戰中基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所以後世明清兩方面都沒有記錄鬆錦之戰中的朝鮮炮兵,以至於後世棒子們竟然鼓吹“精炮滅明”,誠可笑也!